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鲁人文II孙南岳与乞丐进士蒿宾

  明朝嘉靖年间,在山东滕县一位沿街乞讨的孩子,巧遇私塾先生孙南岳赏识,精心栽培细心培养,以至考上了进士,为国建功立业,官至翰林院翰林、水部大员,一生不忘报效恩师的感人故事,演绎出一段乡贤与学子的动人故事。

   鲁南花卉市场南的董村是个大村庄,该村东西面紧邻漷河故道。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发源于沂蒙山区平邑县南部的古漷水从这里流过,山洪的冲积河道的变动,让这里成为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 

   据传,董村村西河崖上曾经生长着三棵槐树,其中两棵离河较近,另一棵离河较远。有一年大涝,山洪爆发,离河近的两棵被洪水卷走了,离河远的这一棵,则躲过一劫,幸存了下来。

  这棵大槐树,植于唐代,先后经历过宋、元、明、清、民国六个时代,所以人们称其为“六朝槐”。大槐树高20多米,树干需6人合抱,树荫亩余。至今生长旺盛,被人们作为神灵保护。

   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是在这棵古槐下,一名讨饭为生的少年,巧遇恩师培养,经过刻苦努力,考中了进士,官至水部大员,去世500年后,家乡父老两次为他立碑,颂扬他勤奋学习,不忘师恩,清正廉明,为国建功的品德。

  提起进士蒿宾,这与他的恩师孙南岳先生的发现和培养分不开的

   蒿姓在全国非常稀少和罕见。史料记载蒿姓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早期的都城镐京(蒿京),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传说蒿姓先祖遇到战争,面临杀头危险,躲进蒿草后被抓住,问起姓什么,先主随即回答姓蒿,躲过危机。一个“蒿”字躲过一劫,后来就把蒿草的“蒿”作为本族的姓氏。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九十一位据史载:历史上蒿姓“以京兆、滕州为郡望”。京兆古为陕西西安及附近区域。不知是战争还是迁徙的原因现在的滕州已无蒿姓,在兖州市、枣庄其它区和临沂仍有分布。

  明朝嘉庆年间,蒿宾生活于董村大槐树下 ,由于家庭贫穷,父母以帮人做工维持生计。蒿宾天资聪慧,好学上进,时而到村私塾听课,也学了不少诗文,怎奈家境贫寒,父母无钱供他上学。

   这年天遭大旱,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蒿宾的父亲实在过不下去,只好带着蒿宾外出讨饭。一天讨饭来到滕南官桥一处学馆门口,听得学馆内读书之声朗朗,蒿宾便一屁股坐在门口,津津有味倾听读书之声。父亲拉他赶快去讨饭,蒿宾说什么也不走,专心致志的在学堂外听起书来,父亲只好自个到周围挨家赶门讨饭。

 孙南岳先生是滕南有名的教书先生,一生从教,师德高尚。这天晚上点着蜡烛听着学生吟读诗文,忽感身心疲惫,在书桌上就打起盹来。忽然一梦,梦见自己学堂窗外,长出一棵硕大的青蒿,枝繁叶茂,青翠挺拔,高齐屋檐。醒来后张南岳先生倍感惊奇,他就在梦中长出青蒿的地方,暗暗划一个圈,看看那个学童会走到窗下。

    第二天孙先生仔细观察一上午,没有一个学生到哪里去。快到中午吃饭,孙先生一抬头,梦中的长青蒿的地方,有一儿童全神贯注爬窗听课。孙南岳老师随急招儿童到学堂来,询问窗外孩童来自何方,姓谁名谁?小儿回答自己姓蒿名宾,随父乞讨到此,听到读书之声朗朗故不忍离去。

   孙先生闻听此情,感到万分惊奇,莫非是缘分。遂找来蒿宾父亲,与其商量,孩子跟着要饭十分可惜,愿意免费供孩子上学,并包吃住,直到孩子学业有成。蒿宾父亲千恩万谢,并当场让蒿宾磕头拜师,留学堂就读以求功名。蒿宾学习刻苦,勤奋读书,孙先生也特别喜欢。

   学生聪明好学,先生勤恳施教。蒿宾后来学业有成,回乡在古槐树下一边设馆教书一边勤奋习读蒿宾学业告成,精通文治武功,回乡执教,以此挣取会考费用。先后考过了秀才、举人,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京城放出皇榜,开科大考,蒿宾获取嘉庆十七年戊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同榜222名。放榜时以姓氏稀僻被明朝世宗皇帝朱厚熜赐为榜花。(榜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应试制度,凡历代封建王朝举行会考后,礼部在放榜时,每年皆取二、三姓氏稀僻的应考者为进士,谓之榜花,是点缀和渲染应试制度的一种举措,鼓励士子们为朝廷服务。)

   史籍《续通志·氏族略》载:“明时有进士蒿宾”。明万历《滕县志》也有记载:“蒿宾,仕淮安府通判”。明朝杨士聪在《玉堂荟记》中也记载嘉庆十七年进士科考共五个稀有偏僻姓氏赐榜花五人,滕县人蒿宾为其中之一。蒿宾先放到淮安府任通判,由于他为官清正,处事精明,每每升迁,后到京城水部任大员。 

 蒿宾不忘老师恩德,一生供养接济老师。孙南岳先生去世时,噩耗传至京城,当时蒿宾正在水部任职,无法回乡为恩师送行。蒿宾悲痛之极,请旨在任职水部着孝祭奠,并遣人专程赴滕县官桥敬献奠金、祭文。蒿宾为孙南岳老师写诗《寄哭乡伯处士》:想极为翁兼为子,思多疑死复疑生。化为岩外碧萝梦,隔断云边绿野耕。杖履已随猿鹤老,溪山谁结钓游盟。何时杯酒登泉户,面对西风哭几声。

  “寄”为传递之意,因不能亲自来;哭者为不忘师恩的蒿宾;“乡伯处士”指德高望重的乡贤孙倣(孙南岳)先生。明嘉靖戊戌年秋,孙氏族人将蒿宾的诗文刻在一通石碑上,将石碑立于薛国故城外东北隅孙家老林(官桥镇西王庄村西)。

   碑文中的孙南岳先生,即孙。据《孙氏族谱》载:“四世祖倣,字南岳,邑庠生,有学行,受业者多显官达人,明翰林蒿宾出其门下,事迹功业载于县志。倣公第三子祜,字天祐,例贡生,俗称“岁进士”,署镇江卫经历,曾任丹阳、当塗两县知事。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据《明史·朱衡传》记载: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秋天,黄河在沛县飞云桥决堤,向东注入昭阳湖,漕运的河道淤塞了一百多里。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朱总管治河运漕粮,他带领官员骑快马赶往决口处,视察灾情,原来运河故道已经成为陆地。黄河决口泻至昭阳湖,东部的地势高不能再向东流,可以贯通漕运水道。朱衡上报朝廷采取“避黄保运,新开漕河”的建议被批准后,于是开挖了北从南阳(原属兖州府鱼台县,今属微山县),南至留城(当时属南京沛县,明万历年间没于微山湖中,在微山岛南3公里处),全长70.5公里的漕运新河,距旧河15公里。工部尚书朱衡奉旨开挖新河。夏镇新河开通官桥境内修薛河坝,水部蒿宾奉旨督察,途经官桥,又专门到恩师墓前哭祭。

 蒿宾一生为官公正,清正廉明。年老过世,回乡安葬,埋在了董村甘露寺旁。蒿宾去世300多年之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二月,滕州董村、王开、双庙、鞠庄以及官桥等滕县境内12位乡贤名人,共同出资,请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大学士高熙喆先生撰文,已酉拔贡、山东省城地方审判厅推事、福建南靖县知事孙道恩手书,在原址立碑,以旌其德,昭示后人。文革时石碑被推到,后来因修滕枣公路被埋在土下。

   80年后的2010年春天,董村退休干部刘怀顺、刘玉春等人在社区的支持下,历经艰辛,终于将石碑挖出,并出资将石碑竖在漷河之滨的董村陵园,并自费到各地了解蒿宾的历史功绩,褒扬家乡先贤尊师建功的事迹,教育后人勤奋学习、为国出力。

   孙南岳先生梦蒿得圆,为国家培养出一位进士,可董村现在无一蒿姓后人。孙南岳识才栽培,一直到现在官桥孙氏仍为当地一望族,代代人才辈出。

现立于董村的“明故进士蒿君墓碑”虽历经沧桑,碑上的字迹模糊,但被文中的故事仍在广为传诵,一位乡贤,一棵古树,几百年感人至深的故事,至今流传于乡间,励学子勤奋好学、为国建功、造福乡里。

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副刊签约作家。在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通讯、散文、随笔、小说作品300万字,出版了散文集《眷恋》《沉香》和文化读本多部。几十篇散文获国家省市大赛奖励或选入国家年度散文作品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瓯进士—滕伯轮
图谋不轨
男子酒醉摸女士脸被判赔偿2000元
梦怀[玉漏迟滕宾体]
草书:滕宾《普天乐》二首
滕宾[七言绝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