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必读】孩子的幸福感,藏在父母的“花招”里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父母必读】


孩子的幸福感,藏在父母的“花招”里

作者:墨儿妈妈



    【作者简介】

    墨儿妈妈,一个自认为,做妈妈,比做自己,更成功的摩羯女。

    前几天,视频“这奥特曼能让儿子吹一辈子”登上了微博热搜。

    年轻帅气的爸爸知道儿子喜欢奥特曼。

    通过前期的准备、制作、剪辑。

    最终,呈现在儿子面前的,是一个完整的奥特曼视频。


    父子二人一起坐在电视前观看,儿子很快沉浸在奥特曼的世界里,看得入了迷。

    突然,电视里的奥特曼说:“再见了,我该回去陪我的孩子。”说完,摘下面具。

    儿子惊喜地看到,电视上的奥特曼,竟然是自己的爸爸。


    爸爸“飞”向自己,说:等我回家,我的宝贝。

    儿子的小眼神瞬间散发着崇拜的光:爸爸是奥特曼,爸爸能保护我。

    评论区里也炸了:

    “儿子出门要横着走了。”
    “这奥特曼能让儿子吹一辈子。”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父母稍稍用心的举动,就能让他们小小的世界充满光。

    我记得儿子小时候,也喜欢奥特曼,那时候很不理解:这个丑丑的形象有什么好喜欢的?

    走过半生,才明白,孩子的幸福很简单,父母就是榜样的化身。

    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在不同的阶段,对幸福的期待是不一样的。

    而在孩子的眼里,幸福感,也许就藏在父母的“小心思”和“小花招”里。


    01.父母的“小戏法”里,藏着孩子的幸福

    英国作家欧文曾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我们努力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

    而孩子的幸福,藏在父母的“小戏法”里。

    迟子建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作家,她在散文《灯祭》里回忆小时候,父亲每年春节,都会给她做一盏灯。

    父亲给她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

    即使这样,在每年除夕,父亲总会变戏法似的,变出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来。

    她心满意足地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走东家串西家去了。


    每到一家,她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说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满心欢喜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

    虽然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有灯,不管它们多么动人,她说,都不如父亲送给她的灯美丽,提着父亲做的灯,自己就是世上最风光的人。

    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父亲笑着说,她把光全折腾没了。

    她告诉父亲,那些光全给丢在路上了,剩下最亮的,赶紧提回家来了。

    父亲打趣着,直夸她顾家,言语间是满满的疼爱。

    有了父亲送给她的灯,年过得有声有色,妖娆迷人。

    有了父亲送给她的灯,她的童年溢满了小欢喜,小幸福。

    随着长大,父亲不再给她做灯了,但父亲给的小确幸,却温暖了她半生。

    让她无论身居何方,无论经历什么磨难,只要想起父亲的那盏灯,都是丰盈的幸福感。

    武志红老师说:“当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的时候,它就会变成热情和爱。”

    重视孩子的父母,会用身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的身、心、情感和思维,唤醒孩子的生命力。

    忽略孩子的父母,孩子感受不到被重视,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生活没有热情,感觉不到被爱的幸福。

    孩子的幸福很简单,就藏在父母的“小把戏”里。

    02.父母的生活态度,决定孩子的三观

    法国学者波达斯说:“人的观念、标准,深受家长影响,并根植于脑海。”

    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看世界、判断是非的标准,决定了孩子的三观。

    小时候的莫言因饥饿无力,打碎了热水壶,吓得躲到草垛里,母亲找到他后,没有责骂,只是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

    从此,莫言知道什么叫爱人爱己。


    莫言跟母亲去地里捡麦穗,守田的人打了母亲一巴掌。

    多年以后,在集市偶遇,莫言想要冲上去替母亲报仇,母亲阻止了他。

    从此,莫言知道什么叫宽容待人。

    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再加上劳累,莫言担心母亲撑不下去,会自寻短见。

    有一天回家,没看到母亲,他坐在院里大哭。

    结果,母亲背着一捆草回来了。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说,孩子,只要阎王不叫我,我是不会走那条路的,放心吧!

    从此,莫言知道什么叫坚强地活着。

    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莫言。


    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但一直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成长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让很多文学大咖望尘莫及。

    莫言曾在很多重要的场合谈到自己的母亲,谈母亲影响自己一生的点滴片段。他今天能走这么远,离不开童年时期,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

    在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在复制父母的三观,复制父母的生活方式与态度。

    孩子最初眼里的世界,就是父母对待生活的样子,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父母的生活态度,影响着孩子的三观。

    父母积极乐观,孩子学会乐观豁达;父母消极悲观,孩子情绪低迷颓废。

    父母是孩子的根,孩子是父母的芽,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印记,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孩子的三观。

    03.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行走世间的基石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说:一个听不到孩子欢声笑语的家庭是不会有希望的。”

    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是有未来和希望的家庭。

    作家汪曾祺,是一个一生都充满童心,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人文学者,而这一切离不开幼时良好的家庭氛围。

    汪曾祺幼年丧母,父亲每天陪他一起睡觉,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他说,童年的美好,让他常常在梦里笑醒。

    父亲的手很巧,每年清明节前,总是给姐弟几个糊风筝,糊好后在麦田里放,风筝飞上天空,姐弟几个在碧绿的麦垄间,奔跑呼叫,田间洒满了欢声笑语。

    父亲每一次给他做手工,总要鼓捣半天,就为让他高兴一晚上。

    父亲不仅手巧,活得也很有兴致。


    在艰苦年代里,父亲画画,刻章,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简直无所不能。

    汪曾祺在耳濡目染中,把父亲的爱好,和对待生活的热情也继承了下来。

    汪曾祺38岁时,被下放农村,面对枯燥繁重的生活,他画马铃薯,画完了,把薯块放进牛粪炉里,烤熟吃掉。

    改造结束,别人像害大病似的,只有他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良好的家庭氛围,深深地影响了汪曾祺,给他颠沛的人生很多温暖的慰藉。

    让他始终用一双满怀期待的眼去看世界,将乐观、睿智凝于纸上。

    他在《黄油烙饼》里写的:“黄油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织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

    人生就像黄油烙饼,甜咸交织,苦乐交错,和在一起,就像人生,也是一种美味。

    曾看过@草原的评论:汪老家的照片,每个人脸上都有一种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表情,是一颗颗没有被压抑过的灵魂。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无论出走多远,始终是孩子人生路上力量的源泉。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行走世间的基石。


    04.写在最后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花费75年,跟踪724位男性的生活,通过深入追踪,找到通往“幸福”的神秘幽径是:原生家庭中的亲密关系,增添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童年获得的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坚定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会持续一生。

    孩子的幸福感,藏在父母的“小花招”里。

    这些“小花招”,是父母通往孩子心里最近的路。

    愿父母们放慢匆忙的脚步,在细碎的生活里,多给孩子来一些“幸福的小花招”,把幸福还给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情绪稳定,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父母太强势 孩子没幸福感
生女儿的人更幸福
包办型溺爱让子女为父母而活失去自立性 被溺爱会有幸福感吗
莫言再谈家教,看到第二句就服了,这个诺贝尔奖实至名归!太受用
有两个孩子父母最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