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心光明】王阳明:珍惜自己,想通,放下,快乐无比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珍惜自己,想通,放下,快乐无比

    孔子的《论语》中多处谈到责人与责己的问题,“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等。孔子认为,严己宽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宽容大度,这样的人才可以远离怨恨与是非。圣贤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01.不轻易责备他人

    有一位朋友常常因为生气而责备人,阳明先生告诫他说:“学习应反身自问。如果光是责备别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如果能反身自问,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于是,这位朋友感到后悔。

    阳明先生说:“你今后只是不要去评论别人的是非,每当要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一个大私欲除去才行。”

    一些人在面对朋友的缺点或做错的事时,往往会当面指出。以此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见解。而且,他们还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说成是自己“性格率直”“直言不讳”“实话实说”等,好像还算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性格一样。

    别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波折和磨难,站在自我立场的你可能并不知晓,你所看见的只是表象而已。

    02.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并不是只有你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千人千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不管故事是平淡无奇,还是曲折坎坷,每个人都已经历不同的故事,或悲伤或幸福。人生无常,谁都会有眼泪有悲伤,我们要学会欣赏和悲悯,学会善待他人。

    不要轻易指责别人,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知道别人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去真正体谅别人的酸甜苦辣。每个人因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

    一个真正有文化修养的人,能够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成就别人,其实也是在成就自己。一个从“现象”中,就能得知自己怎么解脱的人,才是真正的懂得自我修养的人。

    0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想我们,就知道他人的生活里其实也有一样的内容,也一样在人生的路上经历风风雨雨。想想我们,是怎样从坎坷中走过的,就知道别人是怎样从坎坷和磨难中走过的。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无论哪一个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需要,这就是所谓的“自尊心”。

    如果是我们自己发现了错误,我们也许会自觉地改正它。但是由别人“直言不讳”地当面指责自己做错了时,自尊心这种本能反应就起作用了,它动员全身的神经、肌肉来抗拒、反击这种指责。所以,一个人面对指责的反应,通常是面红耳赤脖子粗、气急败坏地和别人争辩,竭力捍卫自己的观点。

    因此,我们永远不要希望别人是从善如流的圣人,孔老夫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一想自己如果受到别人的指责,自己会怎么样,你就会预见到别人面对指责的反应了。

    作为下过“致良知”苦功的大儒,阳明先生虽然没学过现代的心理学,但也洞悉了人性的弱点。他深深知道草率地责备他人会引起什么后果。

    人本是人,不要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把自己当别人的人,你会减少痛苦,做事圆满;把别人当成自己,你会同情不幸,相互理解;把别人当别人,尊重别人,你不会侵犯别人的利益;把自己当自己,你会珍惜自己,想通、放下,快乐无比。

    能够认识别人,那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那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的人,那是圣贤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通的人
王阳明:远离怨恨,遇事不随意责人
真正有修养的人 能够成就他人
一个真正的有文化修养的人
【美文欣赏】 要成就必须去承担,要光明必须接受黑暗
换个角度,成就别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