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常常被忽略?他的神秘和秦可卿有一拼

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好像和读者擦肩而过,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一般的读者对他不会有印象,常常自然而然地把他忽略掉,这个人就是智通寺里的老僧人。他为什么这样忽然出现,然后又一闪而过地消失呢?他身上的神秘与玄机简直和秦可卿有一拼呢!

一.智通寺老僧的禅机

一日,贾雨村闲来无事,在一处茂林修竹中游逛,忽然就看见了一座庙宇,那庙宇颓废破败,门旁有一副破旧的对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不要小看这副破旧的对联,就像贾雨村所想的那样: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脂砚斋说,一部书之总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这副对联一语道破了宁国府和荣国府的败落之根本,可谓当头棒喝。贾府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赫赫扬扬之势,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想起来缩手?

谁还能保持一颗冷静的平常心?谁还能想起来这世上还有“乐极生悲”四个字?单单等到眼前无路的时候,才想起了回头,但可悲可叹的是已经回不去了。这所年久失修的破庙,就是贾府的一个谶语,一个贾府即将败落的征兆。

谁为智者,有谁能通?一叹!贾雨村觉得此庙不寻常,便进去看看,想必里面会有什么“大神”或者世外高人。

贾雨村却看见只有一个老态龙钟的僧人在那里熬粥。贾雨村问他两句话,这老僧又聋又昏聩,牙齿也掉落了,答非所问。

贾雨村不耐烦了,与其和这老僧在这破庙里墨迹,还不如找个乡野酒馆喝酒去呢!在此,书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脂批: 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就是说,贾雨村也只是一个俗人罢了,他是个肉眼凡胎,他的悟性和先知先觉只是优胜于王熙凤、林黛玉和贾宝玉,却不能参透这寺庙内所隐含的禅机。

“不耐烦”这三个字就说明贾雨村不是一个心静之人,与禅机无缘。他虽有才,还是落了俗人的套子里。

这庙里的老僧虽然是老态龙钟,但却是一个智者,一个通者。为什么所答非所问?一则是因为老僧断定贾雨村是世俗之人,与世俗之人讲禅机,无异于在对牛弹琴。二则是因为天机不可泄露。

二.秦可卿的谶语

智通寺出现莫名其妙的老僧,并且贾雨村和他交流困难,不知所云,为什么要插入这么一段看似无关轻重的情节呢?

这个老僧熬粥的画面绝对不是偶然,绝非某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这老僧的禅机和秦可卿托梦王熙凤大有关联。

有些读者朋友觉得这两个人风马牛不相及,怎么会扯上关系呢?但这就是曹公的笔法,善于伏笔,善于一击两鸣,善于烘云托月。毋庸讳言,老僧是红楼梦中顿悟之人,那么秦可卿则是顿悟之魂。秦可卿弥留之际托梦给王熙凤,她是怎么说的呢?她说: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

这句话里面的禅机和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僧对贾雨村说的话,贾雨村听不懂。秦可卿对王熙凤的忠告,王熙凤即使听懂了,也装作不懂。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僧和秦可卿是智通之人(魂),而贾雨村和王熙凤是俗世之人,所以,他们之间终究是无法沟通的,这是境界问题。

秦可卿对王熙凤说,(贾府)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秦可卿已经香消玉殒。王熙凤对于秦可卿的禅机似懂非懂。即便真的懂了她所说的都是贾家败亡的谶语,王熙凤凭一己之力又怎能扭转乾坤?

由此可见,智通寺里的老僧和凤姐梦中的秦可卿,都是幻笔,都是谶语,都是为贾府的败亡而敲响的警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单14字,难倒才高八斗的贾雨村,曾经成功、最终失败的人都不懂
曹雪芹在书中用一个老僧做伏笔,这才是《红楼梦》的大结局
《红楼梦》赏析204 智通寺及其对联
台湾作家蒋勋细说《红楼梦》:庄子的禅机
《一捧雪》中怎样伏贾家之败?贾雨村对号入座汤勤,甄家映射贾家
眼中红楼心中梦:“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说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