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采众长】一个耐烦心,天下何事不可为?




 





【博采众长】

一个耐烦心,天下何事不可为?

文/清  江


    “只一个耐烦心,天下何事不得了?天下何人不能处?”耐烦是自律的基本条件,自律是成功者的共同品质。



成功离不开自律

    自律不是一时一地的收敛,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才会与身心融为一体。这就离不开“耐烦”二字,怕麻烦是不可能做到自律的。凡事只怕“认真”,认真者一定是耐烦者,有此素质,天底下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有什么人不能相处?

    自律首先体现在个人修养上,如果个人修养尚且堪忧,何以让人相信你做到了自律。

    “进德莫如不苟,不苟先要个耐烦。今人只为有躁心而不耐烦,故一切苟且,卒至破大防而不顾,弃大义而不为。其始皆起于一念之苟也。”个人修养关键在于凡事不苟且,认真严肃对待。这就离不开耐烦之心,如果心中浮躁,一切应付而已,终至背弃道义而不顾,自甘于堕落。

    小事最可见修养功夫如何。据《顔元集·顔习斋先生年谱》记载顔元:“一日耘蒜,下杂莴苣,工细繁,欲已;思尝言学耐烦,岂可任己便乎!遂耘至半,静坐息片时,耘终畦。”



自律体现在生活琐事中

    顔习斋先生一天给蒜苗除草,因为地里还杂种了莴苣,需要细心清理,任务比较繁重,想停止不做。可是想起过去曾学过要耐烦,岂能任由自己就此罢休。于是做到一半后,静坐休息片刻,最终把草除完。

    人在这种时候,最容易放过自己,又累又烦,巴不得趁早回去。可是,耐烦之功,自律之效,正是这个时候才体现出来了。

    平时静坐家中,无所事事,口头上说要耐烦、要自律都容易,嘴皮子功夫谁不会。只有到了实际生活中,修养如何才见分晓。前人总说要在事上磨练,这就是实际的修炼工夫。

    读书一事,尚可以为摄伏身心之助。读书穷理,正是培养自律的重要方法。要细立课程,耐烦着实,不求速解,不计近功。这样积累上三五年的功夫,根本粗立,学有所得,自律耐烦之功也就养成了。



读书可以帮助人养成自律的品格

    苏东坡曾手抄《汉书》三遍,在人们看来以东坡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东坡却说:“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汉书》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抄写一遍即非易事,若无耐烦之心,谁能为此。可见所谓天才,亦是辛苦耐烦得来。

    自律者,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并能为此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而不是东瞧西望,心无定准。东坡曾说:“人能从容自守,十年之后,何事不成?”



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如今不少汲汲于谋利者,方务于东,又驰于西。不知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因此,必须先确定目标,目标既定,而后朝夕念此,不断朝这个方向用力,久之,而水到渠成。所谓方向凝聚力量,有方向,力量才有处使,努力才不白费。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东坡此笔,天下无字也!
《汉书》卷三·高后纪第三(1)
关于曾国藩的修养之道
苏东坡竟抄过三遍汉书
静学与静坐之要义
后汉孝章皇帝纪上卷 --- 下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