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审美中国(十六)人生境界


【教育读书】

 
审美中国(十六)人生境界


    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但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那么,什么是人生境界呢?

 

    1.人生境界

 

    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个人境界高,那个人境界低。这个“境界”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

 

    所谓“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它包括人对宇宙人生的了解和对自已行为的一种自觉,也包括人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人的境界作为他的精神世界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精神世界的形成有客观因素,如一个人的时代环境、家庭出身、文化背景、接受的教育、人生经历等等,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境界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化。

 

    境界是一种导向。一个人的境界对于他的生活和实践有一种指引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境界指引着一个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他爱好的风格。一个只有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

 

    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宇宙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同。从表面看,大家共有一个世界,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他的内在的心理状态,中国古人称为“胸襟”、“胸次”、“怀抱”、“胸怀”。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称之为“生存心态”。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他的外在的言谈笑貌、举止态度,以至于表现为他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人称之为“气象”、“格局”。布尔迪厄则称之为“生活风格”。

 

    “胸襟”、“气象”、“格局”,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它是客观存在,是别人能够感觉到的,这是从消极方面说。从积极方面来说,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如果达到一种高度,那就有可能影响到周围的人,产生一种“春风化雨”的作用。

 

    2.四种品味

 

    在中国很多思想家看来,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高品位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自然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只是按习惯做事,他并不清楚他做的事的意义。他也可能做成一些大事业,但他在做这种大事业时也依然是“莫知其然而然”。

 

    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他自已的“利”。对于这一点,他是自觉的。他可以积极奋斗,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牺牲自已,但目的都是为了自已的“利”。如秦皇汉武,他们做了许多功在天下、利在万世的事,他们是盖世英雄,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已的“利”,所以他们的境界是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行“义”。所谓行“义”,是求社会的利。因为他已有一种觉解,即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已,发展自已。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即便有时是“予”,他的目的也还是取;道德境界中的人,他的行为的目的是“予”,即便有时是“取”,他的目的也还是“予”。

 

    天地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他的一切行为的目的是“事天”。因为他的有一种最高的觉解,即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不但对社会应有贡献,而且对宇宙也应有贡献。这是“知天”。“知天”所以能“事天”。“知天”所以能“乐天”、“同天”。“乐天”是他的所见、所行对他都有新的意义,所以有一种乐。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愉悦。

 

    这四种境界,就高低的品位或等级说,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自然境界,需要的觉解最少,可以说是一个混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依次需要更多的觉解。天地境界,需要最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又似乎是一个混沌。但这种混沌,并不是不了解,而是大了解。这是觉解的发展。同时,这也是“我”的发展。在自然境界中,人不知有“我”。在功利境界中,人有“我”。在道德境界中,人无“我”。这里的有“我”,是指有“私”;无“我”,是指无“私”。在天地境界中,人亦无“我”。这是大无“我”。但是这种无“我”,却因为真正了解“我”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因而充分发展了“真我”,所以在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中的人,才可以说真正的有“我”。

 

    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个人所享受的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感觉和了解的世界。颐和园的玉兰花,从表面上看,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世界,实际上很多人并不能享受。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买不起门票,而是说玉兰花对这些人没有意义。这是他的境界决定的。

 

    天地境界,是消解了“我”与“非我”的分别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因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在现当代西方哲学家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最高品位或等级的人生境界乃是审美境界。法国哲学家福柯是最突出的一位。在福柯看来,审美活动是人的最高超越活动,它在不断的创造中把人的生存引向人的本性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是别的活动不能做到的。

 

    3.三个层面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层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送往迎来、婚丧嫁娶等等“俗务”。这种个人的日常生活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生的这个俗务的层面常常显得有些乏味。柴米油盐常常显得乏味。送往迎来有时也很乏味。但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层面。过去有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不食人间烟火”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层面,是工作的层面,事业的层面。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为了维持自已和家庭的生活,必须有一份工作,有一个职业。职业有各种各样,一个人要有工作,要有职业,用一种比较消积的说法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用一种积极的说法就是人的一辈子应该做一番事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所以工作的层面从积极的意义上说也就是事业的层面,这是人生的一个核心的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审美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这个层面是超功利的层面。人的一生当然要做一番事业,但是人生还应该有点诗意。人生不等于事业。除了事业之外,人生还应该有审美这个层面。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工作压力大,竞争十分激烈,每个人每天都很忙碌,所以审美的层面往往被排挤掉了。人们往往把审美活动看成是没有意义的,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审美活动尽管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它是人生所必需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我们不能说审美的层面是人生的唯一的层面或人生的最重要的层面,但是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

 

     人生的这个三个层面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安排,有一种恰当的比例。

 

    一个人不能把个人生活的“俗务”的层面搞得太膨胀,把事业也挤掉了,把审美也挤掉了,整天想着柴米油盐,整天和朋友在一起吃吃喝喝。这种人就是俗话说的“俗气”。

 

    一个人也不能把工作的、事业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整天忙忙碌碌,生活毫无诗意。这样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

 

    当然,一个人也不能使审美的层面过于膨胀,把生活、事业的层面都挤掉。成天不务正业,那也是不可取的。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在一定条悠扬下可以具有审美的意味。事业的层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升华为审美的层面。很多大科学家,在他们的科学研究中感受到宇宙的崇高,从而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这就是事业的层面升华到了审美的层面。反过来,我们说,审美活动可以拓宽人的胸襟,因而也可以有助于一个人的事业的成功,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审美的层面转化成了事业的层面。

 

    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境界,理解了人生境界的四种品味以及人生的三个层面之后,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呢?请看下篇。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或者说,就有什么样的“生存心态”和“生活风格”。一个有着最高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自已的生活实践中能够有意识地追求审美的人生,那么他同时也就在向着最高的层面提升自已的人生境界。

 

    什么是审美的人生呢?在我们看来,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1.诗意的人生

 

    什么是诗意的人生?或者换一个说法,什么是海德格尔说的“诗意的栖居”?诗意的人生,就是回到人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的最基本的经验世界,是最本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与万物之间并无间隔,而是融为一体的。这个生活世界就是中国美学说的“真”、“自然”。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生是充满诗意的。这就是人的精神家园。

 

    但是在世俗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主客二分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对于我们都是认识的对象和利用的对象。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就有了间隔。人被局限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有如关进了一个牢笼,用陶渊明的话来说,就是落入了“樊笼”、“尘网”。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把人生区分为两种,“我—你”人生和“我—它”人生:


    (1)“我-它”人生又称为“被使用的世界”,就是把世界的一切都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都是满足我的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这样,我把一切存在者都纳入时空的框架和因果联系之中,一切存在者都是与我分离的对象。这就是“间接性”。


    (2)“我-你”人生则超越主客二分,所以又称为“相遇的世界”。“相遇”就是与人的灵魂深处直接见面。比如一棵树,“我凝神观照树,进入物我不分之关系中”。与我相遇的不是树的属性和本质,不是树的物理运动、化学变化等等,而是不可分割的树本身。这是无限的“你”,“万有皆栖居于他的灿烂光华中”。没有任何概念体系、目的欲求阻隔在“我”与“你”之间。这是关系的“直接性”。这是现在。当人沉湎于他所经验所利用的物之时,他其实生活在过去里。在他的时间中没有现时。除了对象,他一无所有,而对象滞留于已逝时光。“现在”不是转瞬即逝、一掠而过的时辰,它是当下,是常驻,而“对象”则是静止、中断、僵死、凝固,是现时的丧失。

 

    “我-你”的人生是超越主客二分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是当下的人生,是把握“现在”的人生,而“我-它”的人生则是主客分离的把一切作为对象的人生,是丧失“现在”的人生。对于这样的人,一切都是过去式的。这样的人只能生活在过眼烟云之中

 

    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限隔,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它的无限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说:“人活得真没意思。”感到自已活得没有意思,当然可能有种种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功利的眼光和逻辑的眼光遮蔽了这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世界,从而丧失了“现在”。审美活动去掉了这种遮蔽,照亮了这个本来的世界,于是世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有情味,有灵性,与你息息相通,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诗意。

 

    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的人”时说,自我实现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更有情趣,更能感受世界之美,他们能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带着敬畏、兴奋、好奇甚至狂喜体验人生。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美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他们见到的第一千个婴儿,就像他见到的第一个一样,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产物。这就是中国古人说的“乐生”,一个人能够“乐生”,那么对于他来说,他就把握了“现在”,世界一切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他的人生就成了诗意的人生。

 

    2.创造的人生

 

    所谓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高度发挥,甚至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人生就充满了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人说“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就是生而又生,创造再创造,生生不息就是创造的人生。

 

    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和创造。创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才是五彩缤纷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才是审美的人生。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充满着生活的活力和创造的追求。反过来,缺乏创造的人生,则是缺乏意义和价值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是暗淡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

 

    俄国作家格拉宁有一本写真人真事的传记小说《奇特的一生》,讲述了一位俄国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故事。这位昆虫学家最叫人吃惊的是他有超出常人一倍甚至几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一生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他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印稿的论文和专著,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无神论等等学科。他在20世纪30年代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他用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收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万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不仅如此。他学术兴趣之广泛,也令人吃惊。他研究古希腊罗马史、英国政治史、研究宗教、研究康德的哲学。他的研究达到了专业的程度。研究古希腊罗马史的专家找他讨论古希腊罗马中的学术问题。外交部的官员也找他请教英国政治史的某些问题。他在一篇题为《多数和单数》的文章中,提出了关于其他星球上的生命的问题,发展理论的问题,天体生物学的问题,控制进化过程的规律的问题。柳比歇比学术研究的领域这么广博,取得这么多的成果,并不表明他的物质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他一样要经历战争时代的苦难和政治运动的折磨。他一样要花很多时间去跑商店,去排除买煤油和其他东西。他也有应酬。照他自已的记录,1969年一年,他收到419封信(其中98封来自国外),共写283封信,发出69件印刷品。他的有些书信简直写成了专题论文和学术论文。普通的应酬在他那里变成了带有创造性的学术活动。在柳比歇比的人生中,也没有忽略审美的层面。他和朋友讨论但丁的《神曲》,他写过关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论文,他在晚上经常去听音乐会。柳比歇比超越了平常人认为无法超越的极限,使自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惊人的地步。他享受生活的乐趣也比平常人多得多。

 

    柳比歇夫一生所做的事情要比普通人多得多。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力的极小部分。马斯洛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已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或发展不充分的潜力。我们许多人的确回避了我们自身暗示给我们的天职,或者说召唤、命运、使命、人生的任务等。”格拉宁也说,“大多数人,从来不想尝试超越自已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是以低于自已一倍的效率在生活”。而柳比歇夫都是在他最高的极限上生活着。以他为代表的那些人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这样的人几乎竭尽所能,使自已趋于完美,他们是一些已经走到、或者正在走向自已力所能及高度的人。

 

    这样的人从不停止自已的创造,直至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天

 

    3.爱的人生

 

    一个人的人生充满诗意和创造,那么一定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使他热爱人生,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并因此而提升自已的人生境界。诗意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必然带来爱的人生。

 

    审美活动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根本原因在于它使人超越主客二分的阻隔,而沐浴在万物一体的阳光之下。这必然使人产生爱的心情。用马丁布伯的话来说:“爱伫立在‘我’与‘你’之间。”美产生爱。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说:“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这就是说,天地间瞬间即逝的事物,与人相遇而相融,在人心目之中生成审美意象,从而显示生命的灿烂光华,那就必定会激起人们心中无限的喜悦,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

 

    这种对人生的爱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万物一体的境界中,人必然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无限整体的存在对个人生存的支持,没有它,人不可能实现自我,人生也就失去意义。感受到这一点,人必然产生感恩的心情。马斯洛说过,高峰体验会带来一种感恩的心情。这有如信徒对于上帝的感恩之情,这也有如普通人对于命运、对于自然、对于人类、对于过去、对于父母、对于世界、对于曾有助于他获得奇迹的所有一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恩之情常常表现为一种拥抱一切的胸怀,表现为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它促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艺术的美也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俄国作家良帕乌斯托夫斯基说,他不止一次参观过德累斯顿美术馆,那里有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和许多古代大师的作品,每次都看得热泪盈眶。“究竟是什么使人热小王盈眶?是洋溢在画面上的精神的完美和天才的威力,它激励我们追求自身思想的纯洁、刚强和高尚。”“在欣赏美的时候,我们自会感到诚惶诚恐,那是我们内心净化的先兆。仿佛那雨、那风、那鲜花盛开的大地的呼吸,及其清新的气息全部潜入了我们感恩的心灵,并且永远占领了它们。”他又说,他走进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第一次感到了做人的幸福,并且懂得了人怎样才能日臻伟大和完美”。他说,他在那里的雕塑厅一坐就是半天,他“越是长久地望着那些无名的古希腊雕塑家雕塑的人像或者卡诺瓦雕塑的那些露出一丝微笑的妇女,就越是清楚地懂得,所有这些雕塑都是对人们自身高尚情操的召唤,都是人类无比纯洁的朝霞的先兆”,“无怪海涅每次去卢浮宫,都会接连几个小时坐在米洛的维纳斯像旁悄悄哭泣。”这些是说,审美活动使人感到人生的美好,产生感恩的心情,从而激励自已追求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

 

    爱的人生当然也包括男女之间的爱情。有了男女的爱情,人生就变得如此美好。马斯洛说,爱情(情爱和性爱)作为一种审美体验使人惊喜、钦慕、敬畏,并且产生一种类似伟大音乐所激起的感恩的心情。

 

    这些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话告诉我们: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励自已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精神境界的人生。

 


    总之,追求审美的人生,就是追求诗意的人生、追求创造的人生、追求爱的人生。人们在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同时就在不断拓宽自已的胸襟、涵养自已的气象,不断提升自已的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即审美的人生境界。在这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当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在这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当中,人的心灵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在这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当中,人回到了自已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自已的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朗:人生的四重境界
赏石,让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奔三的人,三种人生,怎么选?
闲谈审美的境界真正的审美是不掺杂任何功利...
邵大箴:文艺不当求表面繁荣 “虚境”是成功要素
艺 术 推 荐 | 审 美 与 生 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