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最重要的杠杆

如何早日获得财富,人生比较重要的三种杠杆是什么?《纳瓦尔宝典》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很多知名大V比如樊登都在极力推荐。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把这本书阅读了一遍,大道至简,成功的人很多底层逻辑都一样,让这篇文章来看看成功人士都同样的底层逻辑。

纳瓦尔简单介绍下,一个在美国打拼的印裔风投巨子,投资有两百多家公司。自己又是个学霸,技术大神,风投大师,可以说就是中国李彦宏和 沈鹏楠的结合体。投资过优步,游说过过会通过《就业法案》。一个成功人士的总结,应该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就用摘抄加解读的形式做个分享。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财富是你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靠出租时间是不可能致富的。你必须拥有股权(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才能实现财务自由。获得财富的一个途径,就是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并实现规模化。培养迭代思维。生活中的所有回报,无论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思考:什么是钱,你为社会创造了价值,社会对你过去所做的或者未来将要做的工作开具的欠条,称为钱。真正的财富是你睡觉时候也能帮你赚钱的资产,你开办的公司、你开发的程序、你的音乐或者文字绘画的版权、利息、你投资公司产生的利润、房租等等。

这些收益,睡觉也在产生,资产越多,产生的也越多。这是穷人和富人的核心区别。资产也有效率,比如现在的房产,效益就相对低。200万的房子房租也就1-2%,放在银行里大约4%,你自己创业一年有可能200%的收益,创业的收益也许更大。

但创业难度也大,想在社会上赚到钱,就要为社会提供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如果社会已经创造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你也不被需要了。如果要富有你要弄清楚哪些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二提供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是轻松自然的事情,在你的技术和能力范围内,然后把它规模化。

核心词:有需求、无人提供、你的天赋、规模化。上一次是电商,线上市场从无到有,诞生了很多淘品牌,同时也成就了很多平台。这一次是短视频,成就了很多有表演天赋,有表达天赋的个体。通过互联网,这些个体把自己的天赋放大了几千倍甚至几亿倍,薇娅的个人店铺可以年入几十亿,超过了多少上市公司。

就线上机会基本已经过了从无到有阶段,现在是从有到精的阶段。很多人茫无目的的去跟风,去找风口,最后还是头破血流。人最重要的是找到天赋,回忆你从小到大,你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很好的,别人却要费很大精力也做得不如你的事情。

书中例举了一些天赋能力:销售技巧;音乐天赋(学习任何乐器都不费力);专注力强(容易专注在一个事物,并很快记住相关知识点);热爱科幻(喜欢科幻小说,吸收新知识能力很强);擅长游戏(对博弈论理解深刻);甚至是喜欢八卦(对朋友明星的社交网络非常了解,也许有记者的潜力)

人们总是去模仿别人,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人能比过自己。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

三体作者刘慈欣喜欢科幻,在工作之余可以说在上班的时候(当时在一个水电站)写出了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明朝那些事》狂卖几百万册,石悦也是工作之余写出来的,除了爱好,更多的是天赋,他们成名的时候年龄都不大。

近到抖音爆火的张同学、陆仙人等,都是做自己成功的典范。无论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在这一时刻,他们的生活是其他人无法模仿的。我们每个人无论岗位多么平凡,你的工作经历和你痴迷的爱好都是其他人无法模仿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需要你的人,寻找你最需要的那些事情。互联网让这变得更容易,再小的爱好,就算养个蝈蝈,全国也会有几十万人和你共鸣。关键是你是否专注、专业,是不是最顶尖的,你越独特,你的价值也越高。

知道了你的天赋、知道了你的兴趣,接下来你需要深入研究,否则你只能做到“样样都通,样样稀松”,无法实现人生目标。一个人只能在一两件事情上做到精通,而这一两件事情通常是让你痴迷的事情。

最后就是复利,要相信时间的力量。比如自媒体,看似门槛很低,每个人都可以写,有两千万人开通了公众号,但坚持更新的只有20%,其中原创内容只占6%左右。你能坚持长期,坚持原创就超过了95%的号。前几天看到一个大V写的,写作类的公众号都是以年为单位,很多人写了10年也不火,最后一两年火了。

说到复利,说到长期,我们很多人,包括我以前都是看几个月,最多坚持一年,没效果就放弃了。最近在重温一部历史剧《军师大联盟》,全部80多集追完。这可能是我最近几年唯一追的一部电视剧。

司马懿活了73岁,熬死了曹家4代君主,最后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代持续把控朝政,孙子司马炎称帝一统归晋。整个历史跨度上百年,司马懿从曹丕的家臣到最后孙子一统天下登上大位,期间过程波澜起伏。

先不说其中的阴谋诡计,政治家布局都是几代人,上几百年。成功的商人都是一两代人,在日本有2万多家上百年历史的企业。我们从80年代过来,很多思维就是工作然后退休,20-60岁大约40年。20-30岁不懂事,30-40只争朝夕,40岁基本就认命了。如果时间再看长远一点,很多事情都会不一样。

不要觉得我们是普通人,不用思考这么久远。就投资来说,巴老爷子最近5年的收益超过了前几十的收益,很多事情都是这个曲线。过了猥琐发育后,就是一发冲天,很多人坚持不了这段时间,或者没有看这么长远。家庭也好,投资也好,事业也好,都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当然你选择这个标的也是非常长远的。

日本最长寿的企业就是金刚组建筑公司,成立于公元578年,一直聚焦于建设寺庙。期间也遇到过反佛教运动,无业务可做。1955年业务扩大到建筑行业,差点破产,2006年再次聚焦寺庙建设。

有些人会说,年轻不找钱,老了有钱什么用,老了还上班何必活这么累。其实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相对于一般打工的收入还是高很多。比如休闲,很多员工要等到假期,很多老板已经摆脱了基础的工作,考察、会议甚至以学习之名外出。又能休闲,又学东西。

不存在老了被开除的风险,反而是打工的,在40-50岁,被裁员的风险很大。很多创业者工作和生活已经融入一体,为自己干,不存在枯燥不枯燥,不断再享受创业给自己带来的财富和成就感。

最后来聊聊人生的杠杆,其实和我以前谈的人的三种生意模式概念差不多,这里简单分享下作者的说法。第一种杠杆就是劳动力杠杆,纳瓦尔直接说这是一种落后的杠杆。出卖一份时间,得到一份收入,这个是绝大部分人的人生模式,所以富有者是极少数。

第二种杠杆是资本杠杆,绝大多数富有者拥有这种杠杆。既然都知道这种模式好,为什么出卖时间的人这么多。因为我们处于社会一个大系统,大系统就需要分工,所以学校就培养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各种角色。

我们上班,领工资,提升自己领更多的工作。社会也会创造出各种升级的产品刺激你消费,社会因此而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享受这种循环,乐在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盈余,也没有积累起资产,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非常困难的。

你不仅要和无产者竞争,还要和资产者或者权贵竞争。只有极少一部分有创造力,或者十分辛苦积累的人才能突破这个过程,或者说有资产者是稀缺的。拥有资产,才会被动的收入,才会有资产的杠杆,这个也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富人是社会的BUG,古代商人或者富人在社会体系中都不受待见,你们可以去思考为什么。

第三种杠杆是最新出现的,“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比如说金庸或者莫言的作品,只需要创作一次,也许是三个月,也许是三年。如果畅销,金庸或者莫言一辈子都会有这个书的版费收益。

新时代是APP,是代码,是课程,是平台。比如刘润老师、李笑来老师在得到的客卖了几十、几百万份,就是几千万的收入。而这个课程也许就花了他们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随着卖得越多,边际成本越低,最后是零。

当然这个模式看似容易,作者也写到,你要做到全球顶尖。地球上有70亿人,我希望有一天有70亿家公司。这是对未来个人企业的最大诠释,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对接需要你服务的人。

设计师、律师、私募等等可以对接到很多信任你、对你服务有需求的人。你可以根据你的能力控制你公司的规模。这个的难度在于你的专业度,在一个极小的领域你是最专业的,几百人、几千人甚至是几万人愿意付费购买你的服务,而你提供的是边际成本为零的服务。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你无法靠出卖你的时间变富,而是需要资产(公司、股票、实业)或被动收入(代码或媒体)。为此,你需要调动劳动力、资本的杠杆,并创造无复制成本的产品,最终将财富转换成享有幸福和自由的权利。

获得财富的原理很简单,但每一次升级都需要极大的专注和耐心,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鸿沟。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人依靠什么可以挣那么多钱?富人凭什么富?穷人缺什么?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貌似这句话在现代好像行不通了
关于管道的思考
《纳瓦尔宝典》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复利思维揭秘
财富思维:学会让时间帮你赚钱,三招让钱来得更“高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