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什么是识蕴

9、什么是识蕴

禅乐生活圈 2018-02-07 11:43:48

我感到心痛,我心浮气燥,我心里不舒服,我心堵心塞。或我心里高兴,我心里感动等。这些内心的变化,内心的活动常伴着我们,并左右着我们的情绪,驱动着我们的思想、语言、行为的造作,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周边的环境以及与我们接触的人。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或又听人说修行就是修心,或说一切罪福不离心田。”那么心即然这么重要,我们怎么能对心毫无了解呢?


《杂阿含经》云:“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云何识集如实知?谓名色集,是名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谓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

前面我们分别分享色受想行四蕴,逐步破除众生认为身心是我、我所的无明知见,通过如实平等现观审察可以如实证知色受想行四蕴无常及无我性。佛法将我们的身心细化分类,分成五个基本部份,即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无常变易非我法,现在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识蕴内容。


要现观内在的六识发生,建议先观六根与六尘,眼是眼根,耳是耳根,鼻、舌、身、意分别现观,并做思维,除了这六根外还有第七根吗?或没有六根只有五根吗?培养正念定力,如实一一现观思维,你会发现只有六根,没有七根八根或五根。此前五根又有分净色根,但暂时不必理会,暂不影响实修。接着对六尘现观,眼见色(色即一切四大物质),色是色尘,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分别现观六尘已,并思维此六尘有第七尘或只有五尘吗?你会发现只有六尘,没有七尘或五尘,这叫现观认识法相,我们不能光研究文字,却不做现观去认识六根六尘及五阴种种法相,不现观不认识种种法相,那叫做学问,不名实修。


当我们一一现观认识六根六尘法相后,我们就可以现观六识发作行相,眼因、色缘、生眼识,耳声缘、生耳识,其余分别一一对应生相应识,之所以称为六识是因为六根对六尘分别对应说,比如眼色缘生起的识称为眼识,耳声缘生起的识称为耳识,余下的也是这样。要培养正念定力,不管是通过观呼吸、持咒、诵经、念佛、拜佛、经行、观想等等等等,加深正念定力,这样观察六根六尘缘,所生起的六识行相就比较清楚了,都是因缘所生法。实际上六识也可以统一称为意识心,因为眼等五根五尘缘,所生五识必须与意根相俱,才能生起相应五识,依这样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施设说六识心都是意识心。

我们看前面受想行所说都是先生起六识,然后意缘触六识生六受六想六思,而在识蕴这里我们却发现没有了意缘触的中介,直接说六识身了。实际上是有的,前五识的发生,也要有意俱,及随眠种子依,但从现前而修习佛法,意与随眠种子已经存在,经由眼色等因缘相应转起,所以直说六识身。如果单从意根与法尘的发作行相来说。第六意识的发行是意缘触前五识及受想行而生起意识,第六意识本身也是后续意识生起的因,如此意缘触不断,外攀相不止,从而造成自心相续行相,所以六识心又称为自相续心。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现观识的发作行相来看看,可以分成四识。色缘生眼识,受缘生受识,想缘生想识,行缘生行识,以此四缘生四识,我们也可以施设称为四识心。如《杂阿含经》中说:“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四识就是缘色识、缘受识、缘想识、缘行识四种攀缘所生的识,称为四识心。

六识还有其他名称,比如无明心、众生心、生死心、妄心、波浪识、分别心或分别事识、分段识、人我识、烦恼心或烦恼障识、四住地识、攀缘识等等,名称虽多异,所指是一,依不同发作行相属性而施设种种名称,我们不一一分解。总之,要先现观认识五阴十八界法相,然后再现观种种发作行相。并思维反复确认体验诸行无常性,即是无常,若心有住其中,当无常坏时,便有苦生,所以无常是苦。又无常法即变易生灭法,变易生灭法即本无今有,本无今有其性即空无实际,故无常苦法即空法,其性是空,性空故当然无我。即无我,当然也不会有我的,就破除了有我是我之不正见。

什么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杂阿含经》中说:“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于此六思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行即是我。云何见行异我?谓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识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异我。云何见我中行?谓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行、识是我,行在中住,是谓我中行。云何见行中我?谓色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谓受、想、识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行中我。”如果认五阴十八界全体或任一部份为我,或我所我的,或我的一部份,或我与五阴十八界相合相会相融等,我见便不能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2)
解脱道论卷第十
因是子静坐法及续编(4)
有关胜义根问题
比打坐更快成就定力的方法!
入定和时节因缘——《如何修证心中心法》摘录4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