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版课标的新特点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各级的培训学习也在持续地进行着。作为指导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吃透其精神,理解其实质,掌握新变化,对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的确是非常必要的。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教材自去年秋天使用以来,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年段,其所带来的新变化还是令人耳目一新,过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修正。而《思想品德》的新教材几经磨难,估计在2015年也会正式投入使用。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特点

 1.遵照十七大以来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充实、调整有关内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2把《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合二为一,汇集它们各自的优点,重新提供呈现内容标准的框架;保持两个“标准”共同秉持的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共同确认的综合课程的基本意义,进一步体现本课程作为综合课的独特价值。

3.明确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支撑本课程内容目标的基础,确认历史与地理教育的特有价值是构成本课程目标体系的主体。

4.解决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目标有较多雷同或重复的现象。

5.解决历史与地理方面的知识不够对称问题,增加地理知识。

6.在历史和社会探究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特点

 1.力求稳定,不断完善。新颁布的2011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之表达上更为科学规范、合理简洁,逻辑上也更加严密。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微调课标的框架结构、修正课标中个别表述或用词不当的地方以及完善课程标准各部分内容,细致审定各部分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另一方面,捋顺课标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始终兼顾品德形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2.与时俱进,适时发展。新版课程标准在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特点的前提下,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注意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和确立全球化视野,强调情感发展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3.调整内容,增强法律。新版课程标准》加强了法律模块的教学要求,与原课标相比,法律模块教学不仅内容增加了,要求也更高了,这样使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更浓了,与时代发展要求也更相吻合,有利于初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4.关注学情,注重实践。新版课程标准》增加了一些行为训练的内容,如:学习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技巧;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等。通过增设一些行为训练的内容,鼓励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内化认知,促进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符合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回归生活:解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新课标的五大指向
长春市九台区小学体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学习
课标解读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
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比2011年旧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