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编者按: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针对村级活动场所“空置”、联系服务群众“空岗”、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问题,村级运转经费、村干部报酬经费、村级专项工作经费运转如何?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专访。

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如何建

:当前,一些村级活动场所“空置”、联系服务群众“空岗”、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现象,导致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被弱化。这些难题毕节如何破解?

文松波:下乡调研经常听到基层群众反映,他们办事有时要多头跑,有找不着人、拖着不办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有“空心化”现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发挥不到位、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不到位、服务资源统筹整合不到位、村级运转保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服务作风、服务能力、服务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其职能发挥的好坏不仅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也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毕节市委、市政府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聚焦基层党组织及基层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提出以解决“三空”、保证“三费”为抓手的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农村同步小康创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空壳化”让人忧心的,是其背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日渐弱化。

文松波:比如,村级活动场所“空置”,如何不成为“摆设” ?近年来,毕节市加大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投入,全市3380个村全部建了9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建好了,但有部分活动场所空置,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好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作用。

为此,我们着力强化村级活动场所的“建”、“管”、“用”,要求村级活动场所不论大小,均依托现有条件,充分发挥好联系服务群众的功能。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多渠道投入资金,改善活动场所服务条件。去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金1650余万元,修缮村级活动场所451个。另一方面,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建好群众工作站、便民服务站、民生工作监督委员会、自治组织协会“两站两会”等服务机构,为广大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咨询、证照办理、调处矛盾纠纷、创业就业扶持、代办民生事务等服务。目前,毕节市所有村均拿出活动场所一半以上面积用于服务群众,全部建立了值班服务室、便民服务窗口等,强化了服务功能,让群众事有地方办、话有地方说。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空岗”

:毕节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空岗”上有哪些措施?

文松波:联系服务群众,有了功能实用的场所,还必须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我们通过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空岗”问题,着力建强服务班子、整合服务队伍、拓展服务载体。一是采取从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干部担任、兼任、挂任、聘任等四种方式,共选派4787名公职党员到3380村担任或兼任党组织书记,同时选派驻村干部13670名,实现公职支书全覆盖,干部驻村服务全覆盖,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二是强化村民组和农村党员服务区作用,在全市建立“党员服务区”21000多个,有29535名村民组长、89075名农村党员参与联系服务群众,每个村都有一支20至60人的服务队伍,配套建立“党员说事制”,定期听取党员反馈情况并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三是强力推行村干部(驻村干部)值班服务制度,大力推行预约服务、巡回服务、代办服务、包村联户服务、走访服务等制度,今年以来,毕节市乡、村、组三级服务网络共发放便民服务连心卡 120.5万张,提供咨询服务86.6万人次,代办民生事务8.5万件,化解矛盾纠纷1.68万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16.3万个。

:当前,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难题。毕节市是怎么处理的?

文松波:服务发展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毕节市通过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开展农民讲师巡讲、支持和鼓励农村能人、党员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措施,着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问题。一是给政策。在财政、税收、信贷、金融、项目、土地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共有780个市、县直单位对口帮扶655个贫困村,帮助协调项目2642个、资金3.18亿元。二是探路子。支持村党组织大胆探索“公司+村党支部+基地+农户”、“企业+村级组织+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模式,采取每年从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性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服务份额、资源资产份额、政府扶持性资金项目份额等办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能力。目前,全市新增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村676个,其中集体经济积累在10万元以上的村有104个。三是抓整合。全市共启动创业项目5000余个、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近8亿元,新增市级龙头企业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32个、产业党组织227个、流转土地45.3万亩,新增种植特色经果林71.5万亩、茶叶30万亩、中药材39.7万亩、特色产业基地156个。

面对面心贴心 才能实打实

:落实村级运转经费、村干部报酬经费、村级专项工作经费,如何得到保障?

文松波:毕节市各级加大了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每年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在落实村级运转经费方面,确保每村每年不低于1万元,由县区统一划拨到乡镇,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使用好省委组织部下拔的每村2万元的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经费,绝不允许乡镇党委以村财乡管为借口,克扣、截留、挪用,确保用于驻村帮扶工作。在村级干部报酬经费方面,我们把村级干部报酬待遇、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村干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并采取财政购买养老保险、人生意外伤害保险等措施,不断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目前,毕节市村干部月报酬在1000元至1500元。同时,把村民组长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人每月100元以上,由村“两委”考核发放,调动村民组长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在村级专项工作经费方面,各级各部门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把安排专项工作与下拨村级工作经费一并明确,尤其在教育、医疗、卫生、计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疫病防控、社会治理等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专项工作经费,足额划拨到村,兑现落实到人。比如,涉及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拟按每年每村3万、每个村民组3000元的标准下拨工作经费。

:目前,毕节通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摸索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成效如何?

文松波: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以确保党员干部能够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沟通。我们采取先行试点、分段推进、全面覆盖的方式,整乡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已在全市所有乡镇及3380个行政村启动,初步实现了“六个在一线”成效,取得了群众比较满意的服务业绩。一是服务网络在一线延伸,夯实了基层基础。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挥村民组长作用、建立党员服务区、加强农村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织牢了服务网底,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由干部“独唱”变为党群“大合唱”。二是服务作风在一线转变,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坐班服务与热线电话专门服务、巡回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信息化服务、走村窜寨上门服务的有机结合,让村干部、值班服务坚持得下去,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联系服务群众更加到位。三是服务监督在一线强化,密切了党群关系。通过建立民生事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议事会,强化了群众对干部服务的监督,有效杜绝乡镇干部“走读”严重、工作浮在面上,村干部服务群众“冷、硬、推、拖”和“吃、拿、卡、要”等问题,拆除了“隔心墙”,架通了“连心桥”。四是服务资源在一线整合,推动了经济发展。有效整合了服务资源,帮助群众清理发展思路,开展致富技能培训,提供创业就业帮扶,着力解决广大群众致富无门路、无信息、无技能、无经验、无资金项目等实际困难,推动了发展。五是服务环境在一线优化,促进了农村和谐。通过强化服务考核,进一步疏通民意诉求渠道,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消除了群众怨气,赢得了群众支持和拥护。六是服务成效在一线检验,激发了社会活力。建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服务承诺及满意度评价机制等,使服务群众“真”起来,“实”起来,凝聚了推动农村同步小康的正能量。(责任编辑/黄莎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五抓五促五创优”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活动场所不能“只建不用”
加强村级办公阵地建设与作用发挥问题思考
​加强村级办公阵地建设与作用发挥的对策及建议
以乡村两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新突破引领群众工作新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