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宿北战役,“粟不离陈、陈不离粟”的团结协和之战

毛泽东主席有关宿北战役的手迹(1946年10月15日)

三、宿北战役是一次团结之战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宿北战役中得到了再一次生动诠释。
上文说过,解放战争初期的华东战场上,我军存在实际上的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几个指挥系统。之间不仅领导人在战略思想上存在分歧,各部队之间大多也互不了解,作战上缺乏协同配合。但是,在宿北大战中,这些问题却完全没有成为问题,关键就在于团结工作做得好,有一个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从上到下各级团结工作都做得好,各部队之间主动协调配合,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之所以能够在宿北战役中做好团结工作,笔者认为关键首先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重视,其次是陈毅和粟裕两位主要负责人的带动示范。
党中央从整个华东战局出发,十分重视华东军队各部的团结协调问题,重视为华东解放军部队配备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为此,在宿北战役前,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向华东前线指挥员征求意见,先后数次明确战役指挥班子问题。9月22日,中央军委、毛泽东致电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同意集中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向淮海行动,打开战局。”23日电示:“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对内)执行。”10月1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电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并告粟裕、谭震林:“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之所以电报明确提出了“团结协和极为必要”,笔者认为实际上也是中共中央间接地指出了有不“团结协和”的现象存在。这一期间,中央军委、毛泽东还明确要求,两个野战军合并后的第一仗必须打好,不许失败,为增强他们之间的团结增添了压力和动力。可以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这些决定,为搞好华东野战军领导班子团结,指挥宿北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团结协和”方面,陈毅带了一个好头。陈毅胸怀宽阔,全局观念强,有统帅风度,能忍辱负重,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团结同志。解放战争开始后,华中野战军在苏中战场取得了七战七捷的大胜。而山东野战军自鲁南战场进入淮北战场后,在朝阳集取得胜利后,8月上旬再战泗县县城,受到国民党军桂系守军一个师的顽强反击,使攻城主力第八师遭受严重伤亡。进入9月中旬,敌军三个师沿运河南北猛攻苏北解放区首府淮阴,我军顽强阻击7天,最终敌张灵甫第七十四师乘我军调整部署时突入城内,我防守部队被迫转移。此时,部队中官兵情绪低沉,思想波动,议论纷纷。华东部队上层在战略方针和作战方向上也有严重分歧。对泗县战斗失利,华中的有些领导同志埋怨陈毅没有指挥好,直接指挥战役的同志也因此离开岗位。这时,陈毅虽然受到不公正批评,但却以大局为重,宁可委屈自己,说“在敌人面前不能低头,在自己同志面前可以低头”。为了稳定部队情绪,陈毅于10月8日亲自给山东野战军第八师写信,承担泗县战斗失利的责任。信中说:“三个月来仗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好,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了错误:不应先打强敌,不应打泗县。”他这样做,促进了领导之间的团结,消除了部队之间的埋怨情绪。在之前的9月下旬,陈毅还利用战斗间隙,在涟水西北陈师庵召开了由各纵队、各师领导干部参加的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第七师政委赵启民后来回忆说,“陈师庵会议解决了战略思想的转变和两支野战军的统一指挥”问题,会议上陈毅军长“忍辱负重,坚持原则,以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魄力,苦口婆心地做说服工作,使到会的领导干部统一了战略思想,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对敌”。
陈毅坚决支持副司令员粟裕的工作。陈毅和粟裕从红军时期就在一起作战。全民族抗战中,他们密切配合,分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的正、副指挥。1940年10月,粟裕辅助陈毅指挥了著名的黄桥战役。长期的并肩作战,形成了他们之间互相信任、亲密无间的关系。陈毅善于运筹帷幄,在战略思想上高人一等;粟裕则以周密细致、机智灵活著称。陈毅曾向中央报告,建议华东战事多由粟裕下决心,战役部署和指挥常由粟裕具体负责。陈毅对粟裕十分信赖,粟裕对陈毅非常尊重。所以,中共中央提出华东野战军的“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战役前又明令粟裕“北返部署沭阳作战”,可谓是对陈毅和粟裕之间知人善任、充分相信之举。宿北战役发起前,为保障粟裕指挥能够得心应手,陈毅还提出了约法三章:第一,即将开展的战役,军事指挥由粟裕负责,这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决定。粟司令是我们党内有名的军事家,党中央、毛主席对他高度评价,充分信任,大家要认真执行他的命令,积极配合,实现他的作战意图,保证战役胜利,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指示。第二,粟司令性格随和,要求很严,标准很高,一丝不苟。你们各自负责工作,掌握情况,事实要具体,数字一定要准确,做到有问必答。第三,粟司令指挥打仗有个习惯,喜欢看地图,特别是战斗打响后,他总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地图前,周密思考,细致运筹,不管仗打得多么激烈,始终能够冷静应对。遇到这种情况,你们千万不能去打乱他的思路,影响他的思考。陈毅强调说,谁不遵守这三条,影响了战役的胜利,要军法处分。由此可见,陈毅对粟裕是多么支持。

1946年12月中旬,粟裕在宿北战役潼阳指挥部(位于今江苏沭阳潼阳镇)。

粟裕作为陈毅的副手,同样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超的团结协作艺术。粟裕后来曾回忆战役指挥说,他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宿北战役、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其中宿北战役是第一次。为什么呢?这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明令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合并后的第一仗“只能打胜,不能打败”。粟裕说:“这次作战是两支野战军会师后在战役上初次协同作战,这也是一种初战。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野战军合并后的新的领导结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生了上下之间的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相反,如果这一仗我们被打败了,上下之间和兄弟部队之间就容易互相埋怨,就要花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弥补过来。'慎重初战’的道理也适合宿北战役。”粟裕和陈毅共同指挥宿战役,还有三个复杂情况:一是按中央指示的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在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战役指挥权交由副司令员负责,这样的指挥关系,在我军中还是罕见的。二是粟裕对所指挥部队的情况不熟悉,我方直接参战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山东野战军,指挥所也是山野的司令部,对粟裕来说都比较生疏。三是对于长期在苏中、苏南战场指挥的粟裕来说,对宿北战场的环境也不熟悉。所以,粟裕感到压力很大。但他在陈毅的全力支持下,谦虚谨慎对待其他领导同志,尊重其他领导同志,对重要决策大多只是提出建议,经讨论后由陈毅拍板。这样,战役间始终上下团结一致,各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保证了宿北战役的胜利。

链接:

1、宿北战役,被“挡着”的光辉之战

2、宿北战役,解放战争初期的创新之战

3、于伟鹏:江淮部队阻截黄百韬兵团之战(完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粟裕大将逝世34周年 纪念将军在临沂光辉岁月 击毙民国粉偶像
孟良崮战役惨烈到啥程度,两军杀红眼,陈毅:损失一千我补一千
爱将王必成强烈求战,粟裕为何只派他去守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两大野战军合并,粟裕任指挥,陈毅训话:不要在粟裕面前摆老资格
我军最佳搭档
孟良崮战役爆发前的历史背景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