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明研究|孙皓晖教授湖畔大学演讲实录(四)


时间:2019年06月11日

地点:西安君悦酒店

孙皓晖:史前大洪水是世界多个民族的共同传说,在人类学家的研究中发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印度、中国、玛雅等文明中,都有不同时间出现的洪水灭世的传说。但是在全世界洪水研究领域,根据西方的地质演变学说,根据西方地形气象记录、历史记录等等认为西方的洪水记忆都是不可靠的,都是没有过那么大的洪水。只有中国的洪水时代是真实的,这不但为中国的远古洪水研究专家们所肯定,也被世界洪水研究专家们所认可。因为无论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也好,还是德国裔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写的《东方专制主义研究——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也好,对于中国上古时代的洪水客观存在,都是给予一致肯定的,都认为中国经历走出了洪水时代,才创建了国家。

我们中国的洪水时代,大体经历了100年,也就是说它从尧帝中期就开始发生了,尧帝派了两个人治水,一个是共工治水、一个是鲧,这两个治水领袖是尧帝任命的,然而治水都失败了,都用堵截的方法。这两个人治水失败以后,尧帝自己辞职了,认为自己治水失败了,就把职位禅让给了舜帝继续治水。

舜帝在职的40多年时间里面,非常能干,司马迁有一个评价,五帝里面最能干的是舜帝,先全面整顿社会秩序,比如把恃势倚强、横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惩处。把号'穷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号'浑沌'的欢兜发配到崇山,把号'桃杌'的鲧囚贬到羽山,把号'饕餮'的三苗驱逐到三危(今甘肃敦煌),重新选定治水领袖大禹,用今天地形地理来讲的话,当时鲧的族群在河南嵩山地带,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河南人。

鲧治水失败以后,舜帝能继续推举他的儿子禹来治水,说明禹一定有过人的长处,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评价禹这个人很庄严肃穆,一身为法度,就是他的一言一行一动都是人们行动的法则,后世的以身作则就是这个演化来的,大禹这个人有天生的领袖气质,而且他是上古时代罕见的水利观察家或者水文观察家。

在治水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不知道水可以流到东海里去,所以他如果不用疏导的方法来说服舜,舜也不可能任命他为治水领袖。那么大禹治水的新方法——疏导方法一经确立就意味着工程量非常大,因为要把所有阻塞河流形成洪水的堰塞湖等全部打通,让水流到疏浚好的河道里面去。所以舜帝组织了四大族群共同治水,以大禹作为领袖,这四大族群就是以舜族为核心,秦部族、商部族、周部族协助。这四大核心族群,夏商周秦就像是中国前3000年历史的一组历史密码,夏商周秦四大部族像接力赛一样,一浪接一浪的把中国文明推向高峰。

那么秦族群在当时的具体历史地位如何,从秦族群的两个领袖地位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是皋陶,皋陶在尧帝时代已经是大法官了,到了舜帝时代,仍然是最高法官。伯益是皋陶的儿子,在大禹治水之后被确定为大禹的接班人,就是隔代指定。秦族是当时华夏族群里面的主力族群之一,具体的职业是驯兽和牧马。在政治地位上,皋陶是最高法官,他的地位很高,族群力量也很大,但是在这个时候秦人有多少,没有具体记载。到了殷商时代,在秦人最后一次逃亡之前,还拥有七十余族,从这可以看出秦人族群在当时的力量。

大禹经过13年才把治水完成,大禹继位后的第一个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创造了井田制,在井田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王国,大禹把权力传承给他的儿子,这就是一个变数。我们都知道五帝时代都是禅让制,怎么变成血统传承了,其实血统传承是五帝时期并行的一个法则,也就是说血统传承在那个时代也是有的。

说这到一点,我顺便说一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像滚雪球一般的不断壮大,在最早的一个聚变平台就是远古宗法制,宗法制在现在意义上早已经变成我们应该抛弃的东西,但是在那个时代还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大家都知道宗法制确立了财产继承制中的长子继承制,实际上它确定的第一原则就是君权高于族权,也就是说国家领袖的权力,一旦从你这个族里面产生以后,那么担任国家领袖的这个人就是享有最尊崇的地位,哪怕你本族的长辈,见了继承者也要跪拜,也要表示遵从,这个原则的确立,就说明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君权是至高无上的,君权大于任何族权。

这个东西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因为君权的本能,它是希望人口越来越多越好,君权不是族权,不以本族利益为界限,限制外来族群进入,而是希望族群进入得越多越好,所以君权的第一意义在于使国家族权联盟生存地域的进入人口开始不受限制了。我们知道现在非洲还有一些族群,酋长制,外族是不能进入它的生存领域,它的地盘是它的,外人不能进来。像这种部族政权或者酋长政权,永远不可能扩大,因为它的族群是以血统制为原则,不允许外人融入。

突破了血统制的宗法制,确定了君主至高原则以后,君主的天然本能是希望族群越扩大越好,希望他辖下的人口越多越好,这就为中华族群的聚集奠定了第一块聚变的巨石,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个,不然中国的族群为什么越聚越多?在远古时期、黄帝时期,能够成立族群大联盟呢。

我们顺着历史的脉络都知道,秦是春秋开始的第一个诸侯,秦人之所以作为春秋时代的开始,主要是因为秦被立为诸侯,司马迁把这个标准定得很明确,为什么秦被立为诸侯,成为春秋时代开始的标志,因为秦人是挽救西周灭亡的一个诸侯,也就是说他是东周的开国诸侯。我们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这直接导致在犬戎攻打镐京时,没有诸侯来勤王。最后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在这个时候,秦人隐匿的居住在陇西汉水上游河谷地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那边看一下,河谷非常宽阔,在那个自然经济时代,非常适合于大的族群隐蔽下来,而且秦人在那边隐蔽了200多年。西周大概存在了276年,之后进入东周,进入了大动荡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在传统历史上,把春秋战国时代也划为周的时代,所以《东周列国志》一直写到秦统一,它以表面的王权存在为标志,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不确定的划分方法。而春秋时代所在的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的这一段时期被称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这个轴心时期的主要标志就是人类的两大宗教,包括中国的儒家鼻祖都出现了,说明人类精神已经发展成熟了,足以为它所在的国家文明提供精神成长的根基,所以把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文明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诺亚方舟,大洪水真的存在吗?有何寓意?
礼乐制度
从神到虫再到人——大禹历史的峰回路转
大禹治水
西方学者很疑惑,史前洪水所有人都躲进诺亚方舟,为何中国没有?
改变你认知,颠覆传统的华夏起源史(推演•小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