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来的他们//凿壁借光的匡衡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已烂熟于心,成了一代又一代师长们教导学生和孩子信口拈来的良句,自古以来,众多年少刻苦读书的榜样,后以成语典故流芳百世,激励后人,有“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闻鸡起舞”,“韦编三绝”等等不胜枚举。

       但是,对于这些典故的内容,基本都是虎头蛇尾的介绍,不能完整地诠释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又怎能打心里佩服呢?仅刻苦读书这一个行为是很难具象地对后世起到榜样的作用,也很难让人真正去了解一个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榜样的力量,也是鞭策的力量。《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更是同样的道理,需要对榜样和贤能之人有完整的了解,更能自省其身,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人云亦云,不求甚解。

       凿壁借光就是这次的主题,这个典故可谓妇孺皆知,就是说在山东有个刻苦学习的孩子,叫匡衡,他嗜书如命,家贫买不起烛火照亮,凿壁借光也要读书,排除万难,也要读书。其实这个典故主要目的是激励少年刻苦读书,但仅以凿壁借光来激励读书,却少了一些硬核说服力,很难有预期效果,其实重点在为什么凿壁借光也要读书,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他读的什么书,为什么而读书,后来他有什么样的成就,真的是榜样中的担当吗?

=匡衡故里考=

        匡衡,东海郡承县人(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经学家,政治家,虽在文献中这样记载,但匡衡故里(其出生地)的具体地点仍存有争议,目前有几种说法,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境内。也有其他说法,匡衡的祖籍是东海郡承县,匡衡一代迁至山东邹城,遂又把山东邹城匡庄村视作匡衡故里,也有江苏连云港巨平村说。

       枣庄的峄城存有书院山、匡衡祠和匡衡墓,虽然匡衡的出生地没有精确定论,但根据文献和历史遗留,最有可能是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现在只考据到了匡衡墓,至于他的故乡,出生地,很难找到确切文献记载,提到的这几个地方,也许都是匡衡曾经因学习或搬家迁徙居住过的地方。

       匡衡墓,位于山东枣庄峄城西南14华里。墓封土堆高约4米,直径35米,墓区绿树围绕。现仅存墓碑和铭文“汉丞相乐安侯匡衡之墓”。自汉唐代以来,各朝代不乏名士来此祭拜,并留下诗文纪念。

=凿壁借光记载=

       最初,族中亲戚教匡衡认字(无文献记载,只是传说),引燃他浓厚的学习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西京杂记》(东晋·葛洪)记载了关于匡衡的民间传说事迹,主要是少时读书的事迹,以“凿壁借光”故事而闻名,还有,说《诗》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耐人寻味,能使人眉头舒展,开怀大笑;《汉书·匡张孔马传》中匡衡传记载了其仕途正史。另外《史记》,《后汉书》也有记载匡衡的文献资料。

       对于匡衡年少勤学和经书研究,《西京杂记》是这样描述的,“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大意是,匡衡,字稚圭,小名匡鼎(无正史文献记载,仅出现在《西京杂记》中),学习勤奋刻苦,家境贫困买不起烛火,无奈中发现一束墙外之光,并以佣工换取借书机会为报酬,而博览群书,研读《诗经》,即为“凿壁借光”的励志故事,功不可没的乡绅富人文不识更是可贵,崇尚儒学,为富且仁,向匡衡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仅是匡衡的发展历程的出发点,后面的路程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匡衡拜师后苍博士=

       匡衡拜师博士者后苍,学习《齐诗》。“博士”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时局动荡,官学下移,'仕'的名目繁多,“博士”即为其中之一,最初并非官职,是指知识广博的人,又称“通士”、“达士”(最早记载《史记·循吏列传》)。据文献记载,“博士”作为官职始于战国末期(六国末期),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通晓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当时的博士主要指杂学(诸子百家)博士,而经学(《诗经》研究)博士始于汉文帝时期。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遂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置五经博士。

       提及匡衡的老师,要先从《诗经》谈起,先秦时期,研究《诗经》的三家诗已经形成体系,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另外还有一个支脉《毛诗》。三家诗虽然有地域之分,但各有侧重和特色,各有创始人和传承谱系。《齐诗》的创始人是辕固(景帝期间立为博士),后传其得意弟子夏侯始昌(昌邑太傅),再传弟子即为匡衡的老师后苍(博士、少府),后苍老师广收弟子,其弟子仕途高位者众多,比如汉元帝登基前为皇太子时,萧望之是太子少傅,言官重臣。还有弟子翼奉、匡衡等,将《齐诗》发扬光大,各成一派。

=匡衡射策入仕=

       汉代入仕实行察举制(而非科举制),是汉武帝以来最为主要的纳士制度,这也给平民架起了一座通往仕途的桥梁。考察的主要方式是从博士弟子或官吏中推荐,然后再经过课试选拔,也就是史书中提到的射策(射策主要针对博士弟子们,抽签抽取题目),书面“对策”(类似笔试)。考察合格者设甲乙丙三等,甲科为郎中,乙科为太子舍人,丙科补文学掌故。匡衡作为后苍博士弟子,显然具备了仕途之路的敲门砖,顺理成章通过推荐并参加射策考试,他当时考试成绩如何呢?

      《汉书·匡衡传》和《史记·张丞相列传》都记载了匡衡的考试情况,虽有细微不同,但大意一致。《史记·张丞相列传》说:“丞相匡衡者,东海人也。好读书,从博士受《诗》。家贫,衡佣作以给食饮,才下,数射策不中,至九,乃中丙科。其经以不中科故明习。补平原文学卒史”。《汉书·匡衡传》说:“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 

       史书记载,匡衡曾九次参加考试,前八次悲惨落榜,第九次考得也不太理想,得丙科。关键问题在于他对策的答案总是答非所问,严重跑题。最后勉强考得太常掌故,汉宣宗也没太看得上,又因是儒学弟子,没打算重用,给分配到离京城较远的平原(可能是今天的山东德州)做文学卒史(抄抄写写的县官小助理)。

       匡衡也是因祸得福,多次考试不中,就要反复学习笔耕不辍,周而复始,反而把诗经研究的烂熟于心,富有自己的观点。使得很多崇尚儒学的官吏、学者纷纷向皇上谏言,匡衡对经学很有研究,不可把他派到离京城太远的地方,这不利于诗经的交流讨论(这是粉丝的力量呀)。于是,宣帝派萧望之和梁丘贺前去考察匡衡,针对经学进行问答,匡衡对诗深美,回答思路清晰,切中要害。萧望之在给宣帝的汇报中这样写道:匡衡经学精习,说有师道,可观览。遂遣回京。因宣帝虽重视儒学,但不太重用儒生,给了个博士的位置,做太子少傅,给小时候的元帝做经学老师。

       公元前48年宣帝驾崩,元帝即位(刘奭),元帝从小接受儒家思想,崇尚儒学,注重实施武帝时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仁政,以德治国,元帝独爱《诗经》,重用儒生。匡衡作为元帝最敬佩的儒学老师,很快升任为光禄勋,让他身居皇宫之中担任老师,教授皇帝的侍臣,皇帝也坐在他的身边听讲,非常喜欢他的讲解,匡衡的仕途也因此步步高升。

=位至丞相=

       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终学有所成,成为经学大师,匡衡先为郎中,迁博士,再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又为光禄勋。当时御史大夫郑弘因为犯法被免官,匡衡继任为御史大夫,一年多后,因丞相韦玄成重病休假而为代丞相,一年后,韦玄成病逝,匡衡正式升为丞相。正如史书记载:  “御史大夫郑弘坐事免,而匡君为御史大夫。岁馀,韦丞相死,匡君代为丞相,封安乐侯。以十年之闲,不出长安城门而至丞相,岂非遇时而命也哉!

       又因匡衡对《诗经》研究透彻,朝堂之上,引经据典句句到位,上疏奏议独树一帜,使经学与治国融合到极致。《汉书》中记载有15篇相关奏议,这也是匡衡唯一留存下来的作品。匡衡的上疏奏议匡衡均被元帝采纳,为时政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光速提拔,位居丞相,加封乐安侯,食邑600户。

=贬黜出局=

       他当时的封地应为31万亩,以闽陌为界,但因丈量有误,错把平陵当作闽陌,多圈出4万亩。当属下向他禀报此事时,他没有归还而是将计就计,多收取4万亩的土地赋税归为己有。毕竟匡衡高为丞相,即使有人知道此事,也不会再次提醒。

     《汉书·匡衡传》中,也简单记载了匡衡的后代,匡衡有两个儿子匡昌(越寄校尉)秉性顽劣,酒后杀人,给匡衡丞相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再加上,在处理甘延寿和陈汤二人在边疆攻打匈奴,情急之下“假借圣旨”发动军队,击败匈奴一事中,大宦官中书令石显抓住二人“假传圣旨”之事,避重就轻,丝毫不谈二人击败匈奴的功绩,并且极力阻止元帝给甘、陈二人嘉奖,匡衡畏惧石显,作为言官,不仅不敢直言直谏,还暗地协助石显冤枉了当时的战场功臣。

       虽然,在石显失势时,匡衡站出来上奏弹劾石显,但后来也成为因失职被弹劾的罪状。再加上“多占土地”东窗事发,位居丞相七年之久的匡衡数罪相加,惹怒在位的汉成帝,被削掉爵位贬为庶民,念在多年儒学治国、献言献策的贡献上,免去一死。汉元帝建昭三年至汉成帝建始三年的七年丞相生涯就此匆忙划上了句号。匡衡回到故乡,一年之后,病逝。这就是匡衡历经宣帝、元帝、成帝三朝传奇色彩的一生,也着实发人深省,有励志的成分,更有引以为戒的警示。

       匡衡还有一个儿子,叫匡咸,他承袭儒家经学,研究深透,位列九卿。另也有传说匡衡的后人中,博士者众多,这估计也是潜移默化、勤学刻苦的良好家风传承吧。

===============参考文献===============

1、班固. 《汉书》.

2、葛洪.《西京杂记》.

3、司马迁.《史记》,褚少孙.《史记》补记.

4、李鑫. 汉魏时期齐鲁《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马燕然. 汉儒相匡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6、郗文倩.射覆、射侯和射策[J].古典文学知识,2017(01):147-151.

7、陈芳.史传与小说的关系研究——以《西京杂记》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6,38(03):13-18.

8、丁启阵.“匡说诗,解人颐”献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2):16-20.

9、李辉. 汉代察举制度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公—匡衡
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
“凿壁偷光”主人公,由一个穷小子跃升为丞相,晚年因贪婪被罢官
除了凿壁偷光,还有哪些事让匡衡青史留名、泽被后世?
凿壁偷光的少年, 长大后怎样了?
中华精彩的百家姓对联(353)匡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