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促进项目
从提高安全意识入手 从基层抓起 筑牢安全工作基础(节选)
http://www.cosha.org.cn 2008-01-15 15:07:59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网

  近年来,槐荫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立足维护社会安全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有效干预、整体推进,持续开展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接受国际安全社区先进理念,到立足国情、区情,创新安全工作思路的理论提升的过程;走出了一条由青年公园街道一枝独秀,到全区整体创建安全社区的特色之路;形成了从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入手,从社区、企业抓起,筑牢全区安全工作基础的“槐荫模式”。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夯实了基层和基础的安全工作,安全形势日趋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整体推动。槐荫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全省爱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区安监局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先进单位。在去年7.18济南特大暴雨袭击中,槐荫区遭受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市内五区最少,充分检验了安全社区持续创建的实际效果,得益于防御自然灾害安全知识在广大群众中的普及,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措施的到位。

  一、安全需求的理性思考

  (一)理念上的互通互融。国际“安全社区”倡导“人人都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权利”的创建理念,与我们“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的安全工作理念,在本质上互通互融。创建“安全社区”,要求更加注重人们的安全需求,通过广泛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持续地防范和干预,不断提高群众预防及应对各类突发事故和意外伤害的能力,从而切实保障群众的安全权益。这实际上是抓住了安全工作的根本,是对我们推进安全工作的思路创新。

  (二)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略)

  (三)注重过程和实效,能够保障安全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安全社区“持续干预、不断推进”的创建机制,不设定固定的标准,更加关注安全意识的长期传播、安全素质的长期培养和安全文化氛围的长期营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对传统的阶段性、运动型开展工作的方式,是从理念和机制上的根本突破,并促使我们摒弃争一个名、创一个牌的政绩观,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有效地开展下去。

  (四)直接面对群众,能够打牢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居乐业安为本。安全是康乐生活的前提,也是群众的第一需要。“安全社区”的创建,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机结合,直接面对和服务于广大群众,通民心顺民意。这是推进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根本途径。

  二、从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入手

  (一)普及安全教育。近年来,我们建立完善了区、办镇、村居、企业四级安全教育培训网络,群众安全教育培训呈现经常化、多样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全区设立安全培训站点641个,2006年以来共培训职工及农民工10万人次、中小学生3.6万人次。大力开展了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进农村的“五进”活动。先后组织实施了“阳光﹒惠民安全教育培训工程”和“四百工程”;建设安全文化宣传街16条,建立永久性安全宣传栏4000余块,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文艺活动127场次;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知识手册12万余份和安全教育光盘2800余张,在社区、企业、校园及农村放映安全教育宣传片400多场。通过这些形式,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和安全素质。

  各社区广泛开展了家庭防跌伤教育、心理咨询、家庭急救知识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老年人疾病防治和家庭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等系列活动,发起了“安全用电、用水、用气宣传活动”、“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宣传活动”、“消防技能培训演练活动”、“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等活动,设置安全文化宣传橱窗,举办安全生产网络课堂,创办安全生产宣传周报、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文艺汇演,全区的安全社区建设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安排。

  辖区企业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工评比、安全生产创百日、安全事故集中分析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广大职工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形成了“社区是我家,企业安全就是我安全”的共识。

  (二)坚持预防为主。各部门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依托“安全社区”创建平台,深入基层广泛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卫生部门开展了社区初级救护培训;消防部门开展了“消防进社区”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家庭往往将蜂窝煤炉与煤气罐混防,对燃具的摆放和安全、消防器材的使用等知识进行了教授;交警部门在各社区广泛开展了“一居一警”、“一校一警”活动,加强了交通协管队伍,设置交通警示标志300余块;安监部门着力构筑区、办镇、村居、企业四位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防范体系,实施了“四百工程”,在社区放映了一百场安全教育片,在企业播放了一百场安全警示片,在校园播放了一百场校园安全片,在农村放映了一百场安全宣传片;计生部门到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预防艾滋病换水游戏;教育部门将安全教育纳入了中小学的教育大纲,开展了“安全防护、救助培训年”活动,建立了监视监测系统,创办了小交警学校,组织学生熟悉交通标识牌,学打交通手势语,从小树立安全观念。

  (三)实施安全行为干预。我们通过完善安全设施、加强执法监察等手段强制群众采取安全行为,在持续的干预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在安全设施建设方面,我们结合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在主要交通干道实行了人车分离,最大限度地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在必要路段设置减速隔离带50余块,在事故易发路口增设了交通信号灯。在残疾人居住比较密集的社区,推行了“公益设施无障碍、交流沟通无隔阂、帮扶救助无缺位、康复培训无间断、文化娱乐无局限、居住环境无歧视”的“六无”助残社区建设。在各社区设置了“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品投放箱”和“自动售套机”640余套。针对群众不同季节的安全需求,在每年的夏季开展“安全度夏”行动,在冬季开展“暖冬”行动,帮助群众维修房屋、检修电路、正确使用各种灶具、安全用电、用气,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三、从社区和企业抓起

  在推进“安全社区”创建中,我们针对如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如何健全不同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搞一刀切,持续实施了多层次、多类别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促进项目。

  (一)营造社区安全环境。(略)

  (二)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振兴街社区精心打造“亲情社区”,建设“亲情广场”,开展“梅兰邻里”活动,创办了针对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青苹果聊吧。道德街社区打出了“温馨社区”的品牌,在全省率先注册了“温馨社区”商标。中大槐树社区创新性提出“三元化”社区管理模式,依托社区民情议事会,全力打造“和谐社区”。营市街社区大力宣传安全科普知识,建立科普知识长廊,开展了科普知识进楼院活动。

  (三)打牢企业安全工作基础。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与社区在安全工作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在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可以资源共享,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社区创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我们在推进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坚持社区与企业同部署、同调度、同监管。一是着力提升员工的安全基本素质,普遍开展了阳光惠民安全教育培训工程,加大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有效地提升了企业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二是各企业加大了安全保障的投入,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从我做起、节能减排保护家园及各类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安全干预等活动,将员工的安全生产与工资奖金挂钩,有力、有效地规范了员工的安全生产经营的操作。三是加强对企业的经常性安全监管,为企业提供多方位和多角度的安全帮助。

  四、坚持持续推进,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畅销机制

  (一)完善了组织领导体系。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目标绩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区维护社会稳定的“五大机制”之一。区成立了由37个党政部门、群众团体、协管单位和14个办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社区推进工作协调委员会”,组建了安全文化传播、社会稳定、卫生健康安全、消防安全、居家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道路安全等8个安全社区推进组和考核监督组、专家指导组,健全了技术保障、监督执法、专业安全和志愿者4支队伍,建立完善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组织体系。引导建立了各类协会组织,强化了行业安全自律机制;制定了有组织机构、有预防计划、有预防项目、有伤害记录、有评价方法、有稳定财政支撑的“六有”目标,对全区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给与了整体的规划指导。安全社区整体创建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定期到社区、校园、企业督促检查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通过每月的“民情日”主题活动、阶段性重点工作调度和经常性检查督导,对全区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和调度,时刻绷紧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弦,促使各级、各部门切实把各项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强化监控和定期开展基线调查。有效整合了安监、消防、交警、建委、城管执法等职能部门的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将公安监管监控网络、消防安全报警网络和卫生监管监控信息网络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安全信息指挥中心,实时监控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强制责任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区安全社区推进工作协调委员会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道路交通、建筑行业等安全生产领域,制定了59条标准,每半年对各办镇安全社区创建情况进行一次基础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目标和计划,确保了每项安全促进项目的持续推进。全区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创建工作的基线调查,完成了社区生态环境、居住条件、人口状况、安全知识认知等10大项126个小项的摸底调查,采集各类数据30余万个,建立了600余万字的安全档案资料,实现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动态定位。

  据统计,与2005年相比,辖区居民群众懂得安全用电、用天然气的比率分别由33.6%、38.7%上升到91.5%、81.2%;对消防知识的知晓率由44%上升到83.5%;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应急避险知识的知晓率由29.9%上升到了80.1%。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重视程度由38.4%上升到了85.3%,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练掌握程度由32.1%上升到了70.5%;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基本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由48.9%上升到了68.7%,对本岗位安全知识的知晓率由53.4%上升到了84.9%。

  (三)推行了痕迹工作法。各部门、办镇坚持记《创建工作日志》理顺事故与伤害信息的收集渠道,建立了各类事故与伤害情况档案。每个分项工作都有工作计划、落实和评价,进行阶段性检查督导和总结参照,保证了创建工作的连续性。这些机制和措施的落实,使全区的安全工作形势日趋稳定,已连续3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重点工商贸企业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火灾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处于全省最低水平;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食品安全连续3年保持零事故记录;建筑工地事故逐年呈两位数下降。

  槐荫区在整体创建安全社区、持续推进安全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有益探索,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续坚持“政府引导、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多元参与,社区干预、特色带动,动态定位、长效运作”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中共济南市槐荫区委书记 朱玉臣)
关键词:安全促进项目  
责任编辑:陈宇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全区安全社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广西:创建百家放心农贸市场,推动智慧管理
在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企业安全表态发言稿范文3篇
让机关在“三型”创建中焕发生机
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打造高颜值城市风貌,光明区有这八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