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庐山旅游解说词

庐山旅游解说词

 

中国魅力城市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门,万里长江和千里京九线的交汇处,北有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东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潘阳湖;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九江,古称浔阳,柴桑。(请各位往左边看:“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这座仿宋建筑叫浔阳楼,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就知道水泊梁山108好汉之一宋江,此楼是当年宋江题反诗的地方。1988年修复,外观三层31米,九脊歇山式顶,飞檐翘角,风动铃鸣。“浔阳楼”三个字,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所题写的。再往前看,左边一桥飞架南北的九江长江大桥,1991年建成,为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长7576米,公路桥长4460米,其中长江上正桥长1806米,10个桥墩111梁,不论长度和跨度都超过武汉和南京两座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引桥东侧,还有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琵琶亭,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地方。)

   九江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江西省唯一对外港口城市。全市下辖二区(庐山区、浔阳区)一局(庐山管理局)和湖口瑞昌等十县市,全市人口460万,其中市区人口62万。四通八达的九江,水上、公路、铁路和民航运输陆海空配套齐全。

   开放的九江,近年来城市建设大大加快。新上任的副省长、市委书记赵智勇,提出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的“3+1”发展战略,为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拓展更大的空间,也为招商引资提供对接有效的平台。欢迎上海的朋友,以后有机会来九江投资经商。

  上海的朋友,我们的大巴,现在行驶环庐山公路上,在登庐山之前,我简要介绍江西省。

  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有一片状如桑叶的土地,那就是山川秀美、物华天宝的江西。“江西”之名是取唐代“江南西道”而成。一条大河,总长751公里,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自南而北纵贯全省,这条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就是江西的母亲河赣江。简称“赣”的江西因河而来。

  江西南北长约620公里,东西宽约490公里,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是华东六省一市中面积最大的省份。全省现有人口4200余万。

  人杰地灵的江西,自隋唐至晚清的一千多年里,科举考试让聪明勤奋的江西人出尽了风头。江西宜春人卢肇高中、唐会昌三年状元,为江西夺得第一块金牌,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有状元41名,加上榜眼、探花,合起来有104名(不包括5名武状元)。大批江西学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其中代表人物有欧阳修、王安石、晏殊、洪遵、洪适、周必大、江万里、文天祥等。江西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20多名宰相。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大家辈出的江西,“唐宋八大家”,江西占其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理学,兴于江西,成于江西,成就象朱熹、陆九渊这样的大思想家。

  赣江两岸,星光灿烂。有拾到物品,挂在门外,让失主前来认领的东汉著名学者徐孺子;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隐居庐山脚下,留有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千古佳作的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江西九江的陶渊明。7岁写诗的神童、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家贫,买不起纸、笔、墨,他的母亲用芦获杆画地,教他识字的文学家欧阳修;自幼丧父,与继母一起抚养弟妹,刻苦读书和三个弟弟、两个妹夫一同考中进士的曾巩。

  文章、书法一流,在中国文学史上居有显赫地位的宋代九江修水黄庭坚。与英国莎士比亚同时代人,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其代表之作《牡丹亭》。我国现存最早的钱币学专著《泉志》的作者洪遵。

  《容斋随笔》,一代伟人毛泽东终生珍爱的一本书;从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到建国后,毛泽东一直将此书带在身边,精心研读四十余年,直到临终前的第十三天,仍要索阅该书。《容斋随笔》一书,是宋代著名学者洪迈撰写的一部笔记名著。洪迈,号容斋,江西鄱阳人。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依水,东邻浙江、福建,南接广东、西连湖南,北与湖北、安徽毗邻,是我国东南大三角的腹地。

  古代繁荣的贸易,造就兴旺的江西“四大名镇”: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和河口镇。

  瓷都景德镇的景瓷,有着“薄如片、明如镜、白如玉、声如馨”的高超工艺。中国“药都”樟树镇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名;现在的樟树市,是江西最著名的白酒——四特酒的故乡。吴城镇位于赣江、修河流进鄱阳湖的入口处,人称“装不完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今日的吴城是冬天观赏鄱阳湖白鹤最佳处。河口镇以纸张、茶叶驰名,也是江西及周边省市商贸的集散地。

  江西既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又有着光荣现代历史: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

  江西的旅游资源丰富,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游览区,分别是庐山、井冈山和道教名山三清山、龙虎山,还有一湖是九江的柘林湖景区。南昌、景德镇、赣州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九江正在申报之中。鄱阳湖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海的朋友,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登庐山;今天先游览庐山山上景点,明天是山下景区。

  车子沿着干净、舒适、宽敞的九威大道,直行是往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和庐山海会的三叠泉景区。游三叠泉、听泉水音乐,住三叠泉宾馆,用三叠泉矿泉水泡庐山云雾有机茶是我们明天行程最大的享受。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毛泽东以诗人伟大的气质,写出了“桃花园里可耕田”的美好愿望。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北枕长江,南临鄱湖。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为最高点,古城牯岭镇为1167米,它以雄、奇、险、秀进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景区302平方公里,是我国存留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最集中的山体。有湖泊、河流、山峰、坡地组合奇特的景观。

  庐山古称匡庐,相传周朝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结庐居住而得名。庐山之名始见西汉司马迁《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秀丽的庐山移步即景:倚天的五老峰,断崖的锦绣谷、如帘如雾的三叠泉;如琴湖、仙人洞人间仙境,花径,四月桃花开,铁皮屋、别墅村风情万种,含鄱口、鄱湖含,湖光山色尽眼底。神秘的庐山吸引无数历代名人,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陶渊明、范仲淹、王安石、陆游、唐寅、岳飞、文天祥、李时珍、徐霞客、康有为、李四光等在这里留下不朽的文字。自晋朝到近代约1500多位文化名人在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作,有不少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佳作名篇。而一代伟人毛泽东三上庐山,在中国的名山之中找不到第二家。庐山因0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而成为政治名山。1959年的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九届二中全会。中国二任1长都是在庐山会议后下岗。他们是上“1”的彭大将军和想当“国家主席”的1元帅。在1统治时期,南京为首都,而庐山为陪都;避暑圣地庐山,就成了蒋委员的办公地、名副其实的夏都。蒋介石先生住在“美庐”今天下午我们游览的景点。“美庐”戏说:“美丽的庐山、美丽的美龄、美丽的房子”。(“美庐”别墅是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住过的地方,也是毛泽东同志上庐山时下榻的地方。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先后同住一栋房子,这在中国历史上,别无分店,庐山唯一。上海的朋友,你们非常熟悉的原上海市委书记1同志上庐山,也是在“美庐”过夜。)

  古代的庐山是中国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在国内外影响很大的庐山东林寺为净土宗始祖,信徒广泛,佛经传至日本、印度等,它是由唐代高僧慧远,公元384年倡导的。世界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庐山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五教同一山,天下找不到。

  还有一个也是中国其它名山见不到的景观:“世界别墅村”。因山势而建,建筑风格奇特,有美、英、法、德、俄、日等18个国家建造的600余栋别墅,现今保存完好,悠久的庐山历史,产生独特的庐山文化。

 

 

庐山旅游指南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北部,东经11552分—116度零8,北纬2926分—29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五百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历代诗人墨客,更是慕名而来,纷纷赋诗填词,历史上李白、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东坡、李时珍、徐霞客等均到过此处。庐山寺、庙、宫、观多达三百处,是我国佛教和道教的中心之一。庐山以避暑和冬游胜地享誉海内外,其各国风格的别墅为中国名山所罕见。

 

  庐山,作为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其在地理、资源和服务功能上的三大优势进一步显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作为大禹时所做的《禹贡》及稍后的《上海经》,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陶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续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炼;道教禅师之一的陆道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

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代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下,也曾建立开创宋明理学成绩显著的濂溪书院。

 

庐山温泉,晋代已是中国著名的医疗温泉,庐山谷濂泉,唐代便备“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建于公元1014年的庐山观音桥,单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无损。公元十六世纪后,药物学家李时珍、地理学家徐霞客、开创中国植物志先河的吴其等也先后登上庐山,进行科学考察。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庐山首先发现中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创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学说;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曾详细考察“庐山之植物社会”,在庐山建立了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座正规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 200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地质公园”的行列。

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并存的世界名胜”。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庐山出现了英、俄、美、法等18个国家风格的别墅近千幢,“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本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再次上庐山与蒋介石会谈:稍后,发表了抗日的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中共中央会议。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1996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依山 依水  宜人

 

        ——庐山旅游解说词C

                  

                   高发展

 

各位旅客,我们现在走在仙人路上,“竹隐寺”三个石刻大字、不见寺庙,神话传说又是同朱元璋有关;讨饭出身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后,突患热病濒于死亡,御医无策束手,忽报庐山周颠仙人良药送至,朱服后,病即愈。朱大悦,派使者庐山仙人洞寻找仙人,小道上不见寺庙,只见石刻“竹隐寺”;使者回京复命。后来朱元璋下旨在该处旁建造“访仙亭”一座,亭侧小道,称之“仙路”。众多的寺庙、观庵,巧妙布局,分散在庐山的峰岭之间,形成庐山多种文化的内涵。朱元璋成就庐山,心里装着庐山,他封庐山为岳。

仙人洞又称“佛手岩”是一座因大自然的风化而成的天然岩洞,相传为“八大神仙”之一吕洞宾修道成仙的地方,故名“仙人洞”,洞深三丈,洞后有“一滴泉”。“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游览仙人洞休息片刻,被身后的滴滴泉声吸引过去,还喝了一口“一滴泉”,他说:当地的老百姓能喝,我也能喝。毛主席兴奋之余,跟随行的人员合影留念。这块悬空的落石,往北伸展,名“蟾蜍石”。石背裂缝处长有虬曲古松,即“石松”。石上刻有“纵览云飞”四字是庐山的标志景点之一。叶剑英元帅在庐山期间临风石松,指点江山。

御碑亭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感谢曾辅佐他打天下的和尚周颠而建,电影《庐山恋》有个镜头:男女主人公,雨天先后避雨御碑亭,他们在这里相识到相爱;有句精彩的台词:封建皇帝还知道涌泉相报;我教你背熟那么多英语单词,还不知感谢我?《庐山恋》剧本是由九江已故著名作家毕必成先生创作的。

大天池在天池山间,相传文殊菩萨登山,见秀山唯有缺秀水,于是双手插石击来双池,故名天池。池中之水大旱不竭;东边的“龙鱼池”人称“龙鱼”,无论你用其它什么水养,均不能成活,非天池之水不可。当地迷信传说,这是文殊菩萨的施法引来的神泉,其实不然。天池山间,一崖孤悬空中,远望如苍龙昂首的图案,张贴大幕天蓝的拥有,人称“龙首崖”。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苏轼,1084年游览庐山之后,他的名字,是庐山永远的记忆。这片神奇的土地,灵感瞬间再现多少诗歌、散文、神话、传说;千百年来,灵魂无数个失落、收获、彷徨、呐喊。庐山的历史,由于积淀丰富的各种文化现象交织,象云雾那样,给庐山增添厚重的色彩。

“千峰环一寺”的黄龙寺,由明代僧人彻空修建,殿内陆面有大石突起,扣之有声的“龙眼石”。明万历年间,肃太后赐给黄龙寺水墨、罗汉幅,佛头、山水画等多件珍贵文物,让黄龙寺名声大震。清代康有为三上庐山,为该寺题写“黄龙寺”匾额,至今保存完好。

黄龙幽谷,探胜也好,寻幽也罢,只有大家开心就好!

在芦林人工湖下的黄龙幽谷间,屹立着三棵参天大树,荫笼数亩,根盘十丈;其中两棵为柳树,高约40余米,树干需四人合抱,另一棵为银杏,古老挺拔,相传是东晋和尚自西域带回的树苗,亲手栽种于此,距今约1500余年。因这三棵树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九江是龙文化的故乡,庐山的山水更是龙文化的精华。黄龙潭的特点是幽静,一道溪涧、绕根盘石乌龙潭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合;乌龙瀑布接领芦林、长冲之水;静坐而听,竖琴一把。芦林湖西眺玉屏峰与天玉峰夹谷,有二条龙:一条黄龙、一条乌龙;黄龙潭之龙,常引山洪、为山上一害,彻空大师,用降龙术降服这条黄龙。而黄龙潭西下里许的乌龙潭,是条好龙,每逢旱天,催降甘霖,每到农历六月六,当地百姓,采摘鲜蔬野果,投入潭中,祭祀神龙。乌龙潭,一代伟人毛泽东留下巨人的身影!

上海的朋友,一路辛苦了,你们不妨在古道落叶、鸟鸣涧流之间坐留片刻。黄龙潭,男士不要洗手,洗手小心老婆跟人走(笑话)。乌龙潭洗手,好运跟你走,打牌、玩牌的朋友手气差,多洗两下(再笑)。

庐山植物园,我国唯一的亚热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园内设有杉柏区、树木区、岩石园、翠花园、温室区、沼泽植物区、苗圃、云雾茶园,猕猴桃引种区、药圃等。著名的庐山特产云雾茶及众多的观赏植物,均产于此。庐山植物园现已汇集国内外植物3400多种,储藏各种植物标本10万多号,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近300个单位,建立了种子交换等方面的关系。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岭中央,海拔1211米,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山势高峻,怪石嶙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故名含鄱口。牌坊正中上方的“含鄱口”左右各刻“湖光”、“山色”为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之手。长达数公里的狭窄的岭脊是含鄱岭,岭上中央有座双檐图亭“含鄱亭”,再后行一方形楼台,为望鄱亭。倚亭四望,浩浩荡荡,胸襟顿时为之开阔。这里是看鄱阳湖日出的绝妙佳境。晨光微曦,万道金光,一色天水、一轮红日、一饱眼福,回味无穷。这里也是观看庐山云雾的佳地。

庐山的东南侧五老峰因五座主峰,似五老并坐而得名,海拔1436米,山顶苍穹,下压鄱阳湖,削辟千仞,绵延数里,五个雄奇的峰岭,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五老峰东有“三叠泉”西南有“庐山松”、“一线天”,峰麓为海会寺,都是庐山胜景。“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曾在五老峰后山中建筑太白书堂,隐居于此。

汉阳峰,庐山东南部,海拔1474米为庐山最高点,峰顶呈馒头状,其上有石砌的汉阳台;月清之夜,可观湖北汉阳灯火,故名。汉阳台附近有块黑黝石碑上刻有“大汉阳峰”四字,台前是崖形同靠椅,据传大禹治水时,就座于此崖石上俯视长江,思虑如何“疏九江”,由此而称“禹王崖”。登上顶峰南俯鄱阳湖,波光若镜,北望长江水,一泻千里。

芦林湖,1955年建成的人工湖,水库大堤上建有芦林桥,长120米,高32米,湖水面积200亩,两座湖心亭倒映湖中,湖水面积200亩,两座湖心亭倒映湖中,湖上碧波映群峰,过去是毛泽东游泳的湖,现在为庐山人民的饮用水。湖边,庐山中央小盆地有座宫殿式的建筑即是芦林一号毛泽东同志旧居(庐山博物馆)所在地。位于牯岭东谷,芦林湖畔,九奇峰下,院内松柏交翠,幽静秀丽,馆内藏品有唐宋著名书画家颜克卿、柳公权、米芾、黄庭坚等在庐山的手书碑拓,有明清著名书画家唐寅、郑板桥、朱耷的字画卷轴,最珍贵的是《五百罗汉图》、血书《华严经》和水晶佛珠等国家一级文物珍品。

芦林一号毛泽东同志旧居,系1961年兴建,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2700平方米,1984年改为庐山博物馆,馆内珍品是清代画家许丛龙历时六年所绘制的《五百罗汉图》,1918年康有为游庐山栖贤寺时,见此画赞不绝口,称之为庐山镇山之宝。

“庐山会议”会址建于1934年,石木结构,平面呈“丁”字形,宽30.9米,长39.7米,高16.8米,上下两层,总面积为2500平方米,单檐铁瓦,它背依青山,面临碧水,显得格外庄重。“庐山会议”会址,旧称:庐山传习学舍大礼堂是庐山近代“三大建筑”之一。

193777,日本军队在北平(现在的北京)卢沟桥举行演习、借口寻找一名士兵而欲进入宛平城,当时宛平城由二十九军驻守,双方发生小冲突,日方随即扩大了这次冲突;虽然双方没有正式宣战,但中日战争确已开始。当消息传到庐山牯岭时,蒋介石在“无法忍耐”中度过;芦沟桥战役后的第十六天蒋委员长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抗日“宣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也许这就是蒋委员一生中的亮点所在。

庐山,因中共中央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二位国防部长先后下岗而闻名世界。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旧址、正在播放历史新闻记录片,大家感兴趣不仿去欣赏。“会址”前的麻石条大家用手抚摸一下,“庐山会议”期间的傍晚,毛泽东曾经坐在石凳上等待他的战友周恩来的到来。

庐山别墅群,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花200两白银租借庐山牯岭长冲河一带的800亩土地为避暑之所地,俄、美、英、法、德、意、日、瑞典、瑞士、丹麦、挪威、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的商贸名流和国内各界人士,都争相来此兴建度假别墅,总数达640多栋。

庐山最著名的别墅有张学良住过的67号瑞典式别墅“美庐”,建于1922年,座东朝西,石木结构,总面积906平方米,原是英国医生赫莉太太的私宅,她和宋美龄深交不浅,1934年她将该屋赠送宋美龄女士。这里环境幽静、美丽,而宋女士的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因而称之“美庐”;蒋介石亲笔题字,并命人刻于石上。“美庐”的建筑风格和人文历史在庐山所有别墅中,堪称第一,外观绿顶、绿窗、绿门、绿廊、绿柱、绿栏、凌霄花爬满的绿墙,让人游进绿色天堂宁静而清香。“美庐”是我国唯一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住过的别墅,其历史、文化价值无比!

庐山大月山下,长冲河东岸,有美龄桥与街区相通,建筑面积996平方米,精巧而又能宽敞,活泼而不失端庄。大门前有长长的石阶和宽大的凉台,石栏石柱,古朴端庄。屋内大房套小房,附房配正房,转弯抹角,使人如置身“迷宫”,不知从何而来,往何处去。宋美龄弹奏的钢琴仍完好无损置于原处。二楼东面有一宽大的凉台,在这里可眺望长冲河一带的美景。

庐山的奇秀,千姿百态。李白一生三次游庐山,为庐山写下24篇优美的诗篇。朦胧、幽静、流动、音响、色彩。庐山人眼中的庐山:“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主”,四季如画画中行。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上海的朋友,我们庐山山上的景区行程就要结束;大家平平安安、开开心心,是我最大的快乐!九江远通旅行社导游张乐用歌声为您祝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间旅游 | 江西九江八大景点推荐!云雾深处看庐山,四季皆胜景
九江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
庐山西线游——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九江这下要在全国出名了!
三山五岳:江西庐山
九江十大最美旅游景点 九江最美的地方 九江的风景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