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诚则灵
 

  孔子讲:祭神如神在。这里讲的是至诚。

 古人讲:心诚则灵。

 中国文化充满了灵气,尽管中国人不断地向自己的文化发难,然而中国文化的魅力使人们剪不断,理还乱,尤其当今世界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无力自拔,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国文化。同胞们狐疑了,我们当真象俗语中讲的,乡下人不识碎瓷碗。

  我们本意要发展中国文化,可怜的是我们还不理解自己的文化,不理解中国文化的源泉。

 

 祭神如神在,形式上讲究的恭敬,本质上讲的是至诚。

 有神吗?

 深山里有的少数民族把大山当着神来恭敬,我们看到愚昧的同时也惊叹那里的生态环境保持得那么完美。

 神,一个是民俗里人格化的个体。

 神,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万物所具有的生命力。我们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深度,就会站在什么位置上理解神。

 信佛,在聪明人眼中是愚昧的行为,当然信佛者中不乏愚昧的人。释迦牟尼对佛作了说明:只要有水火土风四大物质的存在,就有佛性的存在。

  佛的真实含义:万物非万物,与我一体。佛是生命原本的状态。

 庄子讲:道在屎尿。

 西方的神学曾给西方社会带来短暂的黑暗,现在西方社会上帝还在,信耶酥的比信马列的多。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它具有双重性象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当我们超越了物质,世界就是精神的,然而物质迷惑了我们,那么世界就是唯物的。

 

 心诚则灵。

 我们失去了对万事万物的恭敬心,也就失去了对万事万物的真正理解与沟通。

 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尊重了别人,归根到底是尊重了自己。

 我们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近千年来,我们对大自然失去了恭敬心,我们失去了至诚, 失去了灵气,也就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理解。

 相由心生,由心生。世界今天的这个相,正是由于人类充满贪婪欲望的心所造成的。

 相由心转,境由心转,世界的改变,也会因人类恢复的理性而改变。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珍爱一切生命这才是人类真正的觉醒。

 这里我们应该更深层次地思考以人为本的理念。

 世界这个相的完美和谐在于我们的至诚之心,以人为本应该是以生命,一切生命这个本。

 我们更应该具有感恩的思想,感谢空气、土地、阳光、水,感谢各种食物,是你们给了我们生存的条件,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

 我们必须同时忏悔,为了我们无休止的欲望,我们污染了环境,甚至污染了食物。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加快走向人类的毁灭。现在的西方医学工作者解剖小白鼠前集体向小白鼠致敬,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不仅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存在距离,在人文精神上也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唯有抱着老祖宗的那点东西才能得到些安慰。

 至诚之心,是道心,是佛心,是清净心,是去除贪婪欲望之心。这样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命与生命的融洽,这应该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中国文化强调去人欲,存天理。我们往往不能理解,甚至愤怒了,像被夺去嘴边骨头的狗。正常的生理欲望与贪婪不能混为一谈。

 去人欲,存天理。是指出了生命之源泉,生命之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也就违背了自然法则。当我们的社会刚刚富裕起来各种富贵病应运而生,愈演愈烈,我们不是从人的根本上去思考,而是从商业利益出发,从所谓的科学角度来“战胜”富贵病。

 我们曾似乎战胜自然,战胜某些疾病,自然与疾病其实从来没有被真正战胜过,只不过换了个玩法。现在的状况不是自然的报复,自然从来没有像人类那样小心眼,现在的状况仍是自然,境由心生, 是人类自作自受的必然。

 

 我们懂得至诚吗?

 以前我们讲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现在不是这样的。

 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幌子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极端自私甚至残酷的,父母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去承担。孩子没有自己的人生,只是父母手中的工具,这是爱吗?畸形的爱!

 人的才能、天赋各不相同,因此才有丰富的人生世界,有各种花草的差异才有百花争艳的美景。

 然而现在的父母眼中却否认了这种差异,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剧。

 扭曲了母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可怕。

  在《黄帝内经》 中我们的祖先敬仰地提出了所知的上古真人、中古至人、贤人。

 上古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中古至人:浮德合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方之外。

 其次有圣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开世……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其次有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道从阴阳,分别四时。

 对照上古真人,我们只能是假人。

 真人、圣人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假人,挨打受骗。道家讲人是倮虫, 象是地球这个苹果上啃噬的毛毛虫。讲得刻薄了,细品来入木三分。

 这些标准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认识范畴。《黄帝内经》所哺育的中医学为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身体保驾护航。现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一个正在失落的文明”。

 是我们的科学进步了,还是文化落后了?姑且勿论。

 有一点,我们的祖先不会望文生意地说出不负责任的话。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人?

 中国古人讲述的“诚”字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全部,这种智慧的凝练源于何处呢?

 清代的道家,西派的鼻祖李涵虚对诚字作了精辟的论述:

 “诚乃至阴之象,在易为太极,在佛为如如……”

 “孔门之道,至诚如神,论至诚无息,皆静中大体大用。故以诚入静,静心不乱;以诚入定,定心不 移;以诚守中,中心不偏;以诚入杳冥,则通微无碍矣。”

 这里不难看出“诚”在这里并非常理认为的诚心诚意,那是悟后的诚。在佛家,一个悟字误了多少人,悟的什么?不思不虑的那个清清楚楚,知思知虑的那个清清楚楚。

 这个清清楚楚也是静中大体大用的那个静。

 至诚是静的极点,在这个极点上的体验,同是深沉的体验。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谈心诚则灵,以诚入杳冥则通微无碍。

 在佛家是无差别境界,不二法门!

 在老子: “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物质中的精微或物质中的神表达了它的全部信息。

 人的修养到了这个程度终于认识到万物的本来面貌。

 中国文化源于此。

 天地万物竟是一个诚字了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怎样学习中华文化的(7)——至诚如神
《道德经》第十一章 有无相对 任何物质都具有魔性和神性,是为悟
中医认识人体的方法与西医的方法,差别在哪里
“和文化”与“知行合一”论唯物与唯心之争
《太平经》神人真人圣人贤人自占可行是与非法
《素书》强者通达神明境界的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