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峰和许巍的区别

 

乐评人郝舫在微博里说:“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汪峰的《存在》与许巍的《此时此刻》,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取向,就是刘晓枫多年前那本书的标题:拯救与逍遥。当然咯,如今谁也没法是单极的,包括他们。”


这一句话,基本概括了汪峰和许巍的根本区别。


哲学上的区别。


汪峰是入世的哲学,也就是儒家哲学,通俗的说就是要拯救世界。而许巍是出世哲学,是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希望归隐山林什么的。


两种哲学没有好坏之分的,只看评价的人自己的三观了。


汪峰想要让自己的歌想披头士那样,成为年轻人的必需品,他想提高国人的欣赏水平,于是他坚持做大众的ROCK,他坚持摇滚的可听性,坚持对摇滚的推广。于是很多人说他商业,他也欣然接受。只要是能让更多人听到他的歌的渠道,他都去尝试。他在微博上做歌曲的推广,他接受各种采访,他站到尽可能多的舞台上,让人们听到他的歌,哪怕是已经烂俗的自己都不愿意唱的《飞得更高》。为了让更多人听到他的歌,他可以穿上他不喜欢的花衬衫和带链子的裤子,带着大墨镜和大金链子,恶俗的造型;他可以接受自己的歌烂大街,随便谁都可以哼几句《春天里》和《怒放的生命》;他可以欣然接受他的歌是因为某些烂俗的电视剧或者选秀而被人熟知。


汪峰想要拯救中国。从底层到现在有了“24小时热水的家”,他经历了很多,看到了很多。虽然他现在已经衣食无忧,但是他的歌越来越尖锐,越来愈露骨,也越来越危险。到了现在,他还是有歌被禁唱。拯救中国,唤醒人心,于是他写《存在》,写《不能接受的事实》,写《雨天的回忆》,写《一百万吨的信念》。鲁迅先生用尽一生,唤醒了很多人。但如果他在九泉之下知道他唤醒的那些人现在只能沉默沉睡,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想唤醒国人,真的很难,难到被人误解,难到必须要隐晦的说话,难到只能依靠恶俗的电视剧来宣传自己的新歌。以前看《北京青年》的时候是愤怒的,因为电视剧太烂了,烂到配不上《存在》这首歌,现在再看到这个电视剧,只是感到深深的辛酸,辛酸的是居然只有这样,才能让很多人听到这样好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和那些烂俗的爱来爱去的流行歌分庭抗礼,这样才能和那些垃圾抢排行榜上的位置。不要相信排行大榜。


许巍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淡淡的,想着的都是世外桃源,关注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曾经许巍也是个摇滚青年,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向往平静。都说汪峰用词重复,许巍也有一些“高频词”。在他最新的专辑《此时此刻》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宇宙,生命,远方,大海,朝阳,旅行(航行、旅程),岁月,悠然。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词代表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许巍似乎是看遍了红尘的高人,在自然间,在音乐中,自在的品味着生命的美好,把生命的艰辛也当做这旅程的一部分,沉浸在音乐和思想甚至是宗教中。我觉得,他是看开了。生命流转,那些不如意的事,那些苦难,那些快乐,都只是旅途上的风景,一切都会过去,应该好好享受内心的寂寞精彩。其实很喜欢许巍这种淡淡的感觉,在争名夺利疲惫不堪的夜里,静静的听着许巍的声音,心里告诉自己,这一切的辉煌与暗淡,都只是幻影,生命终结时候,会发现那些尽心追逐的东西,不过是一场空,只要自己不后悔就可以了,什么梦想,什么金钱、地位,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人是渺小的,不如关注自己的内心,享受寂寞,享受孤独,享受音乐,享受哲学和书籍带来的慰藉。改变中国,唤醒国人,可能是年轻时候的梦想,但是这种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是一次伤害和幻灭。


听着许巍的歌,觉得可以放弃这一切的一切,不再去争夺所谓未来,不再去理会所谓伟大的梦想,生命给每个人恩赐了一场精彩的旅程,无论这旅程是顺利还是曲折,都是生命的恩赐,与其挣扎着想跳出命运,不如好好享受生命给予的每一次挫折和欢喜,到了生命的重点,还可以对自己说,我这一生过的很有意思。


就算是写同一个题材,两个人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流浪


许巍写的好多都是关于流浪的,而他的“流浪”最不缺少的就是“说走就走”的勇气。他的歌主要写的是旅程的收获,还有旅途中突然出现的那些迷茫。他可以写出那些到他乡闯荡的辛酸,写出旅途上看到的风景。那些美好,那些失落,那些记忆,都是财富,都是回忆,没有羁绊,也没有枷锁。那种超然,是我们都羡慕的,也可以使我们获得内心的慰藉。流浪是我们都向往的,背起简单的行囊,背起最爱的吉他,走在路上。


但是汪峰的“流浪”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许巍真的去流浪了,而汪峰还在原地想着“如果我能够选择,我要挣脱这满身的枷锁”。那种“说走就走”的勇气,恰恰是汪峰最缺乏的。现实的羁绊,房子、车子、孩子,让人无法放下手里的工作,放下家人,背起行囊流浪。汪峰其实什么都没做,他只是就着人们对于“流浪”的美好景象细细描绘,再借着人们想象的空隙,一个巴掌狠狠扇来,打醒世人。这种痛,这种情形,是我熟悉的,是我每一次想要不顾一切流浪时候都会遇到的,汪峰写出了这种无可奈何,他离我更近。


自由


汪峰说,“我们曾经握着拳头,在争取一点点自由”,他的自由是要争取的,他看到了外界太多的束缚,他想打破外界的束缚,他想自由选择,他想自由生活,于是他要握着拳头,向这个世界呼喊,他要自由。


许巍想得到自由很简单。自由其实是放下,放下内心的执念,倾听内心的声音,内心的平静就是一种自由。被束缚是一种感觉,如果内心真正强大到放下这种感觉,人也就会觉得自由了,至少思想上,没有人能真正被束缚住。


想要改变世界,所以汪峰站在尘世中,默默的坚守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所以许巍超然于尘世之上,弹琴唱歌。


两种活法而已。


在微博上跟人讨论,他说他更欣赏汪峰,而且很惊奇为什么会有人像我一样,既喜欢汪峰又喜欢许巍,这两种极端,本身好像是相互排斥的。

 

我说,其实这是人的两种心性。年轻时候,很希望有汪峰的歌的陪伴,因为即使跌倒了、受伤了、被人暗算了,也会有一个力量在耳边,高声呼喊着:“站起来!光明就在前方!给那些看不起你的人一记耳光!”但是慢慢的,当心智成熟了,反而觉得年轻时候那些执念,那些期待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能做的就只是回望来时这一路,慢慢的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开始超脱物外,开始觉得汪峰的声音可能让人有些累了,现在需要的不是奋斗而是平静,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做点喜欢的事。其实并不是说这是人生的两个阶段,而是说,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累的时候,撑不下去的时候,汪峰给人力量,而累了,受伤了,就听听许巍,一切都会过去的,那些久久不能释怀的东西,以后会渐渐忘却。在疗伤之后,再站起来,继续下一个阶段。


有人说,汪峰的声音是现在中国所需要的,而许巍的超脱,反而磨灭了人的进取心,所以时代更需要汪峰的声音,所以汪峰优于许巍。


我只能说,这种论调太可怕了。喜欢谁不喜欢谁,不过是个人三观的体现。我一直坚信,人所认识的世界,不过是这个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成像,没有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带有主观色彩的,所以才有喜欢与不喜欢。但是不能因为不喜欢就认定这个事物是不好的,就进行否定,还要要求别人也认同。看山是不是山,看水是不是水,本身不是一个境界问题,而是一个三观问题。至于社会更需要哪个,哪一个就最优这种说法,我是觉得非常恐怖的。一个社会需要什么,并不能代表人们就都要这样选择。人的自由,最终是体现在选择的自由。我可以选择我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妨碍到别人,那么这个生活方式是不是社会最需要的,本身不在个人的考虑范围之内。“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现在却人我后背发凉。这是把社会的欲望凌驾于个人的选择之上的,也就是对自由的践踏。红色高棉执政时期,曾经有过这样的哲学:但凡不能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都是没用的,而没用的人,就该被清理掉。于是出现了很恐怖的事情。


在我看来,计划经济的阴影一直没有散去,无论是审核准入还是各种垄断。就算这些放开了,要打破人们“计划”的思想,还要好多年。在计划下,全社会只有一个目标,而在自由经济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我其实不是在否定计划,而是计划适用于非常时期,比如百废待兴的时候,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也不会有大问题。但是一旦到了普通时期,计划就有非常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计划”将人的目标分成了三六九等。只有集体认定的目标才是最高的,个人目的要服从于集体利益,这是我们从小的认定的教育。所以如果集体利益认为汪峰的音乐是社会需要的,那么很多人就会认为许巍的音乐是第一等的,甚至是应该被消灭的。这样的思想,是不是你们也有过呢?想消除这种思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知不觉写了好多,就算是一点点想法吧。汪峰,许巍,我都喜欢,我更喜欢汪峰,不是因为他更好,而是他更符合我现在的心境。也许以后我会觉得许巍更符合我的心境,就像我初中时候认为的那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巅峰对决:萧敬腾&汪峰vs赵传&许巍《曾经的你&怒放的生命》
许巍热歌《曾经的你》《旅行》《像风一样自由》《蓝莲花》
100首励志歌曲都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歌曲
【视频】汪峰《像梦一样自由》MV
很多人都熟悉的一首歌,听了这么多年,才知道是许巍写给谁的
原来这五个人是内地乐坛的半壁江山,殿堂级创作歌手 (你喜欢谁?投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