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采众长】沟通的技巧——让交流变得更“融艺”
文/清  韵


    【导语】

    沟通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在沟通中构建关系,获取资讯和支持,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在沟通中伤害关系,到处碰壁和焦灼,把自己折磨得焦头烂额。沟通本无罪,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如何把握合适的距离和学习有效的技巧来处理。因为,沟通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无处不在,是沟通

    1.沟通到底有多重要?

    不妨一起来想象一下:当天地人间只剩下你一个人,你无须说话,更不必伪装。这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飞速发展,沟通中的地理距离和信息资源的缺乏已经不再是问题。有时我们会厌倦这种“热闹的”生活——在浮躁而忙碌里,被各种信息塞满的简直不堪重负,再加上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各种问题,都使得很多都市里的人想要全身心放空,过上安静、归隐和独处的日子。偶然间的独处自然是难得的清静,但“天地间只有我一人”,大概不会是很棒的体验。



    阿德勒的《沟通的艺术》提到一个关于“孤独”的研究——被试在一间上锁的房间中独处,并可获取报酬。这看起来貌似是一件能轻松赚钱的便宜事儿,五名被试却没撑多长时间。实验的结果是,一名被试待了八天,有三位待了两天,有一位只待了两个小时。而独自横渡大西洋的探险家W.卡尔.杰克逊在两个月的独处后写下了“我开始有了强烈的和别人——一个真实的、鲜活的、有气息的人类说话的需求”,在现实中验证了实验室里的结果——人类确有与他人接近和相处的强烈需求。

    2.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人际沟通的存在对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组研究结果来理解沟通对于健康的意义: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沙利·伯克曼教授对七千名成年居民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研究结果:凡社交能力强且社会支持多的人,其死亡率可下降43.5%。而一个在英国威尔士的小村庄里开展的研究表明:失落亲密关系的村民,在一年内死亡的机会是没有失落亲密关系的村民的五倍。还有离婚的男女比不离婚的男女罹患各种癌症的机会要高五倍。看到这里,不禁感慨鲁滨逊幸好有星期五,否则孤岛上的他,要如何好好地等到回归的那一天?



    人际沟通存在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帮助人们塑造自我认同。没有沟通,人们将无从得知自己真实的样子。在与他人的互动反馈中,我们仿若得到一面镜子。虽然并非所有的反馈都是积极且准确的,但确实自我得以在不同的反馈中以各种方式逐渐明朗。

    除此之外,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体现在人们的各层次需求的满足都不可能绕开社交。我们需要与他人发生联结。于情感而言,高质量的沟通可使可收获来自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情感支持,于社交中感受到愉悦和快乐。而其他社交需求如权力控制、娱乐休闲等,均需在沟通中得以实现。对于沟通的实用功能,我们感受最深。譬如,在一个企业中,如何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完成一个项目,如何处理员工关系,如何为自己实现加薪等,都需要沟通,而且出色的沟通能力将使之事半功倍。



    二,沟未必通,通则不痛

    沟通无处不在,沟通不可或缺。但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都曾陷入因沟通问题而带来的困境。要寻找破解困境的方法,我们需要了解沟通失败的原因和影响沟通效果的各类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沟通是指一人向另一人传递信息的过程,是在关系之中的信息双向流动。在沟通过程里,信息的一次双向流动,就包括信息的发出和信息的接收。那么问题就来了:从信息发出方来说,你能确定你所表达的,确实就是你内心的所想?从信息的接收方来说,你能保证你所听到的和理解的,就是对方的真实意思?即便清楚表达,完全理解,沟通也不一定成功,因为实际的沟通则是单次信息双向流动的有机总合,是一个双方基于不同但有重合的背景就某事发出和接受信息的动态过程。在其中,沟通的质量会受沟通双方的个性,互动的频率和质量、关系远近、个人角色和经验、背景噪音和沟通渠道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我们通过几个例子着手探讨各种因素对沟通质量的影响,初步了解为何沟通会“不通”。

    第一堵“墙”:表达带来的沟通阻碍

    受个性、个人文化水平和社会历史习惯的影响,每个人运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有所不同。当你自认为表达准确了,而别人却未必能听懂;当你自认为表达清晰了,在别人听来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时,就出现沟通中的“鸡同鸭讲”。



    1.不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

    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妻子跟丈夫说:你知不知道三天后是什么日子?丈夫说:不知道。妻子说: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啊!我要礼物!丈夫说:噢,你要什么礼物呢?妻子说:你猜。

    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沟通中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一道屏障。不仅仅是在婚姻中,其他的社交场合如果采用拐弯抹角等不明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时,简单的沟通也会变得十分复杂。

    2.使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

    比如使用超出对方专业领域、文化水平和社会经验的语言——喜欢刷微博的孙子跟从不赶潮流的爷爷说:爷爷,你造么,那个“哎哟,不错哦”来我们市里了耶!太酷炫狂拽炸天了,我要去我要去!你猜爷爷的表情是怎样的?



    第二堵墙:理解中的差异

    1.立场不同所导致的差异

    基于双方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立场的不同,为维护本角色或本立场的利益,双方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就是因背景不同导致的“噪音”所带来的沟通屏障。比如说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更好地发展,总希望孩子健康饮食、努力学习。而孩子偏偏喜欢美味的垃圾食品和痛快地玩耍。如果不讲究技巧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交流,便很容易出现沟通问题。



    再来看某企业的生产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沟通问题:生产部门埋怨质检部门吹毛求疵,而质检部门总想着少出次品。二者都从自己部门的利益出发来“发声”。如果不能实现良好沟通,小则影响内部和谐,大则将不利于公司的长久发展。

    2.沟通的双方对某一概念或程度理解的差异

    曾有人吐槽:世界上最听不懂人话的人,一定是理发师。上网搜搜,有共鸣者无数。最经典的对话是这样的:你要剪多少?剪短一点。好!然后你顶着一头比预期短太多的渣发型骂骂咧咧地走了,顺便朋友打电话抱怨理发师听不懂人话。

    还是剪头发的例子。哥们,给我剪个毛儿!你要什么样的?我要剪出坐牢的感觉。好嘞!所以,如果你是理发师,你会给剪成什么样?作为《越狱》忠实粉丝,我剪出来的发型可能是这样的。



    作为常看法制节目的理发师,他理解的“监狱的感觉”可能是这样的。



    然而,最后这个哥们是被剪成这样的。



    现在你明白了,为何理发师总get不到你的点?两厘米是短,五厘米也是短,这个“短一点”的度,实在是不好把握。而跟着感觉走,更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儿了。同样的,在沟通中,如果双方对同一个词的理解,或是对程度的把握不同时,如果没有澄清和确认,接下来的交流质量可能会大打折扣。

    3.关系的质量所导致的理解上的差异

    同一句话,在不同性质的关系中,可以传达出完全不同的信息。举一个例子——简单的一句:你为什么不洗碗?在热恋中,可以理解为一种娇嗔;在密友中,可以理解为一种调侃;而在即将离婚的夫妻中,就可能变成冲突的导火索。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沟通双方对彼此间关系的感受可能让人“先入为主”地理解一句话,从而影响进一步的沟通。



    在我们的言语中,传达的信息包括两个向度:内容向度和关系向度。所谓内容向度,是指表达中的客观而明确讨论的信息。而关系向度,则是表达中你传达出的对对方的感受,比如你喜欢或厌恶对方,你是从属还是控制对方等。因此,在言语中传达的关系型信息就会影响对所表达的内容向度的理解。

    第三堵墙:信息在传递中的失真

    1910年,在美军部队里,有一则命令是这样的——

    营长对值班军官说:“明晚大概8点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被看到。这种彗星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我命令所有的士兵穿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我们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



    于是值班军官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上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于是连长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营长将会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然后排长对班长说:“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传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最后班长向士兵们传达了命令:“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他那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这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因多次不明确转达而使原本的信息面目全非的沟通障碍。中国老话有言:“话过三人口,猴子变只狗。”这种沟通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沟通的效率,从而耗费了许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三,让交流更“融艺”的方法

    了解沟通的过程以及可能影响沟通质量的因素后,我们可以来探讨如何才能让沟通更高效,更有艺术感。

    第一招:尊重和理解

    成功高效的沟通起始于尊重和理解。要做到尊重和理解,除了个人心态上的调整,语言表达中敬语的使用,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传达你的尊重和理解。

    1.距离要合适

    什么是人际距离?先来看一个场景——在一个能容纳上百人的大阅览室里,只有你一个人在看书。一会儿来了一个人,在其余的79个座位都是空着的情况下,他偏偏选择了挨着你坐,你会作何反应?



    这是一个关于人际距离的实验。实验选择在阅览室刚开门时进行。在阅览室只有一位读者的情况下,实验者走进阅览室并挨着被试坐下。一共有80位读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了被试。实验的结果是,当一个空旷的阅览室里只有两个人时,没有一个人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所谓的人际距离,是指人际交往中因关系远近的不同,自我空间的大小和交往的舒适距离的远近也会相应改变。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 、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亲密距离大概为15cm以内,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允许肌肤碰触、耳鬓厮磨、亲密无间;个人距离大约在46cm~76cm之间,这是熟人间的距离,正好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社交距离大约在1.2m~2.1m之间,这是较为正式的社交。招聘、会谈等可达到2.1m~3.7m,这大概是一张大方桌的距离,显得更为庄重得体。3.7m~7.6m内是演说者和听众的距离,这一距离可以更远,人们之间可能会“视而不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际距离所对应的关系亲近程度和友好程度,人际交往只有在这个允许的空间限度内才会显得自然与安全。正如那个经典的豪猪的故事一样——冬季里的豪猪需要相互取暖,又被彼此的刺扎得体无完肤,直至最终能找到合适的距离和方式来相互安慰。在沟通中我们应学会选择合适的距离,使对方感觉安全、自如和放松,从而传达尊重以促进接下来的良性沟通。

    2.非言语沟通

    成功高效的沟通起始于尊重和理解。除了人际距离,我们还可以通过非言语沟通的方式始终营造尊重和理解的氛围。研究表明,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非言语提供的信息远大于语言所能提供的,而且可信度更高。在两个人的互动场合里,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言语传递的。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调整眼神、表情和姿态等方式来表达我们友好的情感和态度。



    譬如适宜的眼神接触可以表达你对对方的关注;譬如微笑可以营造友好交流的轻松氛围;譬如在交流中,保持姿态的自然放松和略微的前倾,既能表达你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又不过分拘束。我们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和实践来提升非言语沟通技能。当然,跨文化交流中有些眼神、姿态和手势会有意义上的差别,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注意的。



    3.换位来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和体验问题的方式既有利于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也可以使对方感受到关爱。这是良性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考方式。同时,换位思考有助于我们在沟通中积极寻求彼此信息的重合点,以双赢的友好方式实现成功的沟通。



    第二招:表达要准确

    要做到内容表达准确,我们就要修炼自己的表达技巧。首先,你要对所表达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再者,可以采用先描述整体概念,再逻辑清晰地讲解的方式来表达;最后我们的表达中可能存在信息遗漏的现象,对于重要信息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提纲,并以重复和解释的方式进行再次确认。

    在很多人眼里,因为喜欢玩猜心、担心被拒绝、害怕没面子等缘故,清晰具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似乎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儿。要学习准确的表达,就要学会准确且有力量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要什么,而不是表达自己不要什么,或是让对方猜你要什么。这样,谈话的方向才能明确而清晰。



    人际沟通障碍可能会引发各种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如何在情绪中准确地表达,和在表达中准确地传达情绪,是沟通表达技巧的必修技能。要做到在情绪中准确地表达,我们就要学会一些情绪管理的技能。比如深呼吸,自我控制等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再就事论事。当然,情绪管理并不是压抑情绪。当我们要表达情绪时,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去表达。比如说此刻的我十分愤怒,我可以表达:你的哪些行为让我很愤怒。而不是采用暴跳如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招:倾听要用心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准确地表达,也要做一个合格的听众。繁体汉字的“聽”,完美诠释了倾听中的几个要素。首先,倾听要用“耳”,即要关注对方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敷衍;“王”字说明说者为王。在交流中,我们要学会克服自我中心,避免总是谈论自己,或是随意打断他人的表述;“十”代表代表态度要端正,即抱着谦虚和开放的态度去倾听;“四”则表明我们不仅要四目相对,积极关注,还应眼观四路,充分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的涵义和言外之意。最后一个“心”则告诉我们,要专心、用心地听,并及时给予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在回应时,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我们还可以采用澄清、释义(即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等方式来明确和确认,以保证自己听懂。



    总之,倾听的意义不止是听见内容,还在于用心听的过程中,共情带来的情感交流和确认带来的准确理解。

    第四招:渠道要适宜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失真,对此,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来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比如“表达不足”我们可以“笔头来补”;比如“不便直说”,我们可以“邮件来帮”;比如“信息繁杂”,我们可以“博客共享”。多样的沟通方式可以弥补面对面交流的缺点,减少信息在传递中的损耗,使得交流更高质高效。

 
 


    【结语】

    沟通确实有技巧,但是它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技巧。在人际关系中要练成沟通高手,除了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更需要你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实践并总结,并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应对不同的交流情境。愿我们“心中有剑,手中无剑”,在生活和工作尽情享受充满艺术感的沟通带来的满足及愉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星尔雅 有效沟通技巧 答案
人际交往中,情商高的人,都有这6个心机
【心理卫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10个小技巧,让你的人际交往如鱼得水
职场攻略:职场中的人际沟通小技巧分享
20个人性社交小技巧,聪明人都懂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