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说梅兰竹菊四章


 

    千百年来,在文人士大夫的笔下,梅、兰、竹、菊化为君子、美人,无论诗、文、书、画,皆以之寄情抒怀,托喻言志,故佳作汗牛充栋,而后人犹自多情,步尘其后。甲申孟夏,友人以梅兰竹菊为题,嘱作文,因而不避续貂之嫌,勉成四章,聊博识者一粲。 

      

 

    凌风耐寒的品性,孤高自芳的形象使梅花成为冰清玉洁的君子,使梅花成为骨清肌香的美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王安石的笔下,梅花是孤芳自赏的君子,骨气高蹈,远离尘俗;才华卓荦,不慕虚荣。官场的升沉,变法的得失,政治的险恶,人生的冷暖......感慨系之而托喻于《梅花》以自慰。 

   “ 暗想玉容何所以,一枝纯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在唐人韦庄的《浣溪沙》词中,这位美人肌肤若冰雪,绰约如梅花,亭亭玉立,光艳四射,绚丽多姿却遥不可及。诗人只有将孤独的相思寄情于长短句中。 

    当梅花凌寒怒放时,人们便看到了春天的消息: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南.. 总《梅花落诗》)人们又充满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千嶂雪消溪影绿,几家梅花海波清。(唐.李郢《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频州见忆诗》)哲人毛泽东对梅花情有独钟,寄托了革命者的伟大胸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梅花是惹人相思的花: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宋.陆游《七律》)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唐.卢仝《梅花》)美人清梦断梅花,却写相思在修竹。(明.顾瑛《补之竹卷诗》) 

  梅花分明还挂满了愁绪: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急促的韵脚,更增添了几分压抑与怅惘,我们仿佛看见了在风雨黄昏中彷徨踟躇的放翁那蹒跚的身影。香返梅魂春一脉,愁丛灯影夜千端。(元.张养浩《客中除夕诗》)除夕之夜,愁绪在灯影的明灭中弥漫着,伴着幽幽的梅香飘向无边无际的夜空......

  梅花曾寄寓了多少闺怨:雪句岂须徵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五代.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诗》)......

  梅花又是人生超脱的寄托,孤山下,西湖畔,曾有宋代的林逋结庐而独居,远避尘俗市嚣,植梅养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遂成了千古咏梅名句,没有与梅花的亲密接触,没有怜梅彻骨的深情厚意,是写不出这样娟净隽咏、令人浮想连翩的佳句的。 

  梅花是友谊的使者,南朝..陆凯与范晔为挚友,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至长安,并赠诗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富庶之地,岂能无所有,只不过都不如梅花能表达新春伊始对故友的想念与友情。 

  梅花又是爱情的使者与希望: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潇湘江上探春回,销尽寒冰落尽梅。愿得良人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宋.谭意歌《寄远》)这不禁使我们又想起了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宋.李清照《点绛唇》)的那羞怯而可爱的少女,想起了侯馆梅残离愁渐远渐无穷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断肠怨妇......早在春秋时代,女士们便有以抛掷梅子选择情人的习俗。《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纯朴的姑娘春心萌动,她希望情人快来求婚,看看将要落尽的梅子,她焦急地等待,只要情人说句话她就会答应他......

  梅花是诗人的红粉知己: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林逋《梅花诗》)骨有烟月香,花同冰雪皎,与君结岁寒,莫使春风晓。(清.项圣谟《题梅花》......梅花是画家笔下的自我写照:对酒不妨还弄梅,一枝清影写横斜。(明.唐寅〈介堂看梅和王少傅韵〉)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王冕认为:花卉之中,惟梅最清。受天地之气,禀霜雪之操......(《梅谱》)且平生爱梅颇成癖,咏梅、画梅,不愧为梅花知己。千百年来,梅花成了诗人、画家反复吟咏、挥翰的对象: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我非诗人,亦非画家,只是爱梅之心,怜梅之情同与诗人、画家。愿梅花开时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那时,有无数个相思,无数个的希望,无尽的友谊......随着东风洒落在人们的心田。 

 

 

    人们以一干一花者为兰,以一干数花者为蕙。而兰有生于泽畔,有生于山中者,虽不尽一致而性皆幽雅深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既入燕姬之梦,还鸣宋玉之琴,一个字便足以为她立形写照了。 

    兰花是与君子节士、仁人贤者相伴厮守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诗人要把川芎、白芷、兰花等香草绾成花环,佩在身上,远离奸佞小人,伴着自己上下求索的足迹,去追寻那兴国富民的人生理想......

    兰花品格幽雅,馨香远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有着很深的审美积淀。早在古代上巳节日,人们便以兰草拂身,以祛除不祥。新年柏叶之樽,上巳兰英之斝。(唐.王勃《春思赋》)东晋王羲之的一篇记叙上巳雅集的《兰亭序》,其文章与书法已经成了千百年的不尽佳话:兰亭修禊人何在,庾信伤心赋又新。(元.曹之谦《上  日感怀》)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唐.杜牧《兰溪诗》)写的是泽兰。扫径兰芽出,添地山影除。(唐.钱起《春谷幽居诗》)写的是山兰。无论是山泽,无论是兰蕙,人们往往把爱情与友谊这样一些永恒的主题寄寓在对兰的吟咏之中,古诗有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愿言追昔爱,情款感四时。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夜光照玄阴,长叹恋所思。谁谓我无忧?积念发狂痴!”“良朋比兰蕙,雕藻迈琼琚。(唐.楮遂良)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姚係)仰子游群英,吐词如兰馥。(唐.韦应物)......

    历史上诗人、画家、志士、贤达等大都对兰花有着眷爱之情,并赋予兰花高洁坚贞的人格力量。宋人杨万里《兰诗》: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兰花如山林处士,神韵清雅,不同尘俗。宋人朱熹《秋兰》: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诗人在孤独中寻觅知音,在凄凉中以忠贞自励,那秋兰的馨香与高洁如同志士仁人,相濡相济,代代不绝......宋亡之后,诗人画家郑思肖便隐居不出,坐卧皆向南,并更字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之意。喜画兰花以自况,所作兰花露根或无根,暗寓江山易主,故国已失,自己不复有生长的土地。他在题《墨兰图》中写到:向来俯首问義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画与诗皆自我写照,萧散清逸,风韵高标。倪瓒在题郑思肖《兰花》图时,慨然写道: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清人郑板桥常以写兰花述志: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绝意仕进,避嚣远尘,洁身自好,沉潜守真之心溢于言表。 

    革命者又有一番高远情怀,陈毅元帅戎马一生,又有诗人之质 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遂成为传世名作。朱德元帅爱兰犹甚,他养兰、咏兰: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堪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花中之王比美,这种对兰花由衷的赞扬,缘于对兰花的深情厚意。 

    我们不禁想起那位曾经在《儒林外史》中出现的王冕习画的动人故事,他的人品画品很为后人称道,他的很多诗也为后人称道,而《幽兰咏》便是其中的一首: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 古怀潇洒千余年,忠义漫作虚语传。人间蜂蝶何翩翩?抚卷对花空自怜。这位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诗人、画家,贫困疾病交加,未老先衰,不会奔趋,不会谄佞,不会诡诈,不会干禄仕。终日忍饥过,画梅作诗,读书写字,遣兴而已。自曰:既无知己,何必多言?呵呵!(《元诗注》)王冕性喜爱自由,个性卓而不群,抱负高远,处乱世而能洁身自爱,放弃仕进回乡隐居。这位农民的儿子又回到田园的怀抱中,以梅兰竹菊为伴,以梅兰竹菊入诗入画,幽兰便是他人生与性情的真实写照。 

在人们眼里,兰花是一种既高雅、美丽,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植物。我国古代常 君子雅士幽人等来称颂兰花。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兰花原生在山涧泉边、林木茂密的地方,因为它清雅含蓄,幽香四溢,故多年来一 直号称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享有王者香空谷佳人 美誉。 

兰花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兰科兰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兰花是一个泛称,以其生态习性可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是兰属中的几种地生兰,又被人称为中国兰。

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估计有800个属,3~3.5万个原生种,人工杂交种约在4万种以上,且每年以1000种以上的数目增加。中国兰的栽培品种也很多。在早春开花的一种叫春兰,俗称草兰。其叶丛生、窄而短,弯曲下垂,婀娜多姿,花为黄绿色,一茎一花,芳香袭人。四、五月间开花的一种叫蕙兰,又名九节兰,叶窄而长。花茎直立,一茎上有七八朵甚至十朵花,花色淡黄,唇瓣绿白色并有紫色斑点,花气清香。生长在福建的建兰,俗名秋兰,大多秋季开花,一茎着花七八朵,花呈淡黄色而带绿晕,芳香浓烈,叶色深而挺秀。另外,在腊冬和春初开花的有寒兰和墨兰。寒兰花色繁多,有紫、青、黄、白、桃红等诸色。墨兰又叫报岁兰,于春节前后开花。

中国兰中,又以江苏、浙江的春兰与夏兰,大理的雪兰,云贵的金边棱、硬叶 素,兰州的武陵素心兰,四川的兰蕙为佳。台湾有一种花朵似艳丽蝴蝶的,就是驰 名世界的蝴蝶兰,曾在第三届国际花卉展览会上被评为群芳之冠。 

后人把兰花比作王者香,主要是受孔子的影响。孔子(公元前551~前 479年)在《家语》中有很多关于的记载。如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 不芳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与之俱化等。最为众人 知的是《猗兰操》中有段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 芝兰当为王者香草,今乃与众草为伍。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兰……。

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名贵花卉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退居浙江会稽山,卧 薪尝胆,励精图治,在会稽山种植兰草,以迷惑敌人。这是中国最早栽培兰草的记 载。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山勾践种兰的附近,修筑了兰亭(在今浙江绍兴县), 邀集了当时名士42人饮宴赋诗,王羲之写了有名的《兰亭集序》。 唐宋以后,中国兰花有了更多的记载和吟咏之作。唐代诗人王维总结了培植兰 花的经验, 提出用黄磁斗, 养以绮石,累年弥盛之说。唐代诗人唐彦谦写有 《咏兰》诗一首,其中有幽香蔼空谷的名句,对兰花评价甚高。宋代的兰花栽 培又有根大发展,专著也多有问世。宋代的爱兰之风不但影响到诗人学者,对画家 也有很大影响。宋时颇负盛名的画家赵孟坚(1199~1264年)的两幅春兰 画卷真迹,至今仍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其中一幅画上有作者题诗:六月衡 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说明此画创作 于湖南,而兰花则是从浙江引种的。赵孟坚是宋宗室第十世孙,宋亡后他隐居画兰 以示清高。据说兰花从此成为忠贞的象征。 

传说赵孟坚的堂弟赵孟?#092;(1254~1322年),也是名画家,由于在元 朝做官,有弃宋之嫌,故而从不画兰。宋元之间另一著名画家郑思肖(1239~ 1316年),则画兰不画土,以抗议元朝夺宋土。据记载,元朝地方官员闻其 精干画兰,不妄与人。贻以赋役取之。怒曰:头可得,兰不可得。显示了郑思肖 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于1306年创作的无上春兰画卷,今天仍完好地保藏于美国 华盛顿Freer画廊。 

明清以后,栽培兰花在中国更为普遍,出现了许多新品种,积累了丰富经验, 栽培和欣赏兰花的专著也越来越多。 

在兰花众多的名贵品种中,有绿英,万字、玉梅素、翠文等春兰;程梅、送春、 荡字、隆昌素等蕙兰;荷花素、龙岩素、秋素、金丝马尾等建兰和台湾的蝴蝶兰等。 在春兰类中有一种梅花瓣型的宋梅,据说它来自浙江绍兴会稽。这里还有一个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宋家店,有个以经营茶叶、棉布为业的商人 叫宋锦旋。由于他经营得法,十几年下来,便成了当地闻名的富户。 宋锦旋由于出身寒苦,故很能体谅贫苦的乡邻,经常会接济他们,而平日自己 却是粗茶淡饭,仍然过着清苦日子,但他也有一种嗜好,那就是爱兰、采兰、养兰, 常常为了得到一盆好兰而不惜花费重金。他家住山区,春天里,每当经营余暇的旧 子,他就上山找兰花。但尽管他每年都上山寻觅,却始终没能找到一株好兰花。 

有一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宋锦旋独自躺在床上,想着明早要上山觅兰花去,但 想到好花难得,正苦苦寻思该去何处去找,不觉头脑发蒙,睡意上来。朦朦胧胧中, 他忽然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领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站在他面前,要将 女孩托给宋家当奴婢。宋锦旋细细打量,见女孩长得清秀俊美。经交谈才知女孩是 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老婆婆是她的邻居,出于好心,想帮这女孩找条生路。听说宋 锦旋心肠好,才特地带她来投奔宋家的。宋锦旋当即点头答应收养这女孩为义女。 接着,老婆婆就作揖告别了。瞬间一声春雷轰隆作响,把宋锦旋惊醒,他才知道刚 才只是一场春梦。 

第二天,宋锦旋仍旧上山采兰。他寻遍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直到太阳西斜, 仍未遇上一株好兰。他只好拖着两条疲惫的腿缓缓下山。不小心时他被一块石头绊 倒,摔了个仰面朝天。他慢慢坐起来,忽然眼前一亮,在夕阳中,身旁有一小丛兰 草在微风中轻轻抖动,再仔细一看:那半弧形的叶子刚柔相济,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确实与众不同,中间还长着个花蕊哩。他小心挖出,回家忙栽在盆里。 不到半个月,兰蕊抽长开花了,花朵高过兰叶,花瓣圆润头带尖锋,刘海舌, 十分袅娜,还发出阵阵清幽香味,确是兰中珍品。宋锦旋如获至宝,早晨看,中午 看,晚上在灯下还细细看,人就像如痴如醉般地愉快。突然,他心头一闪,想起半 个月前的那个梦,啊,他明白了:这兰花的花形叶形,如砒楚楚动人,不就是梦中 所见的那个女孩吗?如此看来,那老婆婆就是送兰花的仙子了。宋锦旋从此更精心 地培育着这兰花,并不断地让它繁衍生息,又给它取名为宋梅 

二百多年过去了,江浙一带的养兰人和采兰人陆续寻觅到众多的梅瓣型的兰花 新品种,但它们在宋梅面前总显得有几分逊色,宋梅始终是梅瓣兰中的佼佼者,它 被人们喜爱着、赞誉着。花仙送兰的故事,也被一代一代的爱兰人和采兰人传颂着。 他们说:花仙子夜半来托梦,宋锦旋绊石得宋梅。 

兰花的品种除按花期分为春兰、夏兰、秋兰、寒兰和报岁兰(墨兰)之外,又 据瓣型的不同,主要分为梅花瓣型、水仙瓣型、荷花瓣型、蝴蝶瓣型、素心瓣型等。 上面讲的宋梅,即梅花瓣型中的著名兰花品种。根据花唇瓣颜色的不同,又可分荤 瓣与素瓣两类。凡唇瓣上有红色斑点的,都叫荤瓣;凡唇瓣上无红色斑点的,都叫 素瓣。素瓣又叫素心兰。瓣绿白相间,素洁清雅,其中又以月佩、文团素最为稀贵。

中国兰又称国兰。近十年以来,举国上下都在评选国花,专家、学者、花卉爱 好者各抒己见,国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其中,兰花有一条是历来 评选的传统名花及其他花卉所没有的。 即花前冠以字的,仅有国兰 “国槐。但槐显然是难以跻身国花候选者之列的。国兰以其国香,与国色 “国手国士齐名。兰如王者香,其蕴意应该是兰的品德,以其高雅、 清丽、端庄、幽香清远等高贵品质,刚柔相济、潇洒飘逸的风姿风韵,被国人誉为 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并以其优美形象和高洁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结下 了不解之缘,也成为华夏子孙的理想人格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象征。关于这一点,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曾作诗予以褒扬,其中有一名句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 处士家,即是对兰花这一品格的高度概括。

东西方兰花爱好者的审美观不大样。欧美人注重花形和色彩、凡色彩艳丽、形态古怪的为上品。洋兰以其花色艳丽绚烂在西方被誉为花中皇后,最热门的是玲珑小巧的袖珍兰花,如我国产的风兰就是洋人争相购买的对象。

中国兰则被国人誉之为四君子花草四稚。东方人鉴赏兰花祟尚清新淡雅,秀美细腻。国人赏兰传统注重气、色、形、韵。气、指兰香,讲求香味的幽玄、温和、纯正无异味,以清则而不浊、一枝在室,满屋飘香为上。色,指花色、叶色。花色以净为贵,不论白、黄、红;绿花者以淡绿为最好,深绿者次之;红或淡红而转绿或淡绿者又次之。叶片的色泽以油润、光泽者为上。形、指形态,尤重花形、叶形次之。花形以两侧翼瓣微向上升者称飞肩,最为名贵;横向平展成字肩者为优种;开花后两侧翼瓣逐渐下垂者谓之渐落肩,次之。花瓣以荷瓣为上品,依次是梅瓣、水仙瓣。韵,即指兰花的风骨神韵、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者为上品。

盆栽养兰始于唐代,艺兰学说随之而起,唐之《清异录》、《种树说》,宋有《金漳兰谱》、《建兰谱》,元之后,艺兰渐成风气,著述日多,清代是养兰昌盛期。进入现代,在科技和经济的带动下、艺兰内容更为丰富。传统艺兰重赏花,现其 奇,嗅其气,体其韵,意在花香、花朵和叶姿的形神兼备;现代艺兰则艺花、艺叶并举,追求多样,创造新奇,张扬个性、奇型花、奇色花、奇叶种惭成兰艺追求的新境界。

近二十年中国艺兰潮流一浪高过一浪,先是传统名兰捷足先登,之后线艺草后来居上;达摩矮种独具一格,价值千金,水晶艺兰异军突起,艺兰之趣寓于其中。

兰趣有三:理趣情趣奇趣兰生幽谷,非以无人不自芳;与野艾莠草杂居,不为霜雪变色;生于岩坷、不求人识;饱经霜雪,不改贞操,是其自身生长规律使然。然其坚贞、高治、无私的品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中的人生哲理是艺兰者人生体验的升华与寄寓,这是艺兰理趣之所在。朱德称兰花是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纳西族诗人张星源赞兰花生成净骨彩难染,抱着芳心气不移,郑板桥喜它清且洁,可涤吾之肠

情趣是理趣的延续。人生理想寓之于兰,爱兰之情由然而生。视兰为子,恐其不能成器,虑其难经风霜,花迟叶异,寝食难安,舔犊之情,无微不至;为求钟情之草,不惜千金散尽,为育惊世奇品,不惧寂寞难耐,尽显丈夫本色。此为情之所致,情趣所在。

艺兰三趣中以奇趣最撩人心、勾人魄。奇趣是天工与人巧之合。野生兰花为自然种群,其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移为家养,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虫媒传粉,较易产生变异,识其变、察其异则多出奇品、极品。双唇瓣形名种即出自雪莲素变异。

野生兰花引种驯化中的多变是天工使然。艺兰者察微择异、定向培育则为人巧。商业兰花花色艳丽。遗传稳定,人巧难有作为,虽有较高视觉观赏价值,为人众所爱,但艺兰界仍钟情于其貌不扬的落山草

中西方文化交融,国人对兰花的认识出现了中西文化的相互包容,洋兰亦大举进军国内兰花市场,我国的野生兰花之中的类洋兰、洋兰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兜兰、虾脊兰、石斛兰……都成新贵。

  我们培植养兰,鉴赏兰花,其目的是更好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让朵朵幽兰为人民带来温馨和幸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花的花色鉴赏
早春兰花香,这十首兰花诗歌,值得收藏品味
「诗词鉴赏」百媚千娇 空谷幽兰
幽幽兰花【美文欣赏】
王冕写梅花的一首诗,只有短短4句,却尽显高洁志气,值得一读
兰花“蝶”的概念(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