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惟庸谋逆案,看朱元璋如何处心积虑,才下好的一盘大棋

胡惟庸事件是明朝的一件大事,也是很多明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一件谜案。很多人谈到胡惟庸案都说,这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进行的一次大清算,这话固然不错,但只是这一个原因也不尽然。除此之外,朱元璋又是怎样把胡惟庸给一步步整死的?他又罗织了哪些看似证据确凿的罪名?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件明初大案 。

朱元璋当时给胡惟庸一共定下了七条大罪,分别是:

1.擅权惘上

2.私自杀死车夫

3.谋害徐达

4.毒死刘基

5.与李善长私交相通

6.私通倭寇,造成与日本绝交

7.勾结北元

这几条罪名,其实以朱元璋的性格仅仅以一个擅权惘上就足以治胡惟庸的死罪了,可是他还是不惜费力编织了这么多的罪名,当然其中如擅权惘上、私自杀死车夫这些都是有事实依据的,但是其他的不排除是制造证据才得以坐实的,这当中当然有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既然是编织的罪名,那么就少不了要露出破绽,接下来我就一一为大家分析。

影视剧中朱元璋与胡惟庸对质

首先胡惟庸谋反的这个动机就不清不楚的,

《明史》记载: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大意就是他的儿子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坠马而死,胡惟庸就把开车碰死他儿子的车夫给杀了。事情传到朱元璋那里,他就让胡惟庸给马车夫偿命,胡惟庸想着用钱给打发了事,可是朱元璋不愿意,坚决让他偿命。胡惟庸一看没办法了,就只能起来谋反。

仔细想一下,胡惟庸贵为一国之丞相,立下了很多功劳,怎么可能因为杀了一个小小的马车夫,朱元璋就治他的死罪呢?即使非要治他的罪,也大可功过相抵,或者让他辞官就行了,为什么非要让他死呢?而胡惟庸就更夸张了,连解释求情都没有,直接就找人准备谋反。种种怪异只能说明一种情况,朱元璋早就对他不满,胡惟庸也深知这一点,这个时候君臣两人,帝相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而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朱元璋还有大招在等着胡惟庸。

影视剧朱元璋形象

擅权惘上

因为这一条治他的罪,主要是因为胡惟庸本人狡诈贪婪的性格。起初大将军徐达和刘基就曾向朱元璋告诫过胡惟庸这个人人品不行,不过朱元璋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对胡惟庸大为宠信。胡惟庸就越发的放肆,越来越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凡是大臣上奏的奏疏,胡惟庸都要先拿过来自己过目,把不利于自己的都给剔除了,然后才给朱元璋过目。更有甚者,有些事情他不经过朱元璋直接就给办了,这实在是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在个人私生活方面他也不加注意,吃的用的都不合规制,连金龙这种东西他都敢用来装饰自己的床榻,饮酒用的酒杯也是黄金打造的,所以说擅权惘上这一条并没有冤枉他。

而关于徐达之死,同样也是扑朔迷离。

《明史》曾记载:大将军徐达深嫉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

影视剧徐达剧照

这句话说明了徐达因为给朱元璋说了胡惟庸的坏话,所以被他怨恨。那么以胡惟庸睚眦必报的性格,谋害徐达也不为过。可是徐达是病死于洪武十八年,而胡惟庸案发却是在洪武十三年,前后相差五年,这可以说是一处明显的破绽。这么一来,这个罪名就是编造而成的了。

毒死刘基在我看来,同样站不住脚。

因为这个事情虽然很有可能是胡惟庸做的,但是却是朱元璋指示他这么做的,最后这个锅却由他来背。

这一点,《明史》记载的是: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影视剧刘基形象

似乎也是因为刘基在朱元璋面前说了胡惟庸的短处,才招到他的忌恨的。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这后面牵扯到的是当时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两大党派之间的斗争。朱元璋只不过是借用胡惟庸去打击平衡两派而已,因为胡惟庸和刘基俩人之间有间隙,派他去毒死刘基,再把罪名推到他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么一来,目的达到了,既可以趁机打击浙东集团,又可以捏住把柄,随时收拾淮西集团,可谓是两全其美。

而《胡惟庸传》又说: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

“帝遣惟庸挟医视”,这一句就可以印证胡惟庸谋害刘基之事,朱元璋不仅知情,而且是他一手安排的。从这就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就已经为了胡惟庸的覆灭,开始准备大招了。

下一条,与李善长私交相通。

按说这胡惟庸当年就是靠李善长提携才平步青云的,他与李善长又有儿女亲家的关系,俩人关系好一点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朱元璋看来这就是不行,究其本质,私结党羽是会对统治造成很大的不利的。那朱元璋又是怎么拿这个定罪的呢?很简单,谋逆。

影视剧李善长形象

据《明实录》所说,胡惟庸数次游说李善长,并且许诺给他淮西王,让他一起加入自己的反叛队伍中来。俩人还偷偷地密谋了好久,并且商定了起事的日期。可是后来呢,胡惟庸却告发了李善长谋逆的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胡惟庸和李善长一起密谋造反,那么他为什么要自折羽翼去告发李善长呢?这么做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万一李善长把他也供出来,他岂不是同样难逃一死?可是李善长因谋逆罪死的时候,胡惟庸一点事都没有,如果他真的参与谋反了,李善长不可能不说出来。而且后来胡惟庸却被说成了和李善长一起谋反,那么当时李善长被杀的时候都没有查出来,现在人死了怎么又查出来了呢?

李善长被判死刑

所以说,李善长谋反是编造的,胡惟庸和李善长一起谋反那更是欲加之罪,这一切都是朱元璋打击他们淮西集团采取的手段而已。

可以看见的是,刘基倒了以后,浙东集团几乎一蹶不振。李善长和胡惟庸如果再被打倒,那么剩下的淮西集团几乎也是树倒迷糊散。朱元璋这个算盘打得实在是精明!

这一段我也找了《明史》里面的一段话,记载如下:

“又使善长故人杨文裕说之云:‘事成当以淮西地封为王。’善长惊不许,然颇心动。惟庸乃自往说善长,犹不许。居久之,惟庸复遣存义进说,善长叹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关于私通倭寇,造成与日本国绝交一事,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胡惟庸通倭这件事里面有两个关键人物,林贤和如瑶,前者为宁波卫指挥,后者是日本僧人,分别是胡惟庸和日本国主的使臣。

戚继光抗倭图

这个漏洞同样可以从时间上看出来,《明史》说,“十九年十月林贤狱成,惟庸通倭事始著。”也就是说知道洪武十九年,才给胡惟庸戴上了通倭的帽子,也就是因为胡惟庸通倭所以才和日本断绝了外交关系。可是洪武六年五月第二次编成的《皇明祖训》就曾记载把日本列为了十五不征之国,那么这个时候就已经与日本不相往来了,所以说把与日本断交这口黑锅让胡惟庸背上,也着实冤枉。

其断交的真实原因其实是,朱元璋时期曾数次与日本交涉,但无论是谈判,还是物力威胁都失败了,在朱元璋看来这实在是有损国威,丢人丢大发了。所以为了摆脱外交失败的耻辱,不至于被人取笑,胡惟庸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再有就是,根据中日两国的史料记载,关于如瑶这个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如瑶很有可能是明政府杜撰出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坐实胡惟庸通倭的罪名。

还有一个漏洞就是林贤。胡惟庸被杀后七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年,《大诰》中才第一次记载林贤通倭,这个时候官方还没有认定胡惟庸有通倭的罪行,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第三次颁布的《皇明祖训》才写了胡惟庸通倭的事情。也就是说,林贤在胡惟庸死后七年事发,而后又过了八年,才把林贤通倭和胡惟庸联系起来,认定胡惟庸也有通倭罪行。时间上的偏差说明了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栽赃。而后再顺势把与日本断交与这件事情联系起来,似乎那么的理所当然。

最后一条,勾结北元,仍为无稽之谈。

《明史》里面说为胡惟庸办这件事的人叫做封绩,而这个封绩是什么身份呢?是元朝的旧人。明实录记载封绩是河南人,后来被胡惟庸派往私交北元。可是《昭示奸党录》又说封绩是江苏人,因犯事被贬到了海南居住,这么一来两者就有矛盾了。朱元璋硬是把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北方的江苏人,改成一个充当北元遗臣的乱臣贼子,居心实在叵测。

明朝局势图

而且当时明朝对北方边防尤为重视,不仅设有九边,还派了重兵把守,北元压根没有进犯成功的可能性。胡惟庸身为丞相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他也不可能傻到去冒那么大的风险来干这么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见,胡惟庸私通北元,也是朱元璋准备的一个大招。

所以说,给胡惟庸订的这几条罪,大多数都很有嫌疑,不过都是朱元璋一手编织的而已。

究其本质,一共有三点原因:

第一,胡惟庸与朱元璋不和。胡惟庸这样一个专权树党的人,和朱元璋这么一个自私苛刻的君主不可能相处到一起,而且他俩一个贵为丞相,一个贵为皇帝,在朱元璋这里,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本就不可调和。要是碰上一个权力欲望较小的丞相倒还好,可惜碰上了胡惟庸,那么皇权与相权就必有一伤!

第二,主要考虑到了后世子孙。如果软弱的话,根本驾驭不住这些开国大臣。正如朱元璋曾经给自己儿子朱标说的那样,你捡不起来的荆棘,我把刺全部给你除掉。他通过胡惟庸案杀掉了一大批可能对子孙后代的统治造成威胁的人。

朱元璋训诫朱标

第三,就是为了敛财。朱元璋不仅挑这些元老大臣下手,还有一些富农富甲,他们的家产颇丰,而且又是朱元璋重点打击的对象,正好借着胡惟庸案一网打尽。杀掉这些人,家产全部充公,所得财产十分丰厚,可以为尚不充裕的国库筹措一大笔的资金。而之后的郭桓案就是朱元璋兴大狱敛财的一个典型,这里不再详谈。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来,胡惟庸案究竟是埋藏了多少的秘密!他的这些罪名有些是铁证如山,而有些就是子虚乌有,纯粹是朱元璋为了各种目的而强行加到他头上的。并且是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直接持续了长达几十年的时间。由于证据之确凿,历时之久,这也导致了胡惟庸案几乎没有翻案的可能性,胡惟庸也被后世当做了明朝一大贼臣,打上了耻辱柱。今日写了这么多,纯粹是我个人搜集史料得出的一点看法,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多多指正!

参考资料:

《明实录》

《明史》

《皇明祖训》

《明史简述》

《大诰》

《昭示奸党录》

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的评论转发和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将开国功臣全家处死为何没有斩草除根
胡惟庸为了活命,拉拢三万多人作案,朱元璋:都杀了吧!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刘伯温?真相被揭开,让人不敢相信!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原来他有这个无耻想法!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且早已告老还乡的李善长?
古代帝王驭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