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心光明】圆融洞彻



    1.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而同体。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障碍。——阳明先生

    2.这颗心中,本没有烦恼、痛苦;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把烦恼、痛苦,紧紧抱在了自己怀中。

    3.故凡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爱憎取舍之类,皆足以蔽吾聪明睿知之体,而窒吾渊泉时出之用。若此者,如明目之中而翳之以尘沙,聪耳之中而塞之以木楔也。其疾痛郁逆,将必速去之为快,而何能忍于时刻乎?——阳明先生

    4.我们是谁,由我们自己决定,不是他人决定的。

    5.你有你的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他人自有他人的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不必怨恨甚至痛恨。

    6.读懂自己,也才能读懂他人,深刻感知他人的苦痛,进而利益他人,拔别人之苦,也拔自己之苦。

    7.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

    8.烦恼与痛苦的根源是什么?生命质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人生价值增大的源泉是什么?更高层面成功的根本是什么?

    9.人与人之间内在的主要差别是心灵品质高低的差别,即心的层面高低的差别。

    10.对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明白与体证,就叫智慧。

    11.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由我们的起心动念来决定的。

    12.所有的痛苦与烦恼,都是自己的选择,而非上天的安排。

    13.在光明的世界,黑暗中的问题原本并不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怎样学习致良知的(5)——明心净心
生命的烦恼和痛苦从何而来?| 功夫问答
心的状态
第6天|致良知•学习笔记|学习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品质变得纯粹而光明,勤学的本质是在心上勤于用功
拔除心中这棵小毒草,人生将有多少光明路
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修福与修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