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懿:人这一生活着的真谛,浓缩起来就2句话,明白人,心了然
userphoto

2023.03.29 江苏

关注

要问《三国》当中谁最能熬?

那定然是司马懿无疑。

生在一个随时随地都会掉脑袋的纷争乱世,司马懿不但好好的活了下来,还熬死了曹魏四代统治者,最后“让”自己的后人成功逆袭,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晋朝。

对外有诸葛亮这样的睿智强敌,对内有曹家人的半信不信,司马懿到底是怎么熬出头的?

我觉得用他自己曾说过的两句话,再恰当不过:

一,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说在曹操、袁绍、袁术、吕布、刘备等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公孙氏便就一直占据着辽东地区,应该算是“祖地”吧,凭着天高皇帝远的优势,这公孙一族几乎是一点也没遭到战火的洗礼,因此地区发展的还算不错。

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后,公孙一族慑于曹魏的强大势力,便就依附于后者,成了曹魏的一个附属地。

但这公孙一族,就跟现在的小本子一样是个吃里爬外的贱骨头,表面上跟只哈怕狗似的对曹魏唯命是从,暗地里却不断地与吴国眉来眼去,想在两头捞好处。

公元237年七月,也就是景初元年,魏明帝曹睿当政那会,公孙一族的扛把子公孙渊眼瞅着时机已经成熟,便就自立为王,建立了燕国,并自此后开始不断在曹魏边境骚扰,制造事端。

曹睿心想曹操在世你不闹,曹丕当朝你也不敢吭声,偏偏老子即位后,你便出来作妖,这不是明摆着跟我曹睿过不去吗?

常言道:士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曹睿二话没说,便就令司马懿于公元238年正月带领大军开启了讨逆模式。

司马懿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仅仅用了大半年时间,便就将公孙渊所在的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眼看着大势已去,公孙渊无奈之下派出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求解围,意思即:我投降了,希望太尉(那时候司马懿的官居太尉之职)您宽宏大量,就把我公孙渊当个屁给放了吧。

然而,这时候的司马懿非但没有接受公孙渊的投降,反而当即便将王建与柳甫给斩杀了,并对着一众部将意味深长的说道:

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啥意思?

就是说,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优秀将领,首先不但要有打胜仗的决心,同时也要有吃败仗的勇气......

一,战场形势利于我方,就当勇敢向前,全歼敌军,而若战势对我方不利,则应鸣金收兵,采取以守待攻的模式,静待时机;最后一旦阵地失守,那么,能夺就夺,不能夺就退。

二,如果对方实力明显强于我方,那么就应尽快逃之夭夭,若实在无法逃脱,便只能与敌人拼死相战,同归于尽。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司马懿在向你公孙渊摊牌:我凭什么能够一直活到现在,熬到今天,其中的原因你还没一点D数吗?你公孙渊连为我提鞋都不配。

战、守、走、逃、死短短五字,看似简单,实则却是司马懿一生征战,抵力存活至今的深切体会......

其实人生也是战场,生活有时就是生死的博弈,命运的抉择,不死尤能战,能战则有胜机,一死万事休,纵然生前拥有千秋功业也是只能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一切都归零。

所以说,在人生的战场中,战、守、走、逃皆是胜利者,形势比人强,若不利于战、不利于守、不利于走,此时此刻,不逃者则死,善逃者则全,只有死了才是彻底的人生输家。

二,臣这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因为各为其主的原因,司马懿与杨修一直不和(司马懿辅佐的是曹丕,杨修支持的是曹植),甚至杨修一度认为司马懿就是他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然而,就在杨修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判处死刑后,司马懿却主动要求曹操让他见杨修最后一面。

曹操觉得很奇怪:

“一直以来,杨主薄事事皆要与你一争高下,辨个输赢,外界看来,你俩一直都是死对头,如今,敌人即将斩首......你应该避嫌才对,为何非要见上一面,难道还想当面羞辱他吗?”

司马懿闻言后,肃然说道:

“丞相,臣这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曹操一窒,沉默了半晌后,方才回问道:

“你这可是出自真心的肺腑之言?”

司马懿从容应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曹操笑了:

“马力?人心?那便拭目以待——”

——

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司马懿来到他生前所在的蜀军营帐中,以茶代酒敬慰孔明的那一句话,也的确印证了他当年的所言非虚:

“你一生清清白白,就像这水一般虽然你我为敌六载,但我i却一直视你为知音,孔明,请让我尊称你一声:先生!”

——

人这一生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学习上的,生活,工作中的,总之,形形色色,不胜枚举。

或许绝大多数人皆会对他们恶行相向,甚至会选择与他们断交,永远不与他们来往,不要说朋友和师长了,恐怕说一句道歉都觉得会脏了嘴。

其实,司马懿说的对啊:都是生活在一个星球上的人,说白了都是“同胞”,哪有那么多仇恨与不满,就像大毛与二毛,都打了快一年的仗了,又有什么意义?

说到底不就是同一民族间的兄弟阋墙么......

进一步咫尺天涯,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司马懿那样凡事都“忍一忍”,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您说是不是?

总结:

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中的压力,家庭内的压力......反正只要有社会,有“江湖”的地方,哪哪都有竞争对手,哪哪皆都会有压力。

说白了,其实我们哪一个人活得不累?

但还是要活着,为了家人,为了亲朋好友,或者干脆直白一点:为了自己......

因此,我们必须得像司马懿那样:坚强得“忍着”。

谢谢观赏!

关注我,总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备遗憾痛失的一员猛将,不输赵云,结果成曹魏手中王牌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不是不灭,时候未到
活着就是胜利!司马㦤熬死曹操诸葛亮篡位
曹魏的灭亡,在于魏明帝曹睿,这是为什么?
忠诚与反叛只在一瞬间!!!
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操活着的时候谋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