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驴行天下】游历河南 体验历史文化

【驴行天下】


游历河南 体验历史文化


 
    在河南体验汉朝文化
    有人说:“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有着数不清的历史名城。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最早了解河南的历史,是从《史记·鸿门宴》、《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等书中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
    夏商周文化固然是不错的,但是那些毕竟过于久远,让人不容易记住。
    汉文化是指以夏商周三代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为核心的汉族的传统文化,汉文化也就是华夏文化,华夏皆谓中国,至今,我们都称自己是汉族人。
    荥阳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在有记载以来的历史上,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所:楚汉战争时,刘邦与项羽在荥阳长期对峙、反复争夺,最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2200年前,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建都在西安。西汉前期是受到春秋战国时期黄老学说的影响,主张奉行老子的道家学说,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
    老子被奉为道教的教祖,他在三门峡灵宝函谷关撰写的5000字的《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道家哲学成为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紫气东来、白马非马、唇亡齿寒、完璧归赵、秦赵会盟等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刘帮有句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个子房就是张良,他是许昌禹州人,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被刘邦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一代谋圣”。禹州市建有张良文化纪念馆。
    2000年前,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正式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内广建宫殿和台、观、馆、阁。如今,刘秀的都城的遗址已无从考证。刘秀掌权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变了国家战略。
    洛阳兴建佛寺,是从东汉建白马寺开始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一座寺院,距今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洛阳佛寺昌盛时,佛寺多达1367所。当时洛阳的佛寺,为仅数量多,建筑宏伟,结构精丽。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建成之后,又经宋、元、明各朝重修,才形成今日的规模和布局。白马寺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佛经是用两匹纯白的马驮回来的,寺院建成后,起名为“白马寺”。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漫步其中可以明显感到一种肃穆的宗教气息。    汉代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座巍峨的山峰,而南阳汉文化在汉代文化史上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南阳历史文化的顶峰。 
    
一位学者曾这样说过:“研究1千年前的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6百年前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文化只能去南阳。” 
    南阳以“绵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登江汉”而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东汉时期时期南阳作为刘秀的“发迹之地”,那里是他的故乡,他的集团的发源地,便有了“帝乡”之称。那个时候的南阳成了和京都洛阳并称的大都市,被称为“南都”或“陪都”,政治经济高度繁荣。在南阳诞生的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汉文化的历史名人。    
    如今南阳人为纪念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为张仲景修建了医圣祠,在张衡墓的原址建起了张衡博物馆,卧龙岗上诸葛亮躬耕地也修成了武候祠。而汉画馆则陈列着南阳数十座汉墓中出土的2000余件汉画像石。这“两祠”、“两馆”忠实记录着南阳历史上的这段辉煌,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也记录着一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南阳市区西南角的汉画馆去看一看。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砖是南阳汉文化的又一座丰碑。它是我国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汉代石刻博物馆。汉画馆馆藏画像石数量已逾两千,按内容分为天文、百戏、角抵、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被誉为“形象化的汉代百科全书”,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刘秀陵位于洛阳北孟津白鹤镇,在黄河岸边,面对着邙山,是“枕河蹬山”,这在古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最丰富,很多河南人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毛泽东更曾称赞他是古代“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古朴雄伟的阙门里,长而宽阔的神道两旁立着威武的石兽,一进大门,合抱粗的古柏苍翠蓊郁,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园子里古径幽僻,绿阴掩映,满地稚嫩的野花青草,把古柏衬托得更加粗犷和沧桑。陵园的中间是高20米、周长 500米的墓冢。冢前树清乾隆十五年巨碑一通,上书“汉世祖中兴光武皇帝陵”。
    河南还有一处以汉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游览区,就是永城芒砀山旅游景区。孔夫子避雨处、夫子庙、陈胜墓、张飞寨等不胜枚举。富有神奇色彩的汉高祖斩蛇起义纪念碑,夜间光照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称天下奇观。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芒砀山西汉梁国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梁孝王王后墓长 2l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汉墓中出土的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桶、精美玉器等众多文物,实属稀世珍品,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景区内的21座“西汉梁国王室陵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谓世界罕见,全国独一无二。被秦汉文化研究专家誉为“汉梁文化博物馆”,并赋予芒砀山“汉兴圣地”的美誉。
    这一时期,最流行的文化就是汉赋了。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是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最著名的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汉代宴饮之风盛行,“饮酒而乐,使人乐歌”成为最流行的社会主旋律。刘帮的《大风诗》就是汉高祖在他的故乡沛县喝酒时唱出来的。汉诗是中国古代的律诗。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一曲乐府古辞《陌上桑》是描写美女的一个经典之作。
    在河南体验唐朝文化
    唐朝是一个融入我们内心深处的时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乎所有的国人从幼儿开始,就开始学习唐诗,再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学到退休,可以说唐诗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生活里。
    唐朝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时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唐代李白描的诗句,我想用她来形容唐朝时期的盛况也十分恰当。
    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荥阳虎牢关一带与割据势力窦建德的“虎牢之战”,以三千铁骑败敌十万大军,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投降唐朝,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根基。
    从电影《少林寺》开始,少林寺举世闻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世人耳熟能详,被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唐朝的历史就深深印在了中原厚土上,少林功夫更是深深印在了世界人民的脑海里,在海外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少林,一说少林大家都会想到功夫。武则天在嵩山祈福时曾扔下的金简,现在保存在河南省博物院里。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就是一个被古代帝王宠坏的城市,一个个王朝都城都驻扎在这里,13朝古都的厚重就是这样沉甸甸的!中国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就在省洛阳市区,只是地面建筑全部无存了。
    洛阳和武则天有着特殊的关系,是她成就了这里的牡丹王国。她67岁时,在洛阳的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建都洛阳,并降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从此“武周”取代了“李唐”。武则天建立达十五年的"周"王朝,因她是从长安来到洛阳的,在洛阳大力倡导种植牡丹,终使洛阳牡丹甲天下。 
    
洛阳牡丹甲天下之,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曾这样赞洛阳牡丹。
    
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后历经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一公里。传说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就是依照武则天面容建造的。
    
写下“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白居易是新郑人,晚年居住洛阳龙门18年,号香山居士,在龙门对面的东山修香山寺,死后葬于此。
    
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中第一媚女,一个顷国顷城,迷离在灵与情之间的特殊女人。生于四川,12岁来到洛阳,多才多艺,16见岁被誉为洛阳第一美女,18岁被册封高王纪,离开了洛阳。白居易留下了烩致人口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和李隆基的千古爱情便流传了下来。
    
洛阳喜欢吃水席,不知道是不是他“铁打的营盘流水人兵”有关,多个朝代在这建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不变的洛阳的伊河和洛河风光。水席有几十道菜,汤汤水水下来,吃得人连呼过瘾。连汤肉片是水席中不可缺少的名菜,又以主营豫菜的老店“真不同”所做为最佳,它以精瘦肉为主料,木耳、金针、大绿豆等为辅料精心制作而成,肉片滑嫩,微酸利口。 
    
唐诗的繁荣和群峰峥嵘,缘于一大批诗坛巨匠的俊才奇思横空出世。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代的诗人特别多。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长久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一代诗魂,千年绝唱的“诗圣”杜甫的故里在今巩义市。杜甫在此度过少年时代。尽管他在故乡的时间不长,但是一生中始终怀念着家乡,留下了怀乡的著名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杜甫陵园内的杜甫石像是这里最为显著的标志物,面部线条与岩石纹理的完美结合,隐隐透露出诗人性格诗格中特有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一面。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河南的游玩颇多,洛阳、嵩山,他都去过,他驻足次数最多、居住时间最久的地方,则要数汴州了。李白常用梁园指代汴州。他一诗中说:“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说明他客居梁园很久,梁园不仅是他游历各处的折转之地,还因为他的家室就在此处。
    
李白与杜甫这两位诗坛巨星,是在天宝三年相逢相识于洛阳,随后一同游历过汴州。杜甫曾有多首怀李白的诗,记述与追怀此事。“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著名诗人高适一度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当今一样,几个文人结伴出游,一边欣赏大好河山,一边呤诗喝酒,是多么快乐的事。
    
唐朝出现了很多河南诗人。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多少志士人生追求的境界,鞠躬尽瘁的象征……而生于宜阳的李贺,多有神来惊世之笔。他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句,曾被毛泽东赋就新境新意而广传远播。开封崔颢的《黄鹤楼》那“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南阳张继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夜半钟声,使人神而往之情动于心。至今在荥阳,还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李商隐公园刘禹锡公园,保存着李商隐墓和刘禹锡墓,是以诗歌为主题的公园。
    
提起《西游记》里的唐僧,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李世民元年,他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偃师玄奘故里,到处都有他的圣迹,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等。
    
唐朝留给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最早接触到的是唐诗,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活动空间的扩大,我们就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唐朝遗产。不论是考古发现的各种文物和分布在各地的各种文化遗存,还是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各种历史文献,都使我们感觉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唐朝。散落在河南的历史遗迹还有很多,需要大家不断地升华和挖掘。
    
在河南体验宋朝文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朝是一个浪漫的朝代,演义了一幕幕侠肝义胆的故事。苏轼、陆游、枊咏等一大批浪漫的诗人,留下了数不清浪漫的诗句,很多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们而更加迷人,名垂千秋。

寻访遗迹旧物,有时感觉和谈恋爱差不多。未见面前,只听说对方的美好,见了面,或有意外之喜,也可能失望透顶。而当分别后,细细品味,方能有较为客观的看法。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洛阳湹河区,军人出身,曾任宋州(今河南商丘)归德军节度使。篡夺后周政权后,定国号为“宋”。宋朝在河南各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宋朝建都在河南开封,宋文化也在河南!

现在的开封城垣,是清代的开封府城,也是解放前的河南省城。这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也是全国著名的中州古城,是我国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金灭北宋后,改东京汴梁为汴京。

开封又是一个充满柔情的都市。周帮彦曾这样描写开封:“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走进开封清明上河园,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到了宋朝。“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

开封相国寺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宋都御街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是一条仿宋商业街。两侧角楼对称而立,楼阁殿铺鳞次栉比,其匾额、楹联、幌子、字号均取自宋史记载,古色古香。尤其是相国寺是开封历史上一座有名的寺院,中国许多优秀的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曾编写过有关相国寺的故事,历经千年,至今香火不断。“李逵元夜闹东京”、“鲁智深倒拔垂柳”,都是发生在此。

至今开封的铁塔、繁塔、包公祠、天波府、龙亭等观光景点,每年还吸引众多游客。汴绣、官瓷、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无不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对历史和古迹有些了解的人一般都知道明十三陵、清西陵、清东陵,和唐昭陵、唐乾陵,但一般都未必知道宋陵在哪里。北宋皇陵基本在巩义境内,包括 7位皇帝的陵墓,还有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永安陵,称“七帝八陵”,还有两位著名的皇帝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则到吉林的五国城而未能归葬。宋陵相对比较集中,陵墓群还包括后妃、皇亲、功臣墓近千座,有高怀德、曹彬、寇准、包拯等名臣的墓。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是宋朝流传非常广的一句话,话里反映出洛阳的北邙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事实也是这样,这里有数不清的坟头,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古墓博物馆。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的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因此,洛阳古墓博物馆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宋朝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岳飞传》、《杨家将》、《三侠五义》流传了一代又一代。那时人们的创作热情不断涌现,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正是在宋代出现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追随着民族英雄岳飞激情满怀遗迹,开封的朱仙镇、小商桥、牛头山,这者是大家通过《岳飞传》耳熟能详的地名。在庄严雄伟的汤阴岳飞庙大殿里,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在岳飞墓门对面,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四个反剪双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对卖国贼的憎恨。

商丘古城宋朝时叫南京,现在的古城建于明正朝。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在商丘古城的东街有著名的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山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宋朝诗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宋朝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诗歌的种类、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宋诗创作数量空前丰盛,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九千人,为《全唐诗》的四倍。

宋代多高产诗人,陆游自谓“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现留存诗篇九千三百多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在宋把对“诗”的诠释提升到新的层面,一个更加大众化的普及层面,一个更加自由的格律层面。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的《踏莎行》让人柔肠寸断。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的《浣溪沙》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帐惆和对春意衰残的惋惜。

宋词是词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到的一座高峰,其中的许多经典之作让人惊叹。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

宋朝是一个人文鼎盛、群星荟萃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光彩夺目的人才。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岳飞、陆游、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

河南还有很多宋朝的古迹。位于郏县三苏坟系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墓和其父苏洵之坟,三苏坟由坟院、三苏纪念馆和东坡塑像三部分组成。位于新郑市城西12公里的 欧阳寺村。欧阳修陵园又称欧阳,忠公陵园,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祠堂和家庭墓群所在地。

在河南体验三国文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成为千古绝唱的诗篇,故事就是发生在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当时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典故,发生地就是在河南。国内民众都已耳熟能详,“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精彩和动人心魄的时代之一,诸多广泛流传的俗语、流传长久的故事、鲜活多彩的人物、令人叹为观止的谋略和脍炙人口的诗文,伴随着演义小说、电视剧目等渠道的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河南本土就可以寻找到多年“三国”元素,游览体验三国时的胜景,感受那个浩荡起伏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东汉西晋北魏的都城在洛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方在许昌,安阳为曹操高陵所在地,南阳为诸葛亮躬耕地,三国汉魏文化资源遍及全省,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力。
    
“官渡之战”、“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挂印封金”、“白门楼吕布殒命”……《三国演义》中这些鲜活的故事就曾演绎在我们生活着的这块土地上。豫剧传统剧目中更是收录了79个三国戏剧目,常演剧目有:《徐庶走马荐诸葛》、《夜战马超》、《凤仪亭》、《黄鹤楼》、《单刀会》、《诸葛亮吊孝》、《柴桑关》、《取西川》、《收姜维》等系列剧目。“三曹七子”创造出的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建安风骨”,使“建安文学”开始了中国文学史的新篇章,使许昌成为中国在“三国”时代的文化中心。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作为曹魏都城的许昌称得上是三国之城。曹操雄踞许昌25年,许昌在“三国”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昌附近著名的三国遗迹遗址就有80多处,或与三国史实有关,或与三国人物有关,或与三国传闻有关。许昌作为汉献帝旧都和魏国五都之一,当时即与国都洛阳、西汉故都长安等齐名。据说在《三国演义》的120回中,有51回与172次涉及许昌。三国演义中有关河南的地名还有很多。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一直脍炙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是戏曲、曲艺、年画、寺庙壁画中常见的题材。其中关云长经过的汜水关,又为虎牢关,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让虎牢关名垂天下。至今,这一战争的影响犹在,三英的英勇事迹逾千年而不灭。楚汉争霸时,刘帮、项羽在此争城夺关,也是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的所在地。
    
洛阳关林庙是埋葬三国时期大将关羽首级的地方。洛阳关林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是千古传颂的武圣、忠义的化身。关羽59岁时遭东吴暗算败走麦城,于湖北当阳为吴将俘杀。吴主孙权怕刘备起兵报复,便差人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魏主曹操,企图转嫁危机。曹操识破了这一阴谋,同时也是出于对关羽的敬重,反而以王侯之礼,用沉香木雕刻了关羽的身躯,和首级放在一起,隆重地安葬于洛阳城南—即今关林。时至今日,民间所传的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之说,即由此而来。他的故里在山西运城市的解州镇。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洛阳城东15公里洛阳市郊区,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也以此为都,在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
    
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争,虽以中牟的“官渡”命名,实际上大部分战场都是在延津境内,其中的“白马解围”“火烧乌桓”等闻名之战,都发生在延津。延津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万寿塔、白马塔。现在的延津人讲到延津历史上的轶闻趣事,总是津津乐道地讲“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三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的故乡——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城墙用粘土夯筑,坚如石板,又称“板城”。城东门砖刻“司马故里”。内城墙经明崇祯和清咸丰、同治年间几次修复,增高加固,现村西北处还残留着一段旧寨墙的遗迹,明崇祯十年修复碑尚存。在温县招贤乡麦田里有一处地下洞穴群,八个类似土砖窑大地坑,分两排一字排开,每牌四个,大小一致规整。每个地坑的顶部塌陷,坑底部四面各有有高1米的拱门,相互连通,与此地坑相隔百米,有一高高的土台,长满杂草树木,四周平坦,高台便格外高大显眼。不少人怀疑这里是司马懿的转兵洞,据说地下洞通往县城,至于有大多规模,因没有发掘,至今仍是个谜。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是诸葛亮《出师表》的开头,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躬耕南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现在武侯祠就建于此。
    
诸葛亮是南阳人还是襄阳人,回顾历史,几乎从诸葛亮谢世后不久的东晋起,南阳、襄阳之间即开始了其躬耕地之争。在上千年的争论中,舆论时左时右,双方各有千秋。清道光年间就曾发生一件妇孺皆知的趣事,当时,祖籍湖北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时,南阳人同襄阳人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论正趋白热化,甚至到了要打官司的地步,顾嘉蘅既不想得罪襄阳老乡,也不愿触怒南阳属下,情急之下,遂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并将其置于南阳武侯祠内,照顾了双方情绪,暂时平息了争端。
    
南阳的新野县内曾经是刘备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境内的三国遗迹也很多。其中的汉议事台、千年汉桑树、太子阁、荐贤亭、汉文化巷等尤为著名。这里三国名胜星罗棋布,三国故事俯拾皆是,三国文化积淀丰厚。
    
曹操高陵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寝的具体位置,唐朝以后争议颇多,宋代以来有七十二疑冢之说。2009年12月,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安丰乡西高穴村,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确认。曹操高陵的发现,让拥有3300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河南安阳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2006年,河北涿州市被命名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同时“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也宣布定址于涿州,让河南人伤心不已。在河南,与三国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品牌更不计其数:许昌还有汉魏故城、华佗墓、夏侯渊墓、马腾墓、伏皇后墓、许田射围故址等,漯河有曹丕受禅碑、受禅台,南阳魏延故里、邓艾故里,洛阳有轩辕关、曹丕陵等,三国文化丰富。虽然有许多关于三国的名胜古迹,但多是一些遗迹、遗址,“有说头、有听头,没看头、没玩头”,可观赏性都不强,而一些文物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力度和意识也没有跟上。
    
许昌曾多次举办“曹魏风、三国情、许昌行”为主题的三国文化旅游节,但影响都不是太大。河南政府应该积极开发河南三国文化旅游专线。把许昌,洛阳,南阳和安阳等地三国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发扬光大在河南的三国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被“低估”的城市,GDP与南阳一步之遥,名气不如开封焦作
河南最美城市投票评选,快给你的家乡投上一票!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
河南省历史变迁
河南十八城
【淮西丿政治·区域】河南十八地市未来发展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