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掉牙的故事( 37 )

老掉牙的故事( 37

“副本”享大名

胡适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开文学革命之先河,为他赢得了一世盛名。其实,这篇当时轰动的文章竟源于一件微末小事。胡适当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为一名庚子赔款生,他每月都要从华盛顿的中国公使馆领取一笔生活津贴。负责邮寄津贴支票的公使馆秘书是一位性情严肃的中国基督徒,每次他都在信封内塞进一些简短的道德宣传单和激励人上进的箴言。例如“不满25岁不娶妻”、“多种树——种树有益”之类。有一次,胡适收到的宣传是劝说人支持用拉丁文字体做民众教育手段。在寄出一篇言辞激烈的反驳信后,胡适又认识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由此想到中国语文言与白话之分的现状。胡适由此写出这篇文章,他一稿两投,一篇发表在他自己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上,副本寄回国内的《新青年》,谁知先期发出的原稿竟无人理睬,而后来发表的副本竟一纸风行,全国哄传,从此胡适便文星高照,独占鳌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适与周汝昌的红楼梦趣事 反映出二人的人品修养
徐志摩身后一个上未解开的谜
老掉牙的故事
重庆啤酒:讲故事及其他
@2017.年最缺德的人出现了,大家往死里传,传死他!
《康桥日记》风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