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振兴下,乡村搞“四变”,振兴才能“通”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农村发展已趋于停滞很多年,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变”,谁一马当先,先“变”则“通”。那么传统的农村如何转变,从而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呢?地道农旅·地道君总结了四大转变模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或帮助!

一、生产模式转变

国内除了部分地区,广大乡村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这将不利于乡村产业振兴和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转变乡村产业生产模式:

一是科技解决产业问题 面对乡村农业产业小、散、乱,品质、安全等诸多问题,村两委、地方政府、企业等要积极与科研院校、科技公司进行合作,用高科技手段介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解决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的水平,使其稳定,逐步增产等。

二是实现统一生产管理 面对农民单打独斗进行农业生产、难以保障农产品品质、难以面对市场风险等情况。需要由传统农民个体管理向集体合作社管理转型,全村或是区域内形成一盘棋,统一谋划、统一耕作、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从而形成规模和合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区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身份转变

过去农民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又苦又累赚得又少,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做农民。但不可能全部农民都市民化,一是城镇化进程没那么快,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依然需要小农户。因此,需要转变传统农民的身份:

一是农民职业化 由合作社或公司对技术扎实、勤劳肯干的散户农民集中购买服务,签订劳务合同,成为职业农业产业员工,改变传统作息方式,公司化的运作,以农业产业工人的身份实现劳动力稳定就业。

二是加强培训 政府、企业等要针对农民思想意识、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进行多维度培训,加快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从而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

三、集体经济转变

多数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是一个摆设,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或是传统的集体经济主要来自出租田地、水库、林地、山塘等方式获得,这样的收益少,而且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充分利用。因此,村集体要向新型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转变:

一是进行三变改革 对乡村土地、房屋、文化等各类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折股量价入股到村集体公司,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乡村实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有机统一。

二是实现功能转变 村集体经济组织不仅仅是管理和服务本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意,也需要依托乡村资源资产对外招商引资。一方面为本村发展吸引资金和企业,促进乡村发展提质升级和全面振兴;另一方面服务于政府、企业和新旧村民等多元主体,从中作为多元主体利益和情感联结的纽带,促进大家共同为乡村振兴发力。

四、乡村运营转变

乡村振兴不能只做刷白墙、搞工程、搞建设等表面工程,也不只是提升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乡村需要产业,更需要经营。

而过去大家一说乡村振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等,但不是所有乡村都有条件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因此要转变乡村发展理念,根据乡村资源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因村制宜 乡村发展还有产业型、主题型、康养型、文创型、研学型等多种方向和模式,乡村要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和优势,邀请专家团队进行方向研判,制定适合本村的发展方向,当然旅游也是乡村发展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乡村发展的一个引擎,用来引流。

综上,地道农旅·地道君认为,搞乡村振兴,生产模式转变,可让乡村产业提质升级;农民身份转变,可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集体经济转变,可让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乡村运营转变,可让乡村永续健康生长。

【地道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创意经济设计第一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搭建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

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乡村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议国内外乡村振兴实践经验及启示
乡村振兴“六位一体”发展模式浅析
周辉代表: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人才
乡村振兴规划︱农村集体经济要带头 但不能变成干部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
乡村振兴二十讲:开江乡村振兴模式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