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国两教”才是巴以冲突的出路

  作者:夏河年

  巴以冲突看起来是相互缺乏信任和冤冤相报,其实这只是浮在上面的一层泡沫,比如始于12月27日的狂轰滥炸,表象是哈马斯不肯续签停火协议,下属武装派别时不时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但这不是真相。加沙发射火箭弹明显是表明一种态度,并

没有造成伤亡,而以军100多架战机短时间内密集投射了100多吨炸弹,袭击了100多个安全目标,这种大规模的行动没有1年的准备是办不到的,几分钟内炸死3百多人炸伤1千多人,用“报复”显然解释不通。以色列此时血洗加沙与美国和以色列国内的选举有关。奥巴马即将就任美国总统,以色列摸不准新任总统的脉搏,决定赶在奥巴马上台之前动手意图摧毁哈马斯的战斗力。以色列2月份就要举行议会选举,12月25日公布的民调表明,如果现在举行选举投票,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党派将以较大优势击败以前进党为首的左翼政党。为挽救选情,相对温和的前进党主席、外交部长利夫尼决心对加沙大动干戈。利库德集团对此乐观其成,军事打击成功了,证明利库德集团一贯的强硬方针是正确的,如果失败,则说明左翼无能。

  冤冤相报是最上面一层,悬浮于泡沫下面的是美以的国内选举,但最本质的还是沉淀于锅底的因素——国际社会。巴以各自的后援会,表面上高喊“巴以和平”,内心却都在盘算着各自的利益,对立双方盘算的结果却异乎寻常地一致:惟有巴以持久冲突自己才能躲在后台,巴以在前台冲锋陷阵,后援会出钱出嘴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额是每年30亿美元,其中18亿是军事援助,12亿是民事援助,这笔钱对一个700万人口的小国无疑是非常可观的,巴勒斯坦全年的进出口总和也就是这个数字,但这只是直接援助款,间接的远不止这个数,比如美国每年还要为以色列提供100亿美元的贷款,还要为他国支持美国的偏袒政策支付“感谢费”以及为偏袒政策的损失买单,概括起来,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总额超过了1.6万亿美元。有人说这是美国犹太人游说的结果,其实不然,游说只是部分因素,本质上是美国的霸权战略需要在中东打入以色列这个楔子,犹太人的游说能力再强也强不过美国的国家利益。

  被以色列严密封锁的巴勒斯坦也是靠外援才能生存的。家园被占后,巴勒斯坦约一半人分散在周边国家。宗教、文化、道义以及人口组成、地缘政治等因素,使巴勒斯坦有了并不强大但范围广泛的外援,巴方用弱、广、近、义的外援抗衡着以方的强、窄、远的外援,后者占上风但不可能完胜,反抗占领的斗争艰难而绵绵不绝。

  没有“国际社会”的外援,要么巴以冲突根本就不存在,要么早就结束了。“国际社会”需要“巴以冲突”这个前台,出钱比出人好,在别国打比在自家打好,当事双方也乐于得到后援会资助,宗教的激情让死结更加紧凑,一张张调停书,一条条路线图,不是当场撕毁就是半途而废。以色列要求先给和平后还土地,巴勒斯坦要求先还土地才承诺和平,国际社会的调停实际上是双方外援的拔河比赛,表面上是这个死结越拉越小,实际上是越拉越紧。

  巴以双方要解开“土地换和平”与“和平换土地”这两根绳子打出的死结,一定要拿出勇气放弃外援,主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小额捐助可能纯粹是出于道义,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大额援助一定是“利”字当先“义”跟班,或者干脆只是一块遮羞布,要不然何以世界大战都会了结,小块土地上的武装冲突持续半个多世纪而没有结果。

  结束巴以冲突的各种方法都试过,都不管用,现在是双方政治家拿出勇气考虑“一国两教”的时候了。巴以和平的主要症结可以而且只能用“一国两教”打开,其他办法都是临时性的。

  1947年11月联合国第181号决议要求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家反对从巴勒斯坦地区划出一块地供犹太人建国。这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33个国家将张三的财产划给李四似乎不太说得过去;迫害犹太人的是欧洲人不是阿拉伯人怎么轮到阿拉伯提供建国土地;巴勒斯坦人比犹太人早700年定居在这个地区,公元前1世纪将犹太人驱逐至世界各地的是罗马帝国的军队而不是阿拉伯人。由此可见,巴勒斯坦人在这里建国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要说犹太人不能回到这里建国,理由很多但并不充分。既如此,不如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巴以都声称耶路撒冷是自己的首都,都将这个城市当作己方的宗教圣地,看来要谁放弃这个城市是不现实的,既如此,何不共同拥有?那么多宗教共享一个地球,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怎么就不可以共享一个城市?

  水资源问题。以色列主要通过这几种方式解决水源问题:发展节水技术、武力掠夺水源、将巴勒斯坦地下水商品化后高价卖给巴勒斯坦人。不难看出,这些方法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即便没有土地问题,阿以早晚会为了水资源爆发战争,什么力量也压制不住。巴以组成联邦国家后,以色列的水资源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通过林业技术改造局部气候,那里历史上曾经是森林茂盛的地区,但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森林固水的办法对改造局部气候意义不大,在国土面积翻倍后,森林覆盖有助于局部气候的改良。第二,叙利亚虽然缺水,但对戈兰高地的水资源却没有多大兴趣,太巴列湖低于海平面210米,抽水费用昂贵,一旦巴以成为一个国家,阿以关系缓解了,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后,继续从那里取水没有什么不可以,约旦河的水资源与此有类似之处。

  从长远看,巴以组成联邦国家的必要性也是明显的。以色列的靠山虽然强大,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国家能永远强大而不中断,问题最终还得靠自己解决。以色列国防军可以彻底摧毁哈马斯的指挥机构,但不可能消灭150万加沙人,那些房屋被毁老婆孩子被炸死的巴勒斯坦人还会陆续加入卡桑旅。阿拉伯国家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早晚会变得强大。以色列输不起一场战争,但以色列不可能永远不吃败仗。以色列人通过外援和自身努力建成了地区强国,全球化功不可没,没有这一点再怎么努力也枉然,但这个因素不是小小的以色列国能够主导的,就算全球化是大趋势,也不能排除中途暂时倒退。

  “一国两教”的主要障碍在于冲突双方的仇恨太深以及背后势力的自私自利。后一个问题,还得靠“国际社会”言行一致,实实在在促进中东和平,放过灾难深重的巴勒斯坦人,不要将以色列人民推向灾难深渊。巴以双方能仇恨100年还能仇恨1000年?既然早晚得化解,不如趁早,双方政治家应该拿出勇气和魄力,巴以不妨先将各自的烈士供奉起来,再用实际行动淡化仇恨,握握手共同走向未来。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可能还有一个民族人口的构成问题,他们非常担心犹太人口的增长赶不上巴勒斯坦人口的增长,害怕“南非化”。但你仔细想想,生育率除了与人种有关,更与贫穷有关,贫穷是生育的强力催化剂,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是一种恶性循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后,你不能指望用战争减少一个民族的人口。一国两教,共享安全与繁荣,反而能够降低拉大人口差距的速度。

  一国两教是必然,其他一概是枉然。国际社会良心发现了吗?巴以诞生了具备如此魄力的领袖吗?非常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没有国,没有家,也没有归宿
以色列做了什么,让它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没有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复国,巴勒斯坦早就不复存在了,野蛮的人是不懂得感恩的!#巴以冲突#以色列#美国
这次的巴以冲突,真正的犹太人居然支持巴勒斯坦!#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来龙去脉
闲谈丨从三国的角度解读巴以冲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