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潘雅静

 

高校管理体制由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构成。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学科、专业建设空间迅速拓展, 管理效益明显提高。可以说,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已经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加强专业建设管理, 是当前高等教育界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专业主任制度, 是指高校根据校院两级管理原则,取消系级管理, 由专业主任代表二级学院行使专业建设改革和部分管理职能, 负责专业建设全面工作的管理模式。高校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对于理顺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管理机制, 落实和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 有着积极的作用。

专业主任制度是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管理的新举措。实施专业主任制度的出发点, 是落实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 专业主任制度是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有效完善。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使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也使校院两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有序。

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促进了校院两级管理由三级建制模式向二级建制模式转变。“三级建制、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模式, 是当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高校普遍采纳的校内管理体制。但是, 长期实行的校系两级管理模式所形成的系一级相对固定的管理方式, 以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实行。如何理顺校、院、系之间的关系, 形成系与系之间的合力, 不使二级学院成为被架空的“松散的联合体, 是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高校正在努力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问题。事实表明,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实施校、院、系三级建制模式, 虽然保证了学校的宏观管理, 但二级学院内部的微观管理却一直无法理顺。换句话说, 两级管理, 以院为主管理模式在校、院、系三级建制下难以实现。取消系级建制, 实施校院二级建制, 减少了管理结构层次, 减少了“噪音。可以说, 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进一步明确校、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有利于建立高效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有利于二级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把学院真正建设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整体活力。

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促进了专业建设管理由行政管理层面向学术管理层面转变。强调行政管理, 忽视学术管理,这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校、院、系三级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策实施的绩效, 但由于过分强调行政权力, 忽视学术权利的发挥, 专业建设管理明显受到限制。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相对分开,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对独立。专业建设管理由行政管理层面向学术管理层面转变, 是高校发展与改革的趋势, 实施专业主任制度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佳途径。

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促进了师资队伍管理由静态管理方式向动态管理方式转变。在校、院、系三级建制下, 教师归属于专业系, 由专业系统一管理, 师资队伍处于一种固定的、静止的状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的拓展, 这种静态的师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因此, 有必要实行二级学院内部师资流动管理, 整合师资力量, 发挥学科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从根本上改变了师资队伍的静态管理方式, 促成实行师资“流动、交叉管理。如泉州师范学院专业主任制实施办法规定: 每个专业均应以专业主干课程小组为依托,构成专业师资队伍的基本单元; 每个专业有相对稳定的下属教研室和若干个课程组, 依此拥有相对固定的专业师资队伍。教师由学院统一管理, 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下设教研室、课程组,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把教师相对固定在教研室、课程组中, 从学科专业建设的角度进行师资的必要调整和流动。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 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 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推进和取得成效是有条件的。只有以务实、客观的眼光审视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才能更好地推进专业主任制度, 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 专业主任制度在实施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有效地推动了专业建设; 作为新生事物, 专业主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 明显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专业建设效果受到了影响。

认识偏差导致实施走样。高校相当部分教师以被动的方式去对待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没有真正领会专业主任制度的深刻内涵, 对于为什么要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如何实施专业主任制度等, 认识上还很模糊, 甚至简单地把实施专业主任制度理解为“系改专业。由于主观准备不充分, 实施时“犹抱琵琶半遮面, 没有进行管理模式的必要调整, 没有进行师资队伍的重新整合, 很难看出实施的效果, 给人以一种 换汤不换药! 的感觉, 甚至引起人们的质疑。

定位模糊导致职责混乱。目前, 高校缺少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对专业主任的定位不准确, 责权利不明晰, 实施中经常“碰钉子。有的高校规定专业主任为院务会成员, 即专业主任不仅仅“行使专业建设改革和部分管理职能, 还必须参与学院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这显然与专业主任的“学术领导地位很不吻合。由于把专业主任定位在“行政领导地位, 强调专业主任的行政管理职能, 专业主任实际上就成了系主任的“翻版。“胡子眉毛一把抓, 行政工作做了不少, 专业建设却没搞好。

管理断层导致角色错位。实施时没有对教研室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调整, 教研室主任没有履行职责, 没有发挥作用,教研室基本上处于 “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管理上出现“断层。在此情况下, 专业主任无法专心行使专业建设改革职能, 无暇开展与本专业教学相关的师资建设等工作, 反而充当起“教研室主任的角色, 整天忙于日常事务的处理, 顾此失彼, 出现了角色“错位的现象。

人员缺失导致管理失控。实施专业主任制度后, 随着管理重心的 “下移、“上推, 工作任务迅速集中到二级学院层面。由于没有充分估计和把握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要求和难度, 没有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 在管理人员缺失的情况下,二级学院管理部门面对过重的工作任务和过大的工作压力,忙于应付、疲于奔命, 只能被动地接受各方面的工作任务。由此, 管理工作失去了主动性、计划性, 管理出现失控现象。

校院两级管理是一种不同于高校传统管理方式的新模式, 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变革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和管理模式。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关键在于加强二级学院的内部管理, 提高二级学院的工作绩效。遴选聘任专业主任。遴选聘任优秀骨干教师担任专业主任, 是确保专业主任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首先, 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提高全体教师对专业主任制度的认识, 让教师了解实施专业主任制度对深化管理机制改革, 落实和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 理顺本科专业管理机制的深刻意义, 从而自觉接受并参与这一改革。二级学院的领导对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办法、运作程序等要有清晰的思路, 做到“心中有数 、胸有成竹” 。其次, 要规范对专业主任的遴选考核。明确专业主任的任职条件, 原则上专业主任必须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 具有比较深厚的学术素养, 熟悉本专业的性质、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专业管理等业务工作, 具有一定的教学教育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有团队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专任教师。要经过民主推荐或自荐、民主测评、院务会讨论等程序, 做好专业主任的遴选、考核、聘任工作, 切忌“走过场, 将原有的系主任直接任命为专业主任。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是实现专业主任制度, 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依据和保证。以学校相关教学管理文件为依据和指导, 结合学院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工作计划和措施。如制定专业主任制度实施细则专业主任工作职责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职责, 使专业主任摆脱繁忙的行政事务, 专注专业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重大事项。要充分肯定专业主任在专业建设上的作用, 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也要制订相关的考核管理制度, 客观评价专业主任的工作绩效, 充分调动专业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在聘任期内表现突出、专业建设成效明显的专业主任, 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未履行岗位职责的, 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整合内部结构要素。整合二级学院内部结构要素, 是实施专业主任制度的必然要求。二级学院内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牵涉到二级学院与专业、专业与教研室、专业与专业、专业与课程组等一系列关系。实施专业主任制度后, 二级学院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因此, 要以融合、改革、发展为主线, 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实质性融合, 逐步推进学院资源的整合利用, 增强学院的凝聚力。要建立和完善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性组织, 充分发挥这些学术性组织的作用。专业主任应成为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应积极发挥咨询、参谋作用。要对原有的教研室进行适当的整合, 明确教研室的职责、任务, 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学院教学管理中的职能作用。要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要求, 建立直接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课程组。课程组实行课程带头人负责制, 课程组负责人负责组织本课程组教师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对课程组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进行考核。

充实完善管理队伍。二级学院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一样是一支重要力量, 其素质关系到学院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充实学院管理队伍, 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院管理队伍, 是专业主任制度实施的保证。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尤其是实施专业主任制度后, 高校应精简校部机关人员, 将有关人员调整、安排到二级学院, 增加二级学院的管理力量。要针对当前二级学院管理人员欠缺的问题, 在管理人员配置上适当给予倾斜, 以保证二级学院管理人员做好时间性强的常规工作和其他有关任务, 并为提高本院教学质量主动、有计划地做一些服务工作。在管理人员缺失的情况下, 可聘请学院年轻教师担任兼职教务员。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实施专业主任制后, 撤销了原来各系的教学秘书, 增设兼职教务员岗位。制订了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聘任兼职教务员工作实施办法, 对兼职教务员的任职条件、聘任办法、工作职责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兼职教务员由学院教务科统筹管理, 代表学院服务各专业教学工作, 并配合教务科做好阶段性教学检查等各项工作。要把学院管理队伍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努力形成促进管理人员不断向上、努力学习的工作氛围。学院对管理人员要有培养计划, 要帮助管理人员确定奋斗目标与发展方向, 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 努力改善和更新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学历层次和工作能力。

总之, 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是高校落实和完善内部教学管理体制的新举措。实施专业主任制度, 关键在于加强二级学院的内部管理, 提高二级学院的工作绩效。只有以务实、客观的眼光审视专业主任制度的实施, 才能更好地推进专业主任制度, 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彼得.杜拉克撰, 顾信文译: 管理新范式,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9 年第2 - 3

2刘惠宋黎明: 浅析我国高校的行政定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1

潘雅静,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适合地方高校推行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
院系大调整!40多所“双一流”,有重大变化
高职学院实施二级管理的思考(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李高伟)
热点 | 二级管理 高职院校“诊改”突破口
咸阳职院: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许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