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告诉我们:要想掌握“道”的规律,关键在于领悟

在《道德经》的开头,老子破天荒地提出“道”这个概念后,并把“道”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提起“道”,我们不禁会在头脑中想象它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又看不见摸不着,正所谓“大道无形”。

“道”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也可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考、去挖掘、去探索、去领悟……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

还有的认为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需要我们去深刻领悟。

那如何去领悟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西方古代的哲人维特根斯坦说:“能说的都要尽量说清楚,不能说的必须要保持沉默。”因为如果说不清楚就会给他人造成误导,有些高深的道理一下子很难说得清楚,也会给他人的思想带来暂时的混乱,所以就要保持沉默。只有真像跳出来时,我们就能领悟了。

对于这段话的深意,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动物,于是他上前问:“你是谁,我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

“我叫'领悟’。”那动物说道。

“我就是缺少'领悟’啊!把它捉回去算了!”樵夫心里嘀咕着。

这时,“领悟”就说:“你现在想把我捉回去,对吗?”

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的事情怎么那么快就被它知道了!要是这样的话,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摸样,趁它不注意时以最快的速度将它捉住!”

结果,“领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将我捉住。”

“领悟”再一次看穿了樵夫的心事,这让他非常生气:“真是可恶!它为什么每次都能看穿我的心事呢?”

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领悟”发现。它开口道:“我每次都能看穿你心事,你在为这而生气吧!”

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无论我心里在想什么,都不能瞒过'领悟’。我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我到山上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砍柴,实在不该有太多的欲望。”

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专心砍柴,一不小心,斧头掉了下来,却意外地压在“领悟”身上,“领悟”就这样落在了樵夫的手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常想去悟出真理,但有时这种执著却让我们迷茫、困惑。因此只有怀着一颗平常的心,彻底地顺从自然,就能很容易地得到道理。

我们理解老子的“道”也要顺从自然去理解。只有我们顺其自然地去理解,就能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

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他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

到此时,我们可以概括而言,“道”在老子那里基本上有这样几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宇宙之本原的“道”,一种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还有一种就是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

这三种含义既有所区分,又紧密联系,作为宇宙之本原的混沌无形的“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就体现为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再落实到人的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人事之法则的“道”。反之,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又体现着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規律之“道”又反映着作为宇宙之本原的“道”。

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庄子曾在《应帝王》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一片混混沌沌,清的和浊的大气浑在一起,不断地变化着。

其中自然也有很多怪异的生灵,这些怪异的生灵不仅习惯了混沌和黑暗,有许多还化为了神。混沌就是这样一个神,他生活在距西部山系的头山崇吾山以西三百五十里的叫做天山的地方。

混沌的形体像黄囊,和大象的躯体一样庞大,但是比大象多两只腿;六只脚像熊掌,却不像熊掌那样坚实;皮色红,像丹火;背上还长四个翅膀;有像狗一样的尾巴。

混沌既没有面部,更没有耳目口鼻,但能欣赏歌舞,能听得懂宇宙中的声音,能判断出从自己身边经过的是好人还是恶人。

混沌行动起来如一团不透明的影子,庞大而艰难。

也许混沌正在化生天地的精气,涵蓄宇宙世界诞生的能量。

有一天,生活在海里的两个时间神“鯈”和“忽”路过天山时看见了混沌,就来和他说话。

混沌能听懂他们的话,也待他们很友好。

但两个神却深深地为混沌感到遗憾,因为混沌和他们不一样,没有眼耳口鼻,他们想不出混沌是怎么在天地中生存的。他们决定用斧头、凿子等工具帮助混沌凿开七窍。

“鯈”和“忽”对混沌说:“混沌呀!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知道你是蕴涵了天地精华的神,靠亿万年和天地的亲密接触你也能听到和感知到事物,但是你知道吗,天地中的生物都是有眼耳口鼻的,眼睛能把世界看得清楚,耳朵能更好地听见世间万物的涌动,有了口可以尝到天地精华孕育的美味,鼻子能分辨百味……”

混沌动心了,允许他们为自己凿开七窍。

“鯈”和“忽”先用两天的时间在混沌前面两个翅膀和两条前腿之间的比较平的部位凿了两只眼睛,第三、四天他们又在眼睛的下部凿了两个鼻孔,第五天又在鼻子下面凿了一个嘴巴,第六、第七天又在眼睛和左右下方分别凿了两只耳朵。

七天过去了,混沌神拥有了七窍。

然而,令他俩没有想到的是,七窍凿开之后,混沌不仅没有得到视听之娱、食息之乐,反而悲惨地死掉了。

实际上,这是庄子精心编撰的一则寓言,“鯈”、“忽”和“混沌都是庄子虚拟的人物,这三个人物怎么给起了这么奇怪的名字呢?这就要谈到名字的寓意,就如同老子讲的“夷”、“希”、“微”、“惚恍”一样,“鯈”、“忽”和“混沌”也各有其不同的内涵,“鯈”和“忽”蕴含的都是急躁、匆忙的意思,而“混沌”则是指浑然一体、不可辨识的状态,恰如“惚恍”的含义。

这“混沌”代指的就是“道”,而“鯈”和“忽”则指的是人们对于“道”所持有的不正确的态度。

“混沌”没有五官七窍,恰恰象征着“道”的微茫浑然、玄不可识的特点,可是人们却偏偏以为“道”是可见、可闻、可触的,因而想着通过感官的作用去捕捉大道。

然而,一旦“道”成了五官可以感知到的东西,也就不是“道”本身了,而混沌之死的寓意就在于此,即五官不可知者方为“道”,而五官可知者就远离“道”了。

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说,道是一种超越性的智慧,是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认识、体悟与把握大道,需要的是超越性的思维。

道就像混沌样,是浑然一体的。如果片面地从一耳一目来认识它,就不可能理解其本质。

如果把握不住本质,在运用它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必然会失之偏颇,徒有其表。只有深刻领会,全面理解,才会灵活运用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为了让我们能够拥有幸福和真正成功的人生,就需要我们拥有健全的心灵、用道性来换掉人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道德经》,并能深刻地把握好“道”的成功法则和成功的定义,将“道”的品质刻画到内心世界里,从而使心意与行动合二为一。

这个过程光靠读一两遍《道德经》是办不到的,只有见道、修道、悟道才行,而背诵《道德经》就是实现见道、修道和悟道的一个过程,也是修德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见道时,就是让我们去读《道德经》,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出“道”这个颇具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在我们修道时,就是让我们看到世间情事,感悟于天地之间,激发心,慨于世,而感于众,观其妙,观其激,兴衰便在其中,可有,可无,有到无,无到有。

人是万物之灵,本来也是客观“道”产生的,但人生来却是不符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欲望,万物之灵的这个“灵”被私心欲望所限制,并不“灵验”,不能适应“道”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主观意识里总有个人的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与客观不相符合。

这怎么办呢?这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帮助人去掉不自然的东西,使人符合客观,使客观支配主观,这样人生坎坷就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为人处事都会顺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种人生,“万事如意修道人”。

那怎么修道呢?就是守静背诵《道德经》。

经济学理论认同这样一个原则:人是理性的,人人都会在约定的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这本身是符合自然的,即符合“道”的。因为“道”的行为特征就是以最小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只要研究一下各种生物体的内在设计和它们的代谢运行及生物圈的分布就会发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但人对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解常常是欲望与争斗,这就是人身上最典型的不符合“道”的特征,即有为的特征,这在《道德经》的修道体系里叫“人道”(也叫“人性”)。“反者,道之动”。

“道性”就正好相反,是无欲、处下和不争,即“不争而善胜”。因为人生来就是带着一大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潜能发挥的深浅决定生命质量的高低。这些潜能是自然赋予的,人只有符合自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同时也就能获得最大化的自身利益。

而符合自然就要消除欲望,就要修德,提高道德水平,提升“道德”才是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行径。所以,修道就是求“道”帮助自己,使自己符合“道”的品质。 毕竟修道是求“道”来塑造人的成功秉性的过程。

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尽自己的天性来实现完美的人生。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修道就是调“道”的能量来刻画自己的内心世界,用道性换掉人性,从而使人的思维和言行与客观世界相符合。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我们熟读《道德经》,理解《道德经》,深挖《道德经》的精髓,甚至要我们能够完美地背诵《道德经》!

在我们悟道时,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

老子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是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一章 道德经门户之构建。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闲解《道德经》
【文人】再识庄子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道经典│《道德经》中的精神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