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头条
和肝常用中药,建议收藏!

“和”即调和。和肝是指调和肝脏气血而言,它不同于苦辛并用,调和肝脾。凡是具有调和肝脏气血作用的药物,都属和肝药类。秦伯未说:“和肝药包括活血……进一步即是行血祛瘀。”

(1)川芎
辛、温,入肝、胆、心包经。以其辛温香窜,走而不守,故为血中之气药。即是说行血中之气滞,能上行巅顶,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既活血行气,又开郁止痛。气滞血瘀,多配伍柴胡、郁金、香附;血虚当补,需佐本品以温通,使补而不滞。因其辛窜,凡血虚、血燥、肝火、肝阳等症,皆宜慎用。

(2)赤芍
苦、微寒,入肝经。因其味苦微寒,善入肝经血分,故活血之中兼有凉血散瘀之能,活血之力较丹皮为大,凉血之力不及丹皮,若肝火旺而目赤肿痛者,每多用之,以其泻肝火故也。《药品凡义》云其“泻肝火”,但需佐入菊花、薄荷以轻宣。

(3)丹参
苦、微寒,入心、肝经。俗语云:“一味丹参饮,功胜四物汤”。本品非以补血为长,却以活血为专,以通为补。因其苦能降泄,微寒清热,专入心肝血分。入肝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入心“补心安志,安神宁心”(《滇南本草》)。临床多用于癥瘕、经闭、心腹刺痛等症,以其软缩肝脾尤优。

(4)郁金
辛、苦、寒,入心、肝、胆经。因其苦寒能清能降,辛苦两兼,能开能降,其芳香宣达之性,善入气分以清气行气,故既理气分之郁结,又善解血分之瘀热。《本草备要》云:“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邪。临床多用于肝病气滞,胸胁胀满疼痛,或癥瘕初期。因产地木同,有川、广之分,作用大致雷同。

(5)玄胡索
辛、苦、温,入肝兼入脾经、心经。系气血双调之品,既行血中之气,又行血中之血,以温通为主。临床多用于肝病胁痛、脘痛等症,其他属气滞血瘀疼痛,悉可用之,其镇痛作用明显。

(6)桃仁
苦平、微甘,入肝经,兼入心、肺、大肠、脾经。本品含脂质润,苦甘微平,善入肝经血分,兼能润燥,既破瘀行血,又养血润肠,随其配伍不同,而作用甚广。如配理气药,治胸胁络痛;配滋阴润燥药治阴亏津枯便秘;配大黄、山甲、红花等治瘀血肿痛;配芦根、冬瓜仁、薏苡仁等治肠痈、肺痈。肝病多用以活血化瘀,量大则化瘀,量小则活血,一般不宜大量使用。

(7)红花
辛、温,入肝经,兼入心经。其性辛温,能散能通,多用以通经止痛、消癥。肝病脉络不通而瘀滞,表现胁痛、癥瘕等症,皆可用之。因产地不同,作用有别。藏红花性偏甘寒,与草红花有类似作用,且更有凉血解毒之功,用量宜酌,“多用破留血,少用养血”(《本草衍义补遗》)。

(8)三棱
苦平,入肝、脾经。三棱的作用主要在于苦平泄降,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对其药用作用尚有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本品力峻,以致后来视为慎用之品,《本草纲目》云:“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以服。”另一种认为本品大能和气血,为常用之品,张锡纯说:“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并谓其“治女子瘀血,虽坚知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不能建此奇功,此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也,而耳食者流,恒以其能消坚开瘀,转疑为猛烈之品而不敢轻用,几何不埋没良药哉”。临床诊治肝病,本品配莪术善消肝脾肿大。

(9)莪术
苦、辛、温,入肝、脾经。苦泄温通,善行气破血,化积消癥。临床上常与三棱同时配伍,两者比较,活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能莪术优于三棱。临床多用治肝病瘀血积久坚硬,或肝脾肿大。

(10)田三七
甘、微苦、温,入肝、胃经。其功用长于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用黄酒送下止痛之效速,配活血行气之品,消肿之能尤显。无怪前人有谓;“一味三七,可代《金匮》之下瘀血汤,而较用下瘀血汤尤为稳妥。”可谓经验之谈。

(11)泽兰
苦、辛、微温,入肝、脾经。味苦辛而气香,善入脾而理滞,《本草经疏》云:“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气。”性温通达,善入肝有治血行瘀消肿之功,《本草求真》云:“入脾行水,入肝活血。临床多用于治疗妇人经闭,通经散结而不伤正。肝病气血郁滞,脾不健运,水湿不化者,效果较好。

(12)月季花
甘、微温,入肝经。本品长于行气滞,畅血运,止疼痛,是气血双理之品。肝病中用于肝郁气滞,经脉瘀阻诸证。妇人月经不调,或经期拘挛性腹痛等证,临床皆可用之。

#健康明星计划# #生命摆渡人#
本内容仅为用药科普常识,不能作为自行用药参考,用药需先辩证,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邓铁涛对药运用心得——三棱、莪术
姜黄(附图片)
每日最少学一味本草对自己有好处——姜黄(通经止痛)
莪术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姜黄
肝脾肿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