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鼠为何居12属相之首,你不知道的“老鼠嫁女多子多福”的故事

据说,远古洪荒,先民以采集、狩猎为生。人类对哪些野果无毒可食,哪些食则身亡,还分辨不清,常常中毒。后来,人类发现老鼠十分聪明,它们在黑夜中觅食,从来不会选错食物,人类便从鼠那里学来了辨别野生植物是否有毒的本领。

“聪明狡黠”似乎成了民间对于老鼠的印象,而老鼠确实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智力。老鼠偷油吃,得掉转头来,把长长的尾巴放进瓶口窄细的油瓶里,蘸满了油再放进嘴里品尝美味,老鼠还会把搁在桌上的鸡蛋完好无损地偷进鼠洞,它懂得找同伴帮忙,然后自己仰卧在桌上,四只爪子搂紧鸡蛋,同伴则咬住它的尾巴,沿桌腿把它和鸡蛋轻轻松松地送到地面。

鼠善于择地而处。无论田野或是城镇,都有“鼠”的足迹,哪里有适宜生存的土壤,他们就向哪里发展。鼠最喜欢将巢穴建于食物丰富的地方,鼠穴都有多个出口,以备不测。有一种东北鼢鼠,构造的巢穴如同结构复杂的地下宫殿,筑工艺十分精巧,不但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而且还建有十分考究,卧室、仓库、厕所、休息室等专门场所。

鼠智商高,嗅觉特别灵敏,动作灵活。一有动静,就倏然远逝。古人称“鼠”有“五技”,就是有五种才能:能行走、能攀缘、能飞窜、能浮水、能打洞。

在保全自身性命的问题上,鼠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聪明才智。 人们经常用毒药来消灭老鼠,但一段时间之后,老鼠就学会了识别毒饵,更有甚者,鼠还会洗涤毒饵,以使自己既能得以保全,又能果腹,并且它的嗅觉灵敏异常,多能嗅出食品中是否有毒。老鼠还能学会从鼠夹上盗走食物,而自己安然无恙。它对于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某处增加了一个捕鼠夹子,或者一块普通的石头,它也会小心翼翼地几天不出巢穴。

据说有人曾把一种新鼠药放入巴黎一个下水道中,几个小时之内,巴黎的整个鼠群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没有一只老鼠再去碰那种鼠药。据实验,鼠第一次咬新饵时,绝不会吃到致命的分量,一旦感觉不对,便不再吃,其他老鼠也不会去吃。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在《黠鼠赋》描述一只老鼠处于绝地而最终逃生的例子。

一天晚上,东坡先生听到有老鼠啃东西的声音,忙叫童仆秉烛来照,发现声音来自一口袋中,原来是一只老鼠被关在里面。揭开口袋,里面却声息全无,童仆借烛光仔细察,袋中横卧一只死鼠。童仆惊讶地说:“怎么突然就死了呢?”说着,提起死鼠扔到地下,死鼠刚一着地就一溜烟跑没影了。原来这只老鼠弄出响动,惹人打开袋子,然后诈死,再趁人不备,逃之天天了。在这里,苏轼用一个“黠”字表现了老鼠的狡猾与聪明。

而在我国有些地区,老鼠却被认为是“财神”,对它的出现甚至有点欢迎。

有的地区迷信地认为梦见老鼠是发财的好兆头。这些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理喻,但许多古老的传说透露了这一俗信的理由。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民间传说中,老鼠扮演着一个给人们送来谷种的英雄角色。 浙江桐乡县流行着一个《鼠与五谷》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大地上谷物自行生长,人们无须耕种,想吃什么就能采到什么。玉皇大帝得知后,为了避免人们养成懒惰恶习,就派一个天神下凡,把人间所有谷种收拾干净,装在一个袋子里带上天去。

谁知,有只老鼠不知何时钻进袋子,当天神完成任务,提着袋子腾云驾雾离去时,那只老鼠大感不妙,便在袋底咬了个小洞逃生。 就这样,老鼠幸免于难,同时从那个小洞里漏出了五种粮食。人们得到这点粮食,就把它当种子埋进地里,使庄稼重新生长出来。五谷的种子就这样保留在人间了。人们得以丰衣足食,老鼠也在人间留下了“鼠施谷种”的美名。

这一传说至今在浙江省农村颇为盛行。人们出于对谷种的重视,相应地把老鼠奉为“谷神”、“五谷神”,每逢祭祀时常常有这一道礼数。

类似的传说还有许多。这表明,在民间人们认为老鼠是“财神”,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希望它能够给自已送来谷种,使自己食物充足,不会挨饿。

此外,还有一种更加奇特的说法,即人们认为老鼠有潜藏粮食的习性,在老鼠潜身处必有许多吃不完的食物,鼠洞里经常粮食谷物堆积如山。 这也使得人们认为老鼠是“富足”的象征。同时,老鼠肯光顾的人家,必定是“食有余”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主人家的富足程度,老鼠的出现,就意味着可以免于饥饿之苦。 在以前食不果腹的时代,这便是人们心中的“富足”了。

在民间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 在很早很早以前,属相这件事归四大天王掌管,当年执事的天王姓什么,那年出生的人就属什么。后来,四大天王回归天宫镇守南天门后,玉皇大帝就决定挑12只动物代表人间属相,并赐封为神。为体现公平原则,玉帝下令,在规定的日子,人间的动物都可以到天宫应选,并且以动物们赴到大宫的先后作为排名次的顺序,只取最先赶到的前12名。
  • 那时鼠和猫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一同到天宫去争取当属相,并约定到时老鼠来叫猫一同出发。可是,机灵的小老鼠想,人间的许多动物都比自己漂亮,并且还对人类有用,比如,猫念经、兔拜月、狗守屋、龙蛇治水、虎猴镇山、牛马耕田、猪羊供人食用,自己应当想个法子才能争取到属相。于是,在规定到天宫的那天一早,小老鼠悄悄地起,也没去叫猫,自个儿偷偷跳上老牛的角上藏起来,让韧性最好、最勤奋的牛带自己上天宫去。老牛果然第一个赶到天宫大门。天亮了,四大天王刚打开天宫大门,牛还没有来得及抬蹄,小老鼠从牛角中一跃而下,直奔天宫大殿。尽管玉帝不愿意封这个小小的老鼠为属相,但是君王口中无戏言,自己定下的规定不能更改,玉帝也只好宣布鼠为属相之首。

当然,这不过是传说罢了。历史上还有许多人认为,老鼠之所以排在首位,与十二时辰大有关系。子是古代纪时法中十二时辰的子,鼠的活动时间正是在夜间子时,现代时间为23~1点,正是天地阴阳交接、混沌未开之际。鼠是耗虫,所谓耗,就是消耗或破坏,然而鼠的这种劣性在创世时却发挥了很大作用。子时天地未分,一团混沌,但万物的生机又蕴涵于其中。在漆黑一片、没有缝隙的时候,鼠把混沌一团的天地咬开,才有了气,由此天地相分,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阴阳对立而同一,日月星辰轮回,万物出现,最终形成了宇宙,人类有了生存的空间。 因此,鼠有打开天地之功,所以在排十二生肖时,鼠便被排在第一位。

在我国许多民间神话中都有类似故事。

拉祜族的神话故事《牡阳密帕的故事》说,混沌一团的宇宙是一个葫芦。葫芦成熟后,掉到海里。葫芦里的人说,谁让他们出来,他们种的谷子就给谁吃。 小米雀听到后来啄葫芦,嘴都啄秃了也没有啄通。老鼠咬了三天三夜,把葫芦咬破,从葫芦里走出一男一女,他们就是人类的祖先。彝族的神话故事说,古时大旱,颗粒无收,腊月初一,鼠从洞中给人送来种子和粮食,拯救了濒临饿死的人,所以人类把这一天定为耗子节,以生肉饭菜喂猫,不让猫抓耗子。从这些故事看来,由于鼠有创世和解救人类之功,人类便答应给鼠粮食吃,把它排在生肖的首位。

民俗中的“老鼠嫁女”与多子多福

  • 在新春佳节的年画或剪纸中,常见一种“老鼠娶亲”或'老鼠嫁女'的图画,画面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娶亲仪仗队中,有花轿、彩旗、灯笼、伞盖和吹吹打打的鼓乐队,俨然是人间嫁娶的盛况。新郎与新娘有的是鼠形人身,有的是人形鼠身。有的新娘为鼠、新郎为猫,可谓是五花八门,奇光异彩。有的画面甚至令人忍俊不禁,如执事队伍中竞有两个老鼠扛起“正大”“光明”的大旗,鼠辈之横行无忌、冠冕堂皇表现得淋漓尽致。
  • 传说,老鼠夫妇生了个漂亮的女儿,想攀一门有权势的亲家,首先想到太阳,万物生长都靠太阳,把女儿嫁给太阳自然可以沾光。太阳听了老鼠的请求后,说:“不行,我怕乌云。”老鼠去找乌云,乌云摆头说:“我怕风,风一来我便散了。”老鼠便去找风,风摆手说:“我怕墙,遇见墙我寸步难行。”老鼠又去找墙,墙说:“我最怕老鼠来打洞。”老鼠夫妇拜访了一圈,终于明白了:我们都怕猫。于是去对猫说:“你作我们的女婿吧,有了你,我们什么都不怕了。”猫见老鼠夫妇把女儿送上门来,非常高兴,择定吉日成亲。一群老鼠列队成,鼓乐喧天,吹吹打打,抬着花轿送新娘。但还没等新娘下轿,猫就一口把新娘吞进肚子里了。

  • 湖南邵阳的《老鼠娶亲》图,画的是一只猫儿当道坐卧,两只鼠一只抱鸡、一只提鱼前来行,后有乐司鼠吹唢呐,鸣金鼠敲铜锣,鼠新郎骑着大马,两只鼠打灯、四只鼠抬轿,鼠新娘端坐轿中,最后一只鼠打彩。 老鼠害怕遇见猫儿被囫囵吞下去,耍起小聪明,送礼行贿,让猫网开一面,真是情趣异生。“老鼠嫁女”的习俗不单表现在年画、剪纸上,它本来是一种民间的祀鼠活动,而且这种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但是,此项活动举行的日期因地而异。
  • 如苏北在农历正月十六,苏南在正月初一,湖南一些地方在二月初四,湖北的江汉平原在十二月二十三,四川多在除夕之夜,山东、山西多在正月初七,陕西有些地方在正月初十,河北地区则在正月十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生肖之中为什么老鼠第一,而没有猫
嘉德日历 春节特辑 | 正月初十 春节为什么要庆祝“老鼠嫁女”
方寸博览:聪明的老鼠!
多子多福
多子多福!
鼠年剪纸图案分享 三多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