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从来读书长精神,愿将此身常伴她

谈到读书与精神,应该有几个系列话题,让我们一一看来:

读书精神与城市精神

读书精神熔炼读书之志、读书之勤、读书之乐、读书之法,读书精神使读者在读书实践中引人入胜、登堂入室。读书精神是读书意志、读书诚信、读书神态、读书风采的集成。读书要有“专心致志的精神”。陈毅说过:古时候的大学问家在学习上都是有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的。孔夫子读书“发奋忘食”,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求学问的精神。“专心致志”的精神保持读书的良好状态,引发气贯如虹的读书气势,激励览读群书的动态推进,迎来读书的持续效应。读者要“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美国梭罗在《人生金言随笔》中说到: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这需要一种训练,像竞技家必须经受的一样,要不变初衷,终身努力。“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以“崇高的训练”作为终身的努力,无疑有助于不断地在书海中博览、进取。追求读书精神者必然探索“读书境界”。《琦君散文》中说到:清代名士张心斋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把三种不同境界,比喻得非常有情趣。隙中窥月,充满了好奇心,迫切希望领略月下世界的整体景象。庭中赏月,则胸中自有尺度,与中天明月,有一份莫逆于心的知己之感。台上望月,则由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以客观的心怀,明流的慧眼,透视人生景象。无论是赞叹,是欣赏,都是一份安详的享受了。尽管这些书话妙语见仁见智,却道出了“读书境界”的层次性和提高“读书境界”的重要性。

在读书实践中要弘扬读书精神,就要养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博览群书,精读深研,有益于人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的探求以及自然规律的揭示,科学精神的导引以事实性指向为主,求真,求实,求规律。遨游书海,驰骋书林,有利于人对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的探索以及生存理论的研究,人文精神的导引以价值性指向为主,求真,求善,求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为基础,以大量的积累、实践、提升和发展为过程,以合逻辑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为贯通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获知能力乃至科学精神,归根到底都要被人文精神所统摄。中国的文化艺术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凝聚和精气神密切相关,在读书实践中“聚精会神”、“养气升格”,追求剑胆琴文,务实进取,励精图治,坚毅不屈,可以进一步养育读书精神,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对于现代城市人来说,读书精神的磨砺和城市精神的塑造浑然一体。人生是本大书,社会是本大书,城市是本大书,若把阅读书籍与阅读人生、阅读社会、阅读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拓展阅读空间;如把读书精神的激励与城市精神的弘扬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精神能级。”上海城市精神是“以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上海城市从闭锁到开放,引发出上海人的开放精神;城市在反思中感奋,催生出上海人的进取精神;城市从全球视野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明个性,滋养着上海人的创新精神;城市从敢为天下先的开拓中,激发了上海人的竞争精神;城市从各路人才的汇聚闯荡中海纳百川,孕育着上海人的宽容精神……世纪之交令人瞩目的上海城市的巨变,为新时代上海城市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文物读物把上海城市的记忆回溯到曾经被这块土地承载过的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五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三千七百年前的马桥文化;提醒读者上海是民族工业的摇篮、革命风云的集聚地、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凸显地,在这里,文化名人曾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逗留过,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神韵。上一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罗素,美国教育家门罗,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俄国诗人、著名世界语作家爱罗先珂,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等都先后访问上海,进行演讲、讲学等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如果我们把名人逗留之处、寓居之所挂牌纪念,那么,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会出现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从另一文化侧面反映城市精神的“海纳百川”。上海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努力把城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让文化建设处于较高的品位和立意,积极促进文化创新机制的形成,整合发展城市雕塑,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群建设,加快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上海是本偌大的书,上海城市发展续写着上海这本大书。解读上海,曾诞生了茅盾的《子夜》、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解读正在巨变的21世纪的上海,也必然会催生城市的史诗和传世的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城市精神孕育了大书的著述,而读书精神的升华又对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对城市精神的进一步塑造予以反哺,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弘扬起了不可低估的正反馈作用。

读书是超越的前提,是自我思想诞生的产床。思想者的阅读永远是创造式阅读,理解并领悟他人思想,同时又能将那些书中思想的正反面问题及其有限性逐一审理清楚,绝不屑于把他人的思想碎片作为自己的思想坐标;读书是传递思想之途,越来越远去的历史传统,仿佛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变成了“他者”,失去了“根”而浮在“平面”上的人们,需要读与说的精神资源播撒,以寻找着精神的安顿处;读书是对话,读书这一生存方式就是在思想言说和追求大道的生命过程中,在不断创造的“同一心境”中,与人类优秀文化艺术和思想大师对话,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对话,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传续苏格拉底和孔子优良的对话传统:读书是生命意义的提升,“生生之谓易”。这个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但是变中有不变者,不变中有以精纯之思导向世界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于是世界伦理与本土伦理、身体伦理与精神伦理互为表里,方能在生养死葬的大地上成为良性发展的文化精神场域,使我们有可能在读与思中凝神静思返身求己,在言说中见证心性寻求精神共鸣。

真正的人生需要文化作为底色,文化的传承在于书籍文本和精神禀赋中。读书生活的独特性在于思接千载,心游太玄,在喧哗与骚动中保持自我思想的独立划性,守持人文理性的价值底线和善良心地。读书使人心理、精神、人格气质不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思想的超越性和言说的有限性之间感到生命的飘逝性,在怦然心动的阅读中体悟无边的人类忧思和生命意义的升华。

读书生活的独特性在于思接千载,心游太玄,在喧哗与骚动中保持自我思想的独立性,守持人文理性的价值底线和良善心地。读书使人心理、精神、人格气质不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思想的超越性和言说的有限性之间感到生命的飘逝性,在怦然心动的阅读中体悟无边的人类忧思和生命意义的升华。读经典性的著作,一定要“进得去,出得来”。进去了方可寻觅家园,而灯火阑珊处的风景只等待慧者。读书中生出的快意,使得生命感领着本真的欢喜与虔诚、透悟与识见,如此方能在溪清如许中觅到源头活水。

读书人的精神与风度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读书人最讲究精神。鲁迅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从何而来?当然靠读书。鲁迅读出了“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此“三味”,铸就了他一身硬骨头精神。宋朝宰朝赵谱,读半部《论语》而治天下。关云长秉烛夜读《春秋》,其忠义精神使华夏儿女崇拜。林语堂“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上,取而读之”(《生活的艺术》),方能“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联)。当年国学大师梁漱溟备受批判,造反派问及感想,答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正如海明威所言:“人可以被打倒,但决不可以被打败!”《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凭此精神大战凶猛的鲨鱼。海明威将“硬汉”精神推到了极致。

时下人讲风度。风度又从何而来?还是读书。西装革履、穿金戴银、靠商品包装出的风度,毕竟是短的。风度是外观的,精神是内守的。读书人有了内在的精神气质,总会在不经意间透出一股儒雅风度。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由内在精神外化而为潇洒之风度。一袭长衫,两袖清风的中国知识分子,练就一身“修齐治平”之内功,承载“内圣外王”之道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阮籍“使气以命诗”(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留下的八十余首《咏怀》诗,“响逸而调远”(《文心雕龙·体性》);嵇康“师心以遣论”(《文心雕龙·才略》),留下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和《广陵散》绝响,惊天霹雳,发聋震聩!嵇、阮超拔脱俗之精神,放达不羁之行为,乃魏晋人之风度。冯友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乃“现代中国哲学最有名望的思想家”(张岱年语)之风度。一代宗师钱钟书当年在清华外文系,以“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气魄博览群书,建起一座文化的昆仑,其人格坦诚、淡泊,其人有风度,其字有风度,文章更有风度。他留下的《围城》、《谈艺录》、《管锥编》,永策后人!大师们用文字超越了死亡,突破了自然法则。文字是他们永恒的坐标,永远的风度。

读书是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精神路标。

一个民族对书的态度,是这个民族素质的基本反映,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就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

常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说“可以食无肉,居无竹,不可居无书”。俄罗斯之所以是个伟大的民族,与其全民读书的良好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比如一节列车上118个座位,得有100个俄罗斯人在捧着书读,但俄罗斯政府觉得感觉不够,还在地铁站、公交车站免费发放报纸和刊物。在俄罗斯经济困乏的时候,人们在寒风中排队买面包,相距一米远,秩序井然,或看报,或读书,排到跟前,饥肠辘辘,面包没了,然后扭身就走,不拥挤,不加塞,不牢骚,不咒骂,这种良好教养正是其全民读书所营造的文化氛围的体现。

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注定没有前途的民族。改革开放了,中国人有了最好的读书机会:第一,绝大多数人吃饱了肚子;第二,有了赋闲的时间,多少有了买书的零钱,而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多元化,文化禁锢解开,可读的书越来越多,而阅读的方式有网络、报纸、杂志、图书,也越来越方便于人们读书。

但是,现在人们精神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远远不如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来得更加急切,本应该是一个日趋成熟、深刻、平和、沉稳、有深度的时代,却变得浮躁、浅薄、无知、短视、急功近利和庸俗。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

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民族和富强的国家,首先都是精神上的发达、文化上的发达、情感上的发达,而后才是物质财富的丰富。现在人们或者不读书,或者是出于标新立异、包装、做作,这种心态本身就不对。这是舍本而逐末,是一种悲哀。

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普罗大众积极地读书,即是一个贫乏的时代,是一个茫然的时代,是一个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时代。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人能够在思想的深处行走,没有人能够到达文化的峰巅,并且有众多的人追随着向思想的深度探寻,向文化的高峰去攀登,那么这个时代也是一个灰暗的时代,其物质生活的繁荣也是一种不能持久的假象。

中国的教育、文化、资源、社会结构、三农问题、国际关系等干洗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不应该仅是中央政府和执政党高层思考的,它应该是整个民族每一个受过相应教育的公民普遍加以思考的问题。但几十年间,几千万大学生,没有几个人有这种思考能力,人们只为了自己顾自己谋一口饭,读书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

1978年—1981年间主要是报告文学在起着作用,报告文学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和良知,也是时代的一个精神灯塔;1981年—1987年间,是小说引领时代的灵魂;1987—1989年间,一些理论文章进行着思想深处的思考,起着社会良知作用;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一些报告文学、新闻、小说、纪实文学之间的变异文体;等到1995年以后,再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

究其根本:好书太少了。好书太少是因为好的消费者太少,也就是好读者太少。没有好的消费者是不会有好的商品供应的,生产者的水平是受消费者水平来制约的。我每年送出几十部连环画,每套连环画都是一大箱子,卓达骨干员工的小孩一到七八岁,我都送连环画,目的很简单,一是培养其阅读兴趣,二是将来他长大读经典和原著的时候感到不陌生,似曾相识,有兴趣深读。同样读一部经典,其他孩子孩童时期没接触过连环画,感到每一页、每一章、每一句都是陌生的,可是他却知道,这对其信心的鼓舞作用是莫大的。

从来读书长精神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徜徉书海,就犹如拥有了整个世界: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俊逸,宋词的雄阔,元曲的典雅,明清小说的厚重,以及异邦文学的新奇,尽收眼底。斗室之所,思接千载;方寸之居,畅游万里。此中乐趣,又岂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的!

从来读书长精神,愿将此身常伴她。书之与我,此生恐怕再也难离开半步了。

每当捧读那承载着人类智慧的书卷,都会感到有一种力量在传递,有一种精神在升华。在我眼里,唯有读书才能让你的思想更加深刻,让你的性情得到修补,让给你的精神得到给养,让你的人生得到充实。一句话,从来读书长精神。

读书有助于感受生活。在书中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神游天地,体验到趣味之上的趣味,风景之外的风景,生活之中的生活。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忆江南的秀美;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看北国的风光;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中,感叹祖国山河的壮丽;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壮怀人生的豪放;在“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中品尝人生的洒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体味人生的甘甜;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深思人生的责任。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心灵的家园,情感的皈依,让优秀的文字充实头脑,使奋发的激情保持长久,让平和的思绪浸润生活,给奔腾的心灵一个诗意的栖居。

读书有助于提升境界。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之所以读书有这种功效,主要在于读书给人以正气,给人以学问,给人以情感,给人以境界。好书字里行间闪烁着人类的实践,人的境界。格言警句让人警醒,至理名言让人彻悟,风趣的语言让人愉悦,优美的描写让人赏心,壮烈的故事让人感奋,生动的情节让人舒怀,凄婉的叙述让人牵情,幽默的文字让人会心一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又获得人生的滋养,无形中塑造着人生的品德和人格,使境界得到提升,精神得到升华,道德得到净化。

读书有助于健身养性。于谦有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半点尘。”在以书相伴的日子里,字里行间,细品书香、书魂、书韵,静享怡然、泰然、淡然之情趣,于是就有了一个好的心境。用纯洁的心灵去感受培根的博大、蒙田的淡泊、卢梭的休闲、海明威的沉静、川瑞康成的优美和鲁迅的深刻。这时会顿觉风生袖底,用到心中。好似面对面地与智者“对话”,接受“良医”体检,加强心理“护理”,及时修身“排毒”,进行灵魂“洗涤”。去私心、少邪念、拼浮躁、弃忧郁,让心态变得理性成熟,思想变得宽厚大度,人生变得更加灿烂。

从来读书长精神,但愿书籍伴终生。

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高尚的精神境界要读书

梁衡先生说过,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除物质之外,还需要精神滋养的就是人类。只有人,有精神生活,有主观思维,会改造客观,追求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读书是否在为自己打底,打精神之底呢?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柱有思想的芦苇。意谓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置人于死地。可即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一个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是能够思想的。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肉身生活的力量,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追求高贵,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高尚的精神境界,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市模范教师苏立康说得好:书籍是作为精神劳动的产物。书籍所负载的经验、知识、情感态度……所有这些都是作者精神的产物。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用己有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接受作者的经验和知识。书中的东西,有的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的会使我们产生新的见解,有的可能会和我们发生碰撞,在碰撞中我们可能会更深入地理解它、接受它。阅读的过程其实是阅读者精神劳动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的东西同样也是我们精神劳动的成果。从这点上讲,阅读也就改变了我们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因而,阅读使我们进入一种新的精神状态。

如果说,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有助于我们打好精神底子的话,那么,我们自须勤奋阅读、系统阅读、深入阅读。要知道,阅读就是一个长期浸染和积淀的过程,这种东西浸染得多了,接受得多了,量的变化就会带来质的变化。佛教有一个说法:一棵参天大树能长多高,不取决于它往上努力的程度,而取决于它的根往下能扎多深。对人读书而言,其精神有多高贵,不取决于他往上努力的程度,而是取决于他在心理上往下沉潜的深度。越能耐得住寂寞,越能经得起诱惑,越能潜心读书,便越能接近高贵、臻于高贵。

如上所述,读书不是打气筒,它不可能打一下就能明晃晃看到轮胎的一次鼓胀,读书对人的作用是潜滋暗长的,但它总是有益的,届时一定能够实现精神升华。想起丁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它是非洲大地上生长得最高的毛草之一,但是它的生长过程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但在半年之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科学研究表明,在那看不出成长的六个月里,尖毛草其实一直在长根部。它的根部已经超过28米!当蓄足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尖毛草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一下子长成了草地之王。读书亦然,其厚积薄发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打精神底子,提升精神境界的角度而言,经常读好书,读经典之书,其实就像尖毛草的成长一样,有多年深厚、扎实的根基积累,其必有能量快速、有效的释放——它体现在待人接物细节的完善追求上,它体现在对假恶丑与真善美的甄别上,体现在对大是大非问题的处置上,或许它难以定量,但必能定性。

世上没有奇迹,刨开“泥土”,看那些超群植物扎的根,你就会知道奥秘的所在!

读书:精神上的跑步

古今中外,爱读书的人,包括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很多都是高寿之人。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实践和感悟,告诉人们:读书有益健康。

孔子终生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美国加州一位老人巴鲁玛, 105岁还坚持在成人学校学习,她说她永葆青春的秘诀就是“每天学习新东西”。美国还有一位叫哈里·利伯曼的老人,80岁开始学画,他在 101岁举办其22次个人画展时说:“我从74岁退休到80岁学绘画以前,是我一生中最难受的六年,无所事事,烦躁无聊,这样,会加快衰老,人便死得快。我想告诉那些认为自己老了的人,别总想你有多大年纪,只去想你要取得什么新的成就,马上干,努力学,这就是生活。”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为什么读书有益健康呢?这要从读书与大脑、大脑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研究。

“心为元神之府”(李时珍),“心为己帝”(皮日修),都是讲大脑是人的精神的司令部,是人体的主宰。脑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的整个肌体,心理盛衰与生理盛衰直接相关。大脑衰退,会直接影响全身各器官系统,导致外在的肢体的运动障碍和内部脏腑协调作用的紊乱,导致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弱,从而引起各种疾患,产生一系列衰老征兆。

德国解剖学家格尔贝特·豪,长期致力于老化过程的研究,先后解剖了各年龄段的尸体160具,他认为人老脑不衰。这一结论是否完全正确,有待科学发展来验证。人脑的衰退并不都是生理因素在起作用,应该说与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许多养生家把健脑作为争取健康长寿的根本之计。怎么健脑?一条是养,“养生莫若养心”;一条是用,“用进废退”。而正确的用,积极的用,也是养。读书正是对大脑养用结合的一项最佳选择。

读书可以使人聚精会神,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活动。“眼前直下三千字,脑内全无一点尘。”这是明代于谦描述他在读书时进入的一种宁静专一的境界。晋代陶渊明说他集中思想读书时,“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许多人都有这种体验,读一本精美深邃的书,可使大脑“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庄子)。这就有助于达到《内经》所说的:“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读书可以调节“七情”、涵养心性。人都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正常情感。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但突然遭遇强烈刺激,或持续时间长,形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就会影响人的心理机能,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发生。读书具有调节情志的强大的功能,可以增添人的情趣,丰富人的感情,稳定人的情绪,净化人的心灵,使心理经常处于平衡美好的状态。清代养生家李渔说:“予生无他癖,唯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宋代文人韩驹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苏轼历遭罢官、坐牢、流放之苦,仍然保持豁达的心境,他的办法就是“八面受敌”苦读书。对于读书能调节人的精神状态,治疗心理疾患,英国作家赫兹里特一语中的,说是“书能攻心”,有的人干脆叫它“书籍疗法”。

读书能使人智能发达,既是养生之道,也是求知之道。对这一点,历来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哲学家卢克莱修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汉·刘  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普希金

书籍是思想发动机。——法  格

一个人只要心智灵活,青春就不会离他而去。——心理学家朗姆士

勤读书,不但可以丰富知识,而且能够使脑保持清醒灵活。有的人年岁一大就不读书,结果头脑很快就迟钝糊涂。——作家孙  犁

德国图卢滋老年大学有这样一条座右铭:“停止学习之日,即是开始衰老之时。”确实,读书之于心灵,犹如体育之于身体。美国有位博士把读书视为“精神上的跑步”,很有道理。21世纪是“科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相信会有更多朋友以更大热情投入读书这项精神上的“跑步运动”。

我们有必要重新拾取“读书精神”。

从一些图书所记载的美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时代来看,在那次长达10年的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危机中,音乐、电影、体育,尤其是阅读等休闲方式,帮助美国人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美国图书馆协会曾有过一个统计,当时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有的读者对图书管理员说:“没有图书馆我早疯了。”

历史真是惊人地相似。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人又把目光投向阅读。人们渴望从阅读中借鉴历史,找到解决面前新问题的启示,发现烛照未来之路的经验。全球范围内已经在经济圈、金融圈和大众读者中掀起了重读马克思《资本论》的热潮。这是我们人类在面对危机中时一种自助、自我改善和自我拯救。我们需要在这种阅读中发现一种肯定的力量,一种激励而追求的力量……

“阅读,跃起的力量”,是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的主题,主办方希望在这个经济低迷时期,通过书展带动社会的阅读风气,“别的钱可以省着点,买书的钱不能省,愈是在这不景气的时候,愈是要多看书。”

物质、财富和金钱,在金融危机中失去了,但人们感到精神和灵魂的富有不能失去,精神生命不能贫困。如今,人们重新拥抱阅读,难道是金融危机的别样所赐?

是的,这是一种守望。守望的是一种“读书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守望,使我们庸常的生活具有了一种价值,使我们沉湎在物质与欲望中的人性和精神具有了一种尊严,是我们对于人类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一种坚持。这是一种抵抗。抵抗的力量来源,就是阅读。

读书是享受精神的盛宴

清人山阴金曾说:“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天麻静讶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19世纪英国作家塞缨尔说:“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宇宙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倒塌了,而经典书籍则与世长存。”一部好书就是尘世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每一次细细地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书把人类引导向那有着瑰丽风景的思想远方,去共进一场精神的盛宴。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因为它会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大境界。

读书,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和心智的感悟,孜孜以求,书读百遍始通神;日积月累,学贯中西悟人生。这就是书中蕴藏的内涵。从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到郑成功的“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这些真切的体会无不说明读书可以养心,可以使人不固陋、不偏执,开茅塞、养性灵。

读书,是一种从感官到心灵的高度享受,使心胸归于宁静淡泊,使生命超然于物外。如同阳春三月的踏青郊游,如同仲秋九月的开镰收割,抑或隆冬季节与久违的朋友围坐火妒边的娓娓叙谈。爱读书的人对于书的感情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自有衷情动人处。

读书,是一次精神的放牧,如同牧羊人在无边的草原上放牧羊群,时而仰望碧蓝天空上的朵朵白云,时而抚弄身边的野草小花,在风烟俱净中享有一种体验。又如同海边的旅人,有时看看海天外的云鸥,有时在沙浪间寻寻觅觅,在海天共色中自有一番感悟。

宋朝的朱熹有一首《读书有感》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很富有哲理的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小小方塘之所以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来。源头活水到半亩方塘靠流动,而知识输入头脑是靠学习。方塘没有活水流就会枯竭混浊,头脑没有知识输入就会糊涂僵化,而知识的输入,就是读书,就是学习。

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一种“隐身”的串门,他要参见自己钦佩的老师或是有名的学者,不必打招呼就可求见,也不必怕打扰了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了大门”,她又说:读书可以倾听前代遗闻轶事,也可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她把读书的功用说到极致,但却没有夸大其辞,因为这种情景也是每一位有阅读经验的读者的共同感受。

久涉尘世,凡夫俗子的我们,总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浅薄与浮躁,我们的大脑和躯体终日疲于奔命地穿梭于市井之间,在众生趋之若鹜的名利场,我们渐渐学会了如何才能使自己言不由衷的话变得美妙动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无数次热情而又虚伪的寒暄之后,我们的额头上已过早地刻满了皱纹。此刻,让我们走进书斋,亲近书香吧。

静谧的月夜,夜阑人静,微风习习。沏上一杯清茶,然后轻轻地走进小小书斋,去亲近那淡淡的然而却是醉人的书香吧。一切都是如此的恬静,如此的祥和。月亮高悬在暗蓝色的天空中,柔柔的光线透窗而入,室内笼起了一层淡黄色的纱……如果你在如此美丽的夜景下,轻轻地打开一本书,细细品味那书中的诗句,书中的意境……那该有多自然,多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段子二十 | 晋尚韵 韵在何处
读书之乐
机关干部要多一些书卷气
读书如读心
读书
书是精神伴侣,是灵魂的居所(读书做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