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西良/文

   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庙会便由此形成。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祭制度。       

         滕州交通发达,历史上为九省通衢之地,古驿道穿境而过,旁依京杭大运河,滕州古会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公元前415年(战国时期),县境内羊庄的“北庙会”已具相当规模。隋大业年间“官桥会”已是鲁南一带的大型古会。唐朝初年,东沙河的“香火会”盛况可观。至清朝末年,滕县古会相继增加了庙会、山会、药市会、香火会、骡马会等50余处,遍及城乡。

   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祭时要有舞乐。这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是有深刻的影响。所以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传说黄帝时代“日中为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有人推测春秋时期已有“庙市”,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其次,因庙会的聚众作用,故庙会又称“庙市”。

    明清五百年间,秦商、晋商、徽商、行商......你方唱罢我登场,滕县境内演绎出一段空前绝后的繁荣篇章。一些大的镇还专门设立了会馆,以方便商人聚会洽谈生意,例如羊庄、桑村都有商人建设的山陕会馆。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县境战乱迭起,社会动荡,人民颠肺流离,传统古会、庙会等自行取消。直到1948年滕县解放,县境内古会尚存不足20处。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滕县地委明令恢复传统古会、庙会等,积极组织城乡物资交流。到1953年,全县辖属十一个区,已恢复古会19处,并在县城、桑村、东郭、羊庄、官桥、界河等主要城镇组织起45次物资交流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庙会、香火会已破除“封建迷信’为名被取缔,有的改换为物资交流会”的会名。

    党的十一庙三中会以后,全县传统古会得以恢复。已成为人民群众互通有无,物资交流,贸易活动的重要场所。到1987年底,全县共有古会、庙会、药市会、骡马会55处。

    物资交流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集市贸易。它的特点是间隔时间长,一般一年或半年举行一次;交易时间短,一般两三天,最长五天;规模大,上集人数和商品品种数量,都可达到平常集期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影响面广,参与交易的不仅有本地的,而且有来自邻县以至于外省的,称得上商贾云集。

    交易的货品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具、家具、衣帽、服装鞋袜等用品。广大群众总是把一年所需的主要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的购置,寄希望于物资交流会,并形成风俗习惯,因此成交额也特别大。物资交流会在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城乡交流,便利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物资交流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旧庙会沿袭下来的,一种是解放后由政府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安排的。前者有固定的日期,后者的日期一般不固定,亦有少数固定的。

    古会上商品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农用物件如镰刀、草麻绳、雨披、蓑衣、小型铁锄家用器具等,张汪的竹木,东郭的香箔,界河的松枝鸟、羊庄的镰刀。还有来自费县金家、高家老炉名牌镰刀、菜刀、剪子,有来自四川、临沂等地的铁制品,还有本地的土制物件,以供农民收割锄耕之需要,买卖极为兴旺。

   进香迷信品如香箔、纸马、纸鞋纸袜、上贡干鲜果品,夹杂着儿童食品,以供进香者还愿购买。穿着新衣服的儿童随意拣买吃食,高高兴兴跟着大人进庙烧香求平安。各种青菜摆在北哨门里,向南接摆牛羊肉摊,再到鱼市街,南至繁荣街东门外、“八鲜行”南水果市场。

   活羊、活猪、驴骡等大型牲畜多在集市的外围河滩、山边,鸡、鸭、鹅、兔夹杂其间。小儿玩具,旧式木、泥、纸、铁制品集中出摊,市场繁荣。古会上儿童玩物齐全,布缝老虎、木制推车、米制糖人、泥塑娃娃,还有小锣鼓、小喇叭等一应俱全。粪笼、鸡笼、长圆筐、筛子、簸箕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木料货市在林子周围荒地上,圆木、木制成品如桌椅条凳、对箱大柜、房门喜床、木叉、扫帚、撒笆、木锨等应有尽有。农民购农具,出嫁闺女买嫁妆,都到这里。

    古会是联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是农民购物、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是集民生性、公益性和市场性于一体的公共事业。对活跃本辖区市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可起到积极作用。各大商店为了方便购物,都把绫锣缎绸、粗细棉布、印花染花布料从货架上搬到门前,烟酒糖茶点心都摆在店檐下,笔墨纸砚、日用百货各设案架摆于店外。

    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古会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商品品种、数量和成交额逐年递增。传统庙会如药王会、华佗会、骡马等更是内容丰富,为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时代变化,古老的庙会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庙会之时洽谈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古会上唱大戏这是必备的项目,豫剧、柳琴、瞎腔、砸洋琴、小鼓、说书等都会隆重登场。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时代在变,古会由于受商业网点、大型商超的影响和商店的不断增多,物资的不断丰富,古会慢慢的在消失,相应的古会文化、民俗色彩逐渐淡化,一些古会受场地等影响,逐渐在消失和取缔。

    古会是展示农耕民俗文化,活跃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是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已出版《沉香》《眷恋》《滕州墨子国家森林公园探秘》等散文集的作品多部,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作协会员、散文学会会员。

壹点号山东马西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NFOBASE
全国庙会会谱
[转载]全国各地山会、庙会、古会、物资交流会会期会址
太和县庙会古会一览表
全国各地庙会谱
全国各地庙会大会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