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莆田:红色文化耀文献 海滨邹鲁美名邦

 荔城无处不荔枝,金复平畴碧复堤。位于福建省滨海的莆田市,素有“莆阳文献”、“海滨邹鲁”、“壶兰雄邑”、“文献名邦”之美誉。作为闽中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的发展备受各方关注。  

作为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这座历史悠久的魅力之都,在抗日战争期间,无情的战火曾蔓延到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英勇的莆田人民用生命与智慧,谱写了一曲光荣的革命赞歌。

大洋乡,是闽中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解放前系南方八省十五块红色游击区之一,同时也是闽中革命的摇篮圣地。闽中人民的好儿女,在闽中司令部的统一领导下,曾经在这块不寻常的红土地上,为了实现红色理想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遗产,无疑是闽中红色记忆中最为宝贵的一笔。

丰富而翔实的历史资料,珍贵而纯粹的革命经典,走进闽中司令部革命纪念园,我们不难感受到“闽中精神,红旗不倒”的红色基调。近年来,大洋乡围绕闽中司令部革命纪念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目标,加快教育基地,特色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省委组织列为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在建成集教育,会议,民俗,培训,军事参观为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着。

红色文化熠熠生辉的大洋乡,能够在经济建设各方面蓬勃发展,这离不开莆田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莆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努力。近年来,老促会每年都组织人员深入老区乡村,对老区建设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调查情况及时整理上报给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同时,接到老促会调查结果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大力推广落实,为老区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除了关注红色资源带来的经济发展,同样也需要关注着红色文化的宣传,红色传统的继承。为了缅怀先烈,砥砺后人,使红色资源其中蕴含的百折不饶的红色精神能够赓续延传。莆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们充分调动各地方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工作,积极的进行实地考察,将调查研究的结果及时上报给地方政府,申报修缮;同时将红色历史的资料编制成册分发给各级人员,并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参观瞻仰,将这些红色旧址打造成重要的教育基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红色精神的认识,为红色资源的发展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鹅尾观澜逐浪潮,海滨邹鲁蕴风骚。如今的莆田市早已不仅仅是“文化名邦”这么简单。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早已深入骨髓般镌刻在这座城市中,为这座历史底蕴丰富的古城增添新彩。


在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不忘初心,大力扶持老区建设,坚定促进老区发展,是莆田市近年来的重要规划。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近年来莆田市各个老区的建设面貌可谓是日新月异。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海拔400多米崇山之顶的坪盘村。这个藏在深山里的革命老区村,是莆田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这里的环境优美,因型似座落在山中的一个盘子而得名。每年开春季节都有众多的游客来此休闲、赏花、品尝农家美食。可是谁又曾想到,这座如今风景如画的小村落过去却是公认的老区贫困村中的“穷村”。

一幢幢崭新漂亮的民居,或坐落于公路两旁,或点缀在青山脚下,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坪盘村严格施行“一户一宅”。解决了农村普遍存在的“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问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凭借着正确把握旅游资源,建设起了生态文化新坪盘,带动群众的经济发展。如今的坪盘村拥有着莆田市最美的油菜花海,每逢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坪盘村里的油菜花都会毫不吝啬地绽放着属于自己光彩,闪烁着属于坪盘的光彩。

      八闽厚土,山莽苍翠,坪盘村的金色海洋璀璨夺目,但它只是莆田老区发展的一个缩影,与坪盘村相邻近的西天尾镇北部的林山村,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山区村。过去,这里虽然境内驻有闻名遐迩的莆田南少林寺,但是迫于山路险恶,地广人稀,林山村的发展一直滞后不前。

曾经的山区村,老区贫困村,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集生态文化与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文明村,生态文化村。近年来,林山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推进产业发展,推广特色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设施以及主推莆田南少林寺开发为主要的发展规划;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目标,凝心聚力,奋力攻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当然,并不是每个老区村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位于秀屿区东峤镇的上塘村,因为地处盐碱地带,种不了农作物与花草,因此农业衰弱;虽然地处交通的交界处,有着交通便捷的优势,但是却没有适合的特色产品予以推广,加少人多地少,无奈的上塘村群众过去只能靠一个盐厂提供稳定的收入,建设发展也因此一直滞后不前。

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上塘群众发扬革命老区不屈不挠的红色传统,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图发展,促建设。终于另辟蹊径,以珠宝银饰为核心产业,找到了新的出路。不仅如此,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帮扶下,上塘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做大做强,把原先的盐碱地逐步建设成了福建省最大的金银珠宝集散地。先后被授予的“中国银饰之都”,“福建特色商业街”等荣誉称号,这是对上塘群众最好的褒奖。

弘扬老区精神,振兴老区经济,莆田市在老区建设发展上,不忘初心,不仅重点帮扶老区发展,还帮助各个老区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为老区的建设发展注入活力,将莆田老区的发展推上了新的台阶。展望未来,莆田老区必将更加繁荣富庶,耀眼夺目。

知识延伸

八闽大地,文化春天别样红

——福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纪实

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在古田会议旧址,一队队游人接踵而来;在银幕荧屏,在书店剧院,一部部红色题材作品相继问世;在网上展厅,在VR体验馆,拿起鼠标、戴上头盔,一幕幕逼真的革命历史场景在身边鲜活再现。

红色文化是历史、是记忆、是传统,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福建大力实施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工程,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一批优秀的红色文化项目与作品赢得了市场,生机勃发,使得福建的红色文化如彩虹般闪耀八闽天空。

弘扬红色文化的福建担当

  “福建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老区苏区多、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多、重要人物多,为革命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大。”党史研究专家钟兆云认为,红色文化是福建历史文化的重要品牌,其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

  福建老区苏区分布广泛,全省84个县(市、区)中,有70个老区苏区县(市、区)。据统计,福建有2500多处革命遗址,全省有3600多个革命基点村一直坚持革命斗争到全国解放,赢得“红旗不倒”的赞誉。

  2016年6月,福建省委宣传部制定了《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从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整理、推进红色文化弘扬传播、创作红色文化文艺精品、培育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等5大方面,明确了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的重点工作。

  在2016年11月召开的福建省委第十次党代会上,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报告中正式提出:“实施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福建红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翔表示,要组织策划有节奏、有声势、有影响的宣传推介,推出一批有重大价值的文化文艺精品,把福建红色文化传开来,打响福建红色文化品牌,为推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市场化法治化的福建创新

  在新时期,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福建宣传文化战线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

  福建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市场力量推动红色影视精品创作生产和推广传播,《彭德怀元帅》《绝战》《我的军号》等高水平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逐渐形成了福建红色影视市场化运作的小高潮。如今,与时代接轨的福建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在红色文化保护方面,福建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3月1日,《福建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福建首部专门针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制定的政府规章。同时,福建龙岩市正在探索制定当地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将是福建关于红色文化保护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

  “福建目前拥有革命文物97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告诉记者,目前,福建正在着手制定《中央苏区(闽西)红色文物整体保护方案》,该方案把整个闽西中央苏区红色文物统合起来,打破了以往红色文物保护单一的局面。

以科技赢得未来的福建启示

  借力新技术、新科技、新兴传媒,福建近年来重点推进一系列红色文化展示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感受红色文化。

  2016年12月13日,福建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上线,福建红色文化VR/AR实体体验馆也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式启动。这是目前全国内容最丰富的红色文化网上展示平台,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裸眼3D等技术,实现远程、实时参观红色文化遗存遗迹,让人们在家就可以了解各地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文化要依靠青年。如今,福建开发的一系列红色文化娱乐展示方式深受年轻人的热捧。红色文化游戏《冲锋吧!红军》让玩家亲身经历红军反“围剿”战斗、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耳熟能详的红色战斗历程;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通过下载“红色福建AR”APP,手指一点便可了解福建及中国的红色文化内容。

  福建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表示,今后还将在福建各地重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复制推广红色文化VR/AR、裸眼3D等技术形式,鼓励各相关设区市建立自身的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分馆。同时,将红色文化娱乐产品纳入福建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推出一批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创新、创意文旅产品,让红色文化在各个群体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根植八闽红土地,这里的文化春天别样红。

(记者 高建进)

来源:光明日报

《今日视线》3月28日整档节目

 更多资讯

    来源:综合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对伉俪共同书写坚贞最好的模样
莆田三日游攻略
紫气染丹霞 红色革命老区 福建泰宁
福建/罗源古村落(2)
你一定不知道在福清罗汉里有一条老红军走过的山路
红色经典之旅——福建大安红色旅游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