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南在全国首创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

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11日上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案例出炉,其中包括全国首创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

海南是冬季“候鸟”人群集聚地,每年来海南休闲度假的“候鸟”达一百多万人,与其他省份相比,海南不仅“候鸟”人数多,而且其中不乏各类高层次人才。如何挖掘使用这一独特的人才智力资源,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新课题。经全省一体化统筹,海南除了为“候鸟”提供医疗康养服务外,各市县、各有关单位设立全国首创的服务标准化“候鸟”人才工作站,在发挥“候鸟”人才作用方面,率先走出一条独具海南特色的路子。

在省级政策支持下,海口、三亚、儋州、陵水等市县试点在“候鸟”人才集中地设立工作站,为“候鸟”人才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原则,创新建设“候鸟人才服务网”线上服务平台,提供“候鸟”人才就业办事指引、在线咨询、网上对接等服务;逐步拓展业务板块,提供工伤保险、社群互动等“候鸟”人才在琼工作生活的贴心服务。

在总结近年工作经验基础上,2019年初海南制定出台《海南省“候鸟”人才工作站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对“候鸟”人才工作站建设和管理作出规范。比如,明确“政府引导、单位建设、人才参与、市场运作”的建站原则;确立宣传“候鸟”人才政策、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展各类服务活动、过好“候鸟”党员组织生活的基本职能;提供场所、人员、制度、经费以及服务项目等方面的设立条件,为“候鸟”人才工作站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全省一体化、标准化、网络化的“候鸟”人才服务品质夯实基石。

在各市县、各部门推荐的基础上,2019年海南首次评选出10家海南省“候鸟”人才工作站,并给予建站经费支持,在全省人才大会上进行授牌;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每年对这些站点运行与发挥作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奖励激励,通过重点打造“候鸟”人才工作站样板工程,激励带动全省各领域“候鸟”人才工作站建设。

从实践效果看:一是“候鸟”人才工作站建站数量迅速增加。各市县、各领域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乡镇街道、物业小区、企业等载体,灵活建设40多个各类“候鸟”人才工作站点。二是联系人才日益增多。“候鸟”人才工作站通过宣传人才政策、促进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活动、精准服务保障,逐渐集聚大规模“候鸟”人才,并呈现出高层次人才多、集聚意愿强、服务热情高等特点。比如,陵水县富力“候鸟”人才工作站一个站点便挖掘联系1200多人,全省已联系掌握的“候鸟”院士就达171位。三是发挥作用不断凸显。在“候鸟”人才工作站联系对接下,“候鸟”人才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科技咨询、项目合作、文化下乡、人才培养等形式为海南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仅省级层面,教育领域已使用高层次“候鸟”人才达313人、医疗卫生领域达202人、科技领域达297人、文化社科领域达80人,这些人才已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人才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南疫情处于快速“爬坡”阶段,预计可能很快迎来高峰期
试点引进“候鸟型”人才
海南房产投资增64%
海南自贸区发布制度创新成果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吸引高端人才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12月进驻海南 将覆盖全省60%市县
刘赐贵参加海口、三亚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发挥生态优势创造人才优势形成发展优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