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赵洪钧 脉诊
问:寒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沉、迟、紧和微细脉。
但须注意,它们不仅仅提示寒证,只是当望闻问提示寒证时,再有此类脉象则更支持寒证。
问:热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数和洪大脉。
但须注意,它们不仅仅提示热证,只是当望闻问提示热证时,再有此类脉象则更支持热证。
问:虚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微、细(甚则无脉)、大、短、芤、数、虚、结、代、沉、涩、虚、涩、短、弦、芤、弱、濡、动、促、疾等。
按:今《中医诊断学》教材28脉为:浮、沉、迟、数、洪(大附)、细、微、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紧、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其中21脉主虚。
注意!脉象对虚证的诊断意义最大。以上除沉、数、大不一定主虚外,其他都肯定主虚。至于见脉象散乱无根或雀啄、虾游等,则已经临危,属于大虚更无疑问。
问:实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洪、大、紧、长、实脉。
但需注意,中医关于实证的概念多歧。有形的实证如结粪、腹水、肿物、死血等,不以脉象为诊断依据。如腹水本质上大多属虚,即所谓邪盛正夺。热病大承气证的结粪,多数也已经有正夺。无形的实证,主要指外感病正邪斗争呈激烈状态。这时一般还伴有高热等。
脉诊真诠(8)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选刊(九十)
问:可否介绍您以为前人论脉最有助于后人者?
答:据我所知,近代名医杨则民论“脉与诊疗之关系”最值得一读,摘引如下:
脉与诊疗之关系,殆有四端:
一曰知病机:疾病千万,症候十百,若语其要则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而已。辨此八字,可以论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药,医者欲知病机必须辨此。凡新陈代谢机能之亢进者为阳,衰减者为阴;神经兴奋者为阳,衰弱者为阴;体力壮实者为阳,不足者为阴;血行亢进者为阳,减退者为阴;病理机能积极者为阳,消极者为阴。其应之于脉,则浮、洪、革、动,脉压之高张者为阳;沉、微、牢、伏、脉压低落者为阴;脉管紧张而现弦、紧之脉者为阳;脉管弛缓而现弱软者为阴;脉搏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血行充盈而现滑、长、实脉者为阳;血行不足而现涩、短、虚脉者为阴。且症候变化不一,有阳证而现阴脉者,为转机将恶象;有阴证而现阳脉者,为预后良好征。此非以脉辨之不可也。复次,寒热者非仅以体温言之,亦非阴阳之代名(所谓寒属阴而热属阳也)。凡体温旺盛超过三十七度以上者为热,体温低落不及常温者为寒。病势在进行中而排出多量(吐、利、汗、尿、痰)或热甚而不能排出者为热。病势停顿而排出减少,或不能自止者为寒。全身或局部充血者为热,反之贫血者为寒。然有症状虽热脉反阴者,症状似寒而脉反阳者,尤非辨之以脉不可也。阴阳寒热如此,表里虚实亦然,皆赖脉以辨之。此脉诊之所以为知病机之要道也。
二曰定治法:治病之道,除病毒扶正气而已。病毒猖獗而现病理机转之亢进,前人称为实证。正气强盛则抵抗病毒而有余,每现症候发扬之状,前人称此为阳证。病毒与正气俱盛,邪正相杀,每现大热、大痛、大寒、大渴之象,前人称为实证。斯时应之于脉,必具洪、弦、滑、数之象。若病毒已杀则由病理机转为生理机转,脉必缓弱而迟。正气衰弱则抗病之力不足以言,而现弱症阴症。应之于脉搏则微软涩迟之脉乃见。若病毒方盛而正气已衰,或正气方张而病毒已除者,则阳证阴脉,阴证阳脉,交互错综不易分明矣。《伤寒论》太阳、厥阴二篇,于脉症相应与否之间甚详尽焉。古称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此也。然人症俱实,可用攻击疗法;人症俱虚,宜用强壮疗法;人虚症实除病宜先,症虚人实不治自愈。于施治进退之际,若非参以脉诊,何足以定治疗。张景岳曰:“治病之法无逾脉息。”知言哉!
三曰决预后:脉证以决预后最为明确。如中风、惊风等脑疾患,无论为角弓反张,为四肢瘫痪,为不语如尸,为腹满遗尿,为便尿阻滞等症,脉以缓、弱、迟者为顺。盖病发时,延髓之迷走神经兴奋而阻止各部分之动作。应之于脉,遂现缓、弱、迟象也。若迷走神经麻痹,不能制止脉神经之兴奋,则脉必现实、大、数象。夫脑病至于延髓麻痹,则脑病之深可知。故脑疾患之脉缓、弱、迟者吉,急、大、强者逆。急性慢性之热病,体温放散不已,最宜注意心脏之健全。故宜洪大而数。心脏未衰之象也。故脉诀曰:“伤寒热病喜脉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火热之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皆以心脏盛衰而决生死也。(上引见《医宗金鉴》)凡体内病毒充盛,急待排出者,脉以洪实为吉,如跌仆血瘀,淋沥便毒,癃闭尿毒,黄疸湿毒,肿胀水毒,内痈外痈未溃时之脓毒,以及积聚块毒,三消病毒,血瘀内凝等症,皆待排出其毒素者,脉如洪实则预后必良,以体力强壮能抵抗任攻击。若脉微细短涩则预后不良,病毒方张而人已虚故也。又凡体液损耗过多(亦即病的产物过多),则正气自虚,病势宜杀,宜现沉小缓弱之脉,因病理机转(亦即生理机转),由亢进而趋平常也。如大汗、大吐、大下(或久脓、新产亡血,其脉皆以沉小缓弱为吉,若脉现实大而强,此为病势尚在进行之征。夫在体液消耗过多之后,而病尤不绝进行,其生命尚能保持乎?故为逆也。又如“反胃呕吐,脉宜滑大”“上气喘咳,脉宜浮滑”,固脉滑为消化机能旺盛之征(古人以脉滑为胃气),而二病又为慢性经过,惟消化良好,斯能保持体力,有自然治愈之望故也。
四曰识病所:结脉代脉为心脏病之征,可无论已。而藉脉得以测知病之所在者,如脉浮为病在皮肤向外之征,脉沉脉实为病在脏腑向里之征,又如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肾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者也,亦依尺部。《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可实验而识之也。又人体右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右脉;左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左脉;此亦历验不爽者也。脉识病所,不过如是,而脏腑当六部非其伦也。(杨则民遗著,董汉良、陈天祥整理《潜厂医话》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版 30~33页)。
==================================================
问:目前高血压最常见,可否介绍此病的脉诊要点?
答:详细拙见请看旧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以下是要点。
单从西医理论知识出发,多数人会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应该洪大有力,至少应该有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只能说部分患者呈现有力的脉象而且多数不洪大。
据笔者的经验,典型高血压脉象表现为两个极端。
第一种极端表现是:脉象“洪大弦急”或“洪大弦硬”。
第二种极端表现是:脉象“沉细弦硬”或“沉细弦紧”,大体上相当于伏脉或牢脉。
有无中间状态的比较典型高血压脉象呢?自然有的。即弦硬或弦紧有力之脉,也有的不见弦象,更不见弦硬,而见滑而有力。
六脉平和,也可以血压高。
六脉皆无也可以血压高。
枪击脉(或称冲击脉)原是西医术语,传统中医脉象用语中,似乎没有和它完全或基本对应的。此种脉象大多也提示高血压,但主要是脉压差很大,且收缩压高而舒张压可以在正常范围,甚至偏低。常见于动脉硬化的高年人。多数患者很瘦。
总之,切脉可以断定患者有高血压,但不能排除高血压。
痔疮病案(1)
(2012-06-13 15:31:27)
标签: 痔疮
便秘
通便
健康
分类: 弟子来信
郝JZ  男34岁   2010年3月20日
去年中秋酒后胃肠不好,近来又痔疮见血,已诊断为混合痔,一般情况好。
陈皮15g、桂枝15g、白芍20g、当归10g、茵陈15g、三仙各10g、甘草5g
龙胆泻肝丸6g日2次    香砂养胃丸6g日2次    大黄苏打片3片日2次
3月25日  病大减,守方如上。
6月15日  旧病复发。守方如上
2012年5月17日郝JZ陪一患者来诊,说痔疮未再发作。
管理员按:静脉回流不畅是导致痔疮直接原因。血流不畅必然出现淤血,便秘将加重痔疮与肛裂。赵老师的治疗大法是活血、通便、清热。当归一药即有活血作用又有通便之功;陈皮15g、白芍20g以通便;茵陈15g和龙胆泻肝丸以清热泻火;桂枝三仙各10g、甘草5g有利于消化以助药力。中成药香砂养胃丸,大黄苏打片助消化促进胃肠蠕动以防止便秘。
2、外痔并肛裂
刘CG威县城内,男34岁,2012年5月17日郝JZ介绍一患者,患者职业司机,外痔并肛裂来诊,一般情况可。
当归20g、白芍30g、香附8g、陈皮15g、桂枝15g、甘草5g、生石膏15、连翘15g、丹皮15g、三仙各10g。7剂
5月25日
自觉症状好转,上方7剂。其中的石膏、连翘不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二十七)
神奇脉法:祖传九代老中医--梁秀清
每日一学 · 脉诊篇 18
中医切脉的思辨程序——教你如何切脉1
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姚氏脉诊—复合脉形成机理概率排序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