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大理州祥云县深挖“休戚与共”文化根脉

大理州祥云县紧扣团结“生命线”,以“党建+民族团结”的方式,织密“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责任网络,深挖“云南源”文化,守护好历史文化宝贵遗产和世代延续的文化根脉,厚植休戚与共“家国情怀”。

追溯“云南源文化”的根脉。祥云县开发较早,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生存,被誉为“滇西第一洞”的清华古洞是3700多年前人类生活的遗址。据史料记载,自古以来祥云县境内各民族之间没有矛盾隔阂,都是婚相通、人相往、物相易、俗相近。禾甸地区汉族穿白族服饰、白族建筑汉化、汉族建筑有白族元素等历史文化痕迹,见证着中华民族文化在祥云早已深深扎根,休戚与共的文化根脉早已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祥云各族儿女的血液里。

唱响“中华民族文化”主旋律。强化党建引领,落实主体责任,把推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等作为重大系统工程来抓。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让48万各族群众在国旗、中国结、春联等元素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鲜活印记。依托大营哑巴节、天峰山歌会、波罗村尝新节、白龙潭七人节等祥云特色节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活动,每年约13万各族群众在节日里“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尝一粒米”。不断激发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的思想共识,连续6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月”活动;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投入少数民族村3.43亿元资金,解决了建档立卡户2327户、7797人的生产生活难题;组织开展了6届全民运动会,有24000多名各族群众参与其中,祥云县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组团参加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并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到祥云交流的国内外朋友累计达到1208.09万人次,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达到了新的高度。

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秉持匠心,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和交融互鉴,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让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活力再现。1964年在祥云出土的“大波那铜棺”,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唯一一具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的铜棺文物。祥云县在大理州第一家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有非遗普查文字约500万字、收集整理图片近2万幅、影视及视频资料近1000部、实物资料收集1687件。目前,高标准建设非遗传习所(点)19个、非遗展厅1个、非遗工作坊1个,成功申报非遗项目73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4名。大营哑巴节、天峰山歌会、汪情银器等民族文化技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国内外。秉承文化无国界的思想理念,打造云南驿二战博物馆,云南驿古镇被中国侨联确定为第六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推动祥云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交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省的一个县,号称是云南之源,七彩之乡
​ 多图!大理祥云有什么好吃的?
全国首例!大理祥云新发现大规模古梅群
傈僳族七人节火了,祥云要建文化传承基地!
古云南诗人参加大理首届诗歌节
大理州祥云县段氏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