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读书】


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21世纪初,课程改革在全国展开,首先从教材改起,并重新制定了新的课标。课改15年,数学教育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然而,我们在回顾小时候的数学学习,对小时候的数学教育提出批评的同时,是否也在思考,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长大后,回顾他们小时候的数学学习时,可能也会对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有质疑?

  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甚至质疑现在的数学教育是否适应现在的学生,现在的数学教育是否能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如今,观念要变,内容要改,方式要变,但教育又遭遇新的挑战。

  挑战1:怎么让数学好玩

  数学教师每天都在教数学,家长每天都在督促孩子学好数学,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数学考试,这样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成为家常便饭。数学教师每天依据教材落实每一个教学内容,学生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些工作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

  有几个教师、学生、家长认真思考过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成年人尚且对数学内容有正确的判断力,儿童呢?他们只能盲目地跟着老师学习教材里提供的数学知识,在这个五彩缤纷、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时间长了,孩子们是否能坚持努力学习书本上的数学呢?

  小时候,老师与父母亲都告诉我们:“孩子啊!读好书,考上了大学,就能吃上'国家粮’,远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生活。”每到农忙和暑假,我们的确经历了太阳底下劳作的辛苦,在学校里学习比农田劳动、上山扛柴轻松得多,知道读好书能改变现状,不管学的是怎么样的知识,都要努力学习。

  用父母的话激励女儿这一代人,显然不太管用,我们会说:“孩子啊!读好书,考上大学,能够找到比爸爸妈妈还要好的工作,过更好的生活。”可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有多好,可能凭着好胜心争取比别人学得好。

  因此,到了女儿这一代,令我们最为困惑的是:小时候,我们那一代人如何刻苦努力,现在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懒呢?

  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论你怎么跟孩子说,学好数学多么重要,许多孩子总是无动于衷。

  我们又更郁闷:现在的孩子又比1990年代的孩子懒,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作为教师和家长,用什么来激励现在的孩子努力学习呢?

  用传统的办法激励衣食无忧的21世纪新一代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唯一的选项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好玩的数学。

  但是,现在的数学学习真的好玩吗?

  就以计算教学为例,1980年代,没有计算机,人们只好用笔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个时候,特别重视计算,甚至是高难度的计算,计算能力成了数学最为重要的技能;1990年代,随着计算器的使用,老师们还把计算当作最为重要的内容,就相当于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孩子们长大了,来到了21世纪,没有人用笔算解决比较难的问题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给计算减轻负担。

  现在你就会明白,教师一直强调计算对于考试的重要性,加强计算的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而学生却在偷偷拿出计算器或手机完成老师布置的计算作业。

  学生不听讲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有高科技办法准确地计算,为什么还用无趣的“土”办法解决问题呢?

  然而,哪个数学老师有胆量放松对笔算的要求?

  如果放松笔算的要求,必然会“死”得很难看。考试还是不允许学生带计算器,一张试卷里,各种题型的解答都需要计算,计算不熟练,考试成绩可想而知。

  不难理解,老师们感觉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远不如以前的学生,成绩也不如从前的学生,归因为基础不扎实。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老师们迫不得已强调笔算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的笔算达到自动化程度,减少由于笔算造成的失误。

  要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唯一的办法是多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重复的计算训练上了。

  重复的计算训练绝不是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学生的心理负担还是过重。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自然就会拒绝学习而慢慢地变得“懒惰”,老师与家长只好用“威胁”的手段强迫学生学习。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喜欢上数学吗?如果学生不喜欢数学学习,又怎么能学好数学呢?

  那么,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挑战2:怎么让数学留下

  有人说:什么叫素质?就是当你所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留下来的那部分就叫素质。老师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而很少人重视学生留下得更多,而学得更多并不等于留下得更多,“考场状元不等于职场状元”的现状证实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需要的是留下得多,还是学得多?当然是留下得多。要让学生留下得多,就需要改变我们的教与学的方式。

  课改课改,口头上要说,但做出来的与口头上说的一致,才真正课改了。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学校为了节省打印纸张,控制打印数量,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要求老师们打印材料需向主管教学的我申请。

  英语组的林老师拿着一张批条找我签字,需要打印全校每天的单词背诵作业,通过这张作业来促进家长配合落实。

  这是好事呀!英语老师们有想法,有措施,有责任心,我毫不犹豫地签了字,同意他们打印作业。

  参加小学英语的一次教研活动,我发现几位老师评课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汇是:操练。怀着对英语学习“操练”的好奇心,我到图书馆借来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翻来覆去也没有看到一个“操练”,这才猜测英语老师可能没有研读课标。

  于是我在不同的场合试问了几个英语老师:小学阶段必须掌握多少个英语单词?一位老师说是600个,另一位老师说是300个,第三位老师说是280个。

  英语老师们没有去研读课标,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原来每天一张的英语单词背诵作业就是“操练”。

  如果不操练,学生能消化这些英语单词吗?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小学阶段要掌握600个单词,那么小学6年,每周2节课,按一年40周计算,就有480节课,每节课只要掌握2个单词就超额完成任务;如果是300个和280个,每一节课掌握1个单词就完成任务了,为什么要一张张单词背诵作业,还要家长签字呢?

  一张张英语单词的记忆自然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但这些英语单词没有用在生活中,没有用在口语对话中,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和“用”?无怪乎中国的学生用了最多的时间学英语,英语成绩也很“优秀”,但走出国门,却张口说不了英语。

  如果不讲普通话,语文老师每天在课堂上教字、词、句,学生记住的字、词、句再多,也很快会忘记的。

  学习英语需要语言环境,学习数学也一样,需要数学环境,无论数学怎样操练,解决问题有多么的熟练,当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与工作中从来不用数学时,数学也就忘记了。

  能够留下来的数学,一定是往后在工作与生活中有意与不经意间发挥作用的数学,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但早已习惯了“操练”的我们,是否忘记掉: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是能够留下来的数学!

  挑战3:怎么让数学面向未来

  作为当下的数学教师,正在做当下的教育工作,我们现在是怎样教数学的?当然,我们会说:十几年的课改,改变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但是,当前教育的改变,跟得上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吗?

  我想:未必!

  在朋友的“引诱”下,我使用了手机微信,每次接触现代化“武器”,都会让我感觉世界变化是如此之快。

  朋友给我发来一则微信,吸引了我的眼球。微信内容是:

  当摩托罗拉还沉醉在V8088的时候,还不知道诺基亚已迎头赶上。

  当诺基亚还注重低端市场时,乔布斯的苹果已经潜入。

  当苹果成为街机的时候,三星已经傲视天下。

  当中国移动沾沾自喜为中国最大的通讯商时,浑然不觉微信客户已突破4个亿。

  当很多人还在想租个门面房做个小生意时,光棍节一天中国互联网创造天价成交额。

  女儿出国了,每天来一个微信视频,这在五年前是不可思议的事;五年前,国内国外只能电话联系,而就是电话联系,在十年前也是不可思议的事。

  当我们的学校在不断扩张(城市化、集团化、大班化)的时候,发达国家却努力把学校越做越“小”(小班化、小学校)。

  ……

  世界变化怎么如此之快!

  这些变化无疑是观念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变化。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你很难想象十年、二十年后的社会是什么样,就像十年、二十年前,不会想到现在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不能想象现在家里就可以买衣服、家具……不能想象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可以坐速度惊人的动车,不能想象中国的“玉兔”上月球……

  这个世界的事物瞬息万变,但有一个东西是恒定不变的:教育是为了成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人生幸福美满!

  那么,在这个教育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现在的数学教育观念要顺时而变,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也要重新定位,数学教育的内容自然需要改进,数学教育的方式需要随之改变。

  我们要关注当下,更要放眼未来!

  摘自:戴曙光著《数学,究竟怎么教》

    戴曙光,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副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知道你喜欢我呀!
英语老师“狂喜”道:史上“最实用”的98个短语,“千金难求”,仅此一份!
张广祥 | 该干嘛就干嘛
博士妈妈超厉害:把单词编成三字经,孩子1天记住了500个单词!
班主任工作案例系列:怎样布置教室才有利于学习
课程创新怎样进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