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浆糊里的时光 笔墨里的荷香 ◎ 南京荷香居匠心造物记
写在前面

南京荷香居“有两把刷子”的总经理、书画装裱师郝松,人称郝老师,也有人称作非遗传承人等,他来自汉⻛习习的徐州沛县,我周围书画艺术圈里熟悉的人都知道,郝老师还有一个“头衔”,他还是我的姐夫,当然,这不是套近乎的姐夫,而是我同胞姐姐家的“男当家”。

一丨浆糊里的时光
液体胶水,固体胶棒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浆糊,带着“凡物”味道,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在我小时候,尤其是春节,张贴春联喜对子时候,都要打一锅浆糊。如今,童年的浆糊,与儿时的灶台,早已随⻘春远去。幸好我与笔墨为伍,常常在姐夫传统手工书画装裱中,嗅到浸润在浆糊里的笔墨芬芳。

姐夫是缝纫行当出身,十年前,姐夫赴⻬鲁大地山东学习书画装裱,从“打工人”到“匠人”,从苏北到江南,带着手艺立足、扎根在书画装裱行当。浆糊里的时光,对于一个装裱师而言,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手工装裱,谋生之外,对中国传统书画是非常重要的,简言之,对书画艺术作品是一种天然的装饰与保护,而且保护的功能远大于装饰。

无论冬夏,姐夫带领工人从熬浆糊,到托裱,再到最后装框,看似简单几步,却倾注着手艺人的心智,闪烁着手艺人的光芒,彰显出装裱师傅的耐力和技巧、细心和用心。当然,根据形式的不同,装裱工序繁简不一。“机器化量产”装裱时代早已来临,但姐夫的这份坚持,更是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就像我们对于浆糊里那份时光岁月的眷恋一样。


二丨笔墨里的荷香
儿时曾光着屁股,一个猛子扎进老家那块荷塘,每逢夏日,荷⻛袭来,伴着甜蜜的⻘涩的味道,那是少年如⻛的无忧年华。从故乡到异乡,求学,工作,笔耕砚田,一直钟情“荷”⻛细雨,于是取斋号“荷香居”,小女亦以“荷”入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老师为我题写斋号“荷香居”。在我日常创作中,荷香居早已浸润在我的笔墨之中,成为我的个人标签之一。

我在高校从事书法教学,姐夫从事书画装裱。有感于著名山水画家熊岱平老师将斋号“苍润斋”, 赠予其大哥熊继平先生,注册商标,成立文化机构,从事文化艺术交流。多年前,我亦将孙晓云主席题写的“荷香居”转赠姐夫注册文化传播公司,从事书画装裱、展览服务等文化活动。我们一同坚守在传统文化阵地,在坚守创新中,姐夫也在不断扩大店面规模,广泛传播“荷香居”品牌文化。
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某种意义上讲,手艺其实更是我们立足,或者说养家糊口的手段方式而已。手艺,其实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也是当今我们常说的匠心。传承手艺,就是让我们的传统 文化顺着根脉不断延绵、传承,发扬我们的⺠族精神。如今,在姐夫带领下的“荷香居”,靠着娴熟的手工装裱技艺,得到越来越多书画艺术大家及省市专业展览场馆的认可。
秋去冬来,疫情未散。⻘灯⻩卷,笔墨为伴。对于传统文化,坚守与传承之外,让劳动更有自信,让他们的手艺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尊重,这或许就是我在字里行间,发自内心的期冀:祝福,致敬!每一位靠手艺谋生的匠人们!
庚子立冬后一日
魏晋 记于荷香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画千年不腐的秘密03
裱画为何提倡要用浆糊?
【剪纸】十二生肖剪纸
悟空问答
怎样才是最好的书画装裱技术
最全面的字画托裱知识 干货 视频展示|哈墨作品51期 王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