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恐龙灭绝真相
探究恐龙灭绝真相
投稿时间:2011-08-09 11:25:39      投稿人:建一

于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不下几十种,其中小行星撞击地球解释恐龙灭绝的假说倍受各方关注。但是,这种假说许多疑点。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 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      、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 ,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我们知道,在地球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的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是在白垩纪末期,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正相吻合。

白垩纪末期大爆发的能量,远非我们现今的火山爆发所能比拟,从大面积火成岩凝固的德干高原到辽阔大洋盆的出现,其熔岩喷发猛烈程度可想而知了,在大爆发后地壳膨胀分裂形成了现在的大陆和大陆架,绝大部分动植物被喷发的熔岩和火山灰所掩埋,从发现的恐龙化石判断,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恐龙和其它动植物的遗骸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巨厚岩层中,经历了漫长时期,变成了现在的石油和煤炭矿藏。

地球大爆发后,造成地球温度骤降,那些身躯硕大的只能在气温暖湿、植被丰富的优越环境下生活的特化动物恐龙们,一旦它们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即使侥幸躲过这场劫难存活下来,身体器官系统也已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相对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存,结果多数未能跨过新生代的门槛。当那些大型的恐龙由于气温过低和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后,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体形较小的恐龙,因在生存方面具备的便于隐藏以躲避外界环境变化,食量小,耐肌饿等优势,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爬行动物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变温的冷血动物演变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逐步占领了地球生物圈的广阔空间。由于哺乳类与爬行类的渊源关系,在它们身上仍可以看到恐龙的影子,如犀牛与角龙、鸭嘴兽与鸭嘴龙……否则,长颈鹿、大象从哪里来的?

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恐龙灭绝等一系列物种灭绝是源于一种相同的驱动因素,地球上大部分泛布玄武岩的地层形成时间与历次生物大灭绝时间大体一致,生物灭绝从没有停止过,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迄今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像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生物灭绝是由于小行星撞击等来自外太空的影响引起,但是,地球构造曾经频繁变动(至今仍在继续)的事实表明,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白垩纪末期的地球大爆发。不断发生的周期性地壳构造变动(大爆发)引起的环境“灾变”,在生命进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周期性天体爆发是所有行星(包括地球)在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地球上的土壤只有半米厚?
小行星撞击与生物大灭绝
恐龙毁灭时有多惨?2公里的岩层告诉你,它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石锤了!这位顶流消失的原因……
地球骤变的威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