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城市2012年农机化工作总结

聊城市2012年农机化工作总结

2013年工作打算

 

2012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省农机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开展“争先进位年”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全力做好“三夏”农机组织生产,依法加强农机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进一步提升了农机化水平,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12年农机化工作新亮点

一是农机装备水平实现新突破。截止十一月中旬,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50万千瓦,较2011年增加64万千瓦,同比增长6%;农机总值达到47.9亿元,较2011年增加5.4亿元,同比增长12.7%。各类拖拉机达7.5万余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的比重由去年的31%提高到37.5%,达28103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2.6万台套,其中大中型配套机具达6.3万台套;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分别达11485台和7678台,免耕播种机6223台,秸秆还田机14040台,精少量播种机10600台。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实现新提升。全市小麦机收面积653.9万亩,机收率达到99.4%。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全市玉米机播、机收和秸秆还田面积分别达到478万亩、457.9万亩和504.3万亩,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86.4%95%,小麦免耕播种面积236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8%,比上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覆盖到所有乡镇,继续在全省领先。经济作物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

三是农机补贴政策实现新带动。今年,中央和省落实到我市农机补贴资金10630万元,比去年增加1600万元,增幅达17.72%,资金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补贴资金直接带动农民购机投入3亿元,受益农民5793户。共补贴发展玉米收获机械1710台,小麦收获机械933台,免耕播种机471台,深松类机械810台,大中型拖拉机1863台,其他各类经济作物机械2617台,设施农业机械9804台。

四是农机化发展环境实现新优化。年初,市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并拨付1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宋远方书记和林峰海市长三夏、三秋期间亲自视察农机作业现场,市委副书记王忠林、副市长李吉增多次现场指导农机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加强了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支持、推动农机化发展。全社会形成了重视农机化、支持农机化、发展农机化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全市农机化持续、快速的发展。

二、2012年开展的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规范操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惠及于民。市县政府均及时召开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了全省补贴工作会议精神。市农机局和各县(市、区)农机局的“一把手”签订了《聊城市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承诺责任书》,制定并下发了《聊城市2012年农机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和《聊城市2012年农机补贴工作检查监督方案》,为农机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农机补贴的“八个不准”、“四个严禁”和省里的“21条规定”,及时审批核实各县(市、区)上报的补贴机具名单,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机补贴工作的监督检查, 820日,下发了《聊城市农机补贴工作检查监督的通知》,并利用两周的时间对全市农机补贴工作进行了摸底督促检查,1023日又联合市财政局、市纪检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农机补贴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对2012年全市农机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填写农机购置补贴检查表80余份。在检查过程中,全市未发现违规现象,确保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强化管理,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在春耕、“三夏”、“三秋”农业生产中,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积极组织机械投入农业生产,全力做好了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工作。春耕期间,完成机耕面积90万亩,机耕率达98%以上,机播面积82万亩,深松土地10万亩。在抗旱和春耕生产中,投入农机具28万余台(套),检修农机具10万余台(套),完成冬小麦浇灌600余万亩,培训各类人员共计2.4万人次。三夏期间,由市政府牵头召开了全市三夏农机作业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成立了三夏农机作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协调,确保全市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完成小麦机收面积653.9万亩,机收率达99.4%,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夏玉米机播面积478万亩,机播率达98.3%。三秋期间,全市玉米实现机械化收获457.9万亩,机收率达86.4%,比去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玉米机收率再创新高。秸秆还田504.3万亩、还田率达到95%。完成耕整地500万亩,机耕率100%,其中深松土地73.6万亩,完成小麦机播620万亩,机播率100%,其中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236万亩,覆盖率达38%

(三)积极推进,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一是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取得新突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印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科技赶大集等形式,大力宣传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的优越性。今年8月份,市农机局在东昌府区凤凰办事处召开了秋季机械化收获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演示效果。全市召开各类现场演示会6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5.7万余份,举办培训班112班次,培训人员1.8万余人次,用于保护性耕作推广的各级资金投入达136万元,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达134个,辐射人口340余万人,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连续五年保持全省首位。玉米机收机收率突破80%,达到86.4%,赶上并超过全省85%的目标,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取得新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共发展经济作物机械2617台,设施农业机械8795台。临清、茌平建立了大蒜机械化收获示范区,并举办了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高唐、冠县召开了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会。茌平县农机手张金成还自行研制了大蒜收获机并获得国家专利。三是秸秆回收利用取得新突破。今年,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回收利用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及市直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秸秆综合利用有关问题。全市各级农机部门也在积极开展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加大综合回收利用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广秸秆打捆机等先进适用机械,有效避免了秸秆过量还田、秸秆焚烧和环境污染,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高唐县农机局与当地造纸企业联合,推广秸秆打捆机38台,总量达到120台,回收小麦秸秆3万余吨,为民增收1650万元。

(四)科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截止十月底,我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38个,2012年新增43个,社员达到3148户,累计注册资金达到3.2亿元。规范化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全市有49个合作社达到省办“五有”标准要求。今年我市将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年初市局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合作社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本着“扩大数量、逐步规范、树立典型、全面提高”的原则,加强对合作社建设的督导。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生产服务。在今年三夏三秋生产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小麦机收180万亩,玉米机播210万亩,玉米机收106万亩,小麦免耕播种91万亩,土地深松50万亩,共有30余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690余台小麦收割机、450台玉米收割机进行了跨区作业,跨区作业量110余万亩,实现作业总收入3.02亿元。

(五)精心组织,跨区作业有序开展。三夏期间,全市共组织53支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51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参加了跨区作业,其中206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出省作业,完成作业面积408万亩,其中省外作业164.8万亩,平均每台机械作业收入4.4万余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引进小麦联合收割机5300台,完成作业面积220余万亩。三秋期间,大力开展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立足市内和周边县市,科学合理地安排引派机计划,尽可能多地组织玉米收获机械跨区域作业,努力提高机械的作业效率。全市共组织1200多台玉米收获机分赴菏泽、德州、淄博等市进行了跨区作业,同时从外地引进玉米收获机械1400多台,完成跨区作业80余万亩,作业收入4800余万元。

(六)全面推进,农机化培训、维修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据统计,今年全市共举办培训班120余期,新训拖拉机驾驶员3219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1273人,复训驾驶员13838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8%以上。按照拖拉机驾驶培训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各县(市、区)在抓好系统内农机化学校建设的同时,积极创办社会化培训机构,全市有7个县(市、区)有了社会化培训机构,具备培训资格的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达到15个。自2009年开始,按照省办的部署,我市启动实施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任务目标,累计培训农机化人员10.5万余人次,其中新训驾驶员12000人,复训驾驶员35000人,培训农机管理人员1699人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2006人次,培训农机使用及维修人员23618人,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人员9862人,现场培训新购机人员2万余人次。二是农机修配管理规范。各级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工商总局颁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强化了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书管理。继续深入开展了“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全市实现网上可查询的农机维修网点达480个,其中阳谷县华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部被评为全省首批五星级农机维修网点。三是农机打假集中有效。农机部门联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开展了“3.15”农机产品打假行动,对农机经营销售市场、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专项检查治理,共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接受农机销售者和消费者咨询300余人次,较好地维护了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稳步提升。截止10月份,全市共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639个,完成鉴定人数是省站下达全年任务的3.6倍,比上年同期增加530个。

(七)依法管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今年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新挂牌5158台,新办驾驶证3336人,年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4213台,“三率”水平分别达到了79%63% 49%,实现了新的提升。一是认真落实农机安全责任。成立了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县乡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切实加大农机安全集中整治力度。积极与安监、公安、法院等部门配合,开展农机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活动,加强对乡村道路和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力度,督促机手完善牌证手续。尤其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农机监理人员现场办公,为购机农民办理相关手续,做好牌证登记工作。并向购机户发放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材料,让每一个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机手充分认识到农机安全的重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我市冠县清水镇等四个乡镇、临清福来农机合作社等7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被表彰为全省第五批“十百千万”示范单位。东昌府区农机监理站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闫广芝站长被授予全省“示范标兵”称号,临清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已通过省级验收,正等待农业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的联合检查验收。

(八)优化环境,机关工作效能不断加强。一是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1380余条,对全市农机化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优化了宣传平台,提高了农机服务能力,建立了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机关队伍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坚持重大时政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机关干部一周一学、并采取集中学、专题培训学、领导带头学、分散自己学等多种方式方法学理论、学法律、学科技。年初,在机关开展了一次以“我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言献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结合塑造聊城形象这一主题,在全系统开展征文活动,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工作效能和业务工作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顾大局、讲正气、有本事”的干部队伍。今年市农机局又面向全市公开招聘了2名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了组织结构,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机关办公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本着节约资源、美化环境、提高效率的原则,对机关老旧,能耗高,效率低的电子产品进行了更新,办公场所进行了粉刷和修整,会议室装修向数字化迈进,机关对内和对外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2012年我市农机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虽然今年农机补贴资金规模大幅提高,但仍难以满足我市农民的购机需求。二是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发展速度较慢,与先进县相比差距还较大;三是个别乡镇政府对农机安全管理重视不够,有的甚至以“三乱”名义予以抵制,农机安全仍存在较大隐患;四是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虽然数量上增加较快,但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较低。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争取尽快加以解决。

三、2013年工作重点

2013年主要工作目标:积极争取农机补贴资金,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0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20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400台;小麦机械耕、播、收水平继续保持在99%以上,玉米联合收获470万亩,机收率达90%,秸杆还田503万亩,还田率达95%,小麦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26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新增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新发展规范化农机合作社17个;全市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新挂牌5000副,审验车辆30000台,驾驶员新办证3000个。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抓好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有可能采取不分批次、一次下达的方式进行,资金量将进一步加大,全国资金规模最少将达到200亿元,山东省2013年资金已预拨12.1亿元到省财政,应做好前期资金争取和补贴资料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及早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农机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优先保证玉米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经济作物等重点机械发展,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二)切实抓好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一是抓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继续将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召开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通过开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大推广、大培训、大普及”等活动,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同时加快农机示范基地建设步伐,以点带面,推进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大发展。二是抓好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示范推广。随着粮食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心要逐步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转移。我们要认真借鉴推广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成功经验,围绕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宣传,加速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进村入户步伐,全面提高我市综合机械化水平。

(三)切实抓好重要农时的农机化生产。一是认真组织好三夏农机生产。大力推广实施“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精心组织好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努力提高农机使用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认真组织好三秋农机生产。重点抓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借鉴夏季跨区作业的宝贵经验,全力搞好秋季跨区作业,切实增加机手的作业收入。

(四)切实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继续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抓紧抓好。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新建2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农机示范合作社。要认真总结典型经验,采取组织参观学习、现场观摩、经验交流、评比表彰、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监管。一是全面组织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二是市县乡各级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三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努力提升农机“三率”水平,抓好乡村道路的农机安全执法检查和进村入户源头管理,纠正查处违章行为。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以“平安农机”为目标的农机安全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创建形式、扩大创建规模、增强创建效果、提高创建水平,力促“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五是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六是认真搞好农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乡村农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七是加强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八是加强农机修配市场的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聊城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O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城市“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农机化实施方案(2013-2015年)
副厅长王红玲同志在全省早稻秸秆综合利用暨晚稻机插现场会上的讲话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对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的调查
林州:3万余台(套)农机备战“三夏”
临汾市秋季农机化生产快速推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