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营哲学,怎么从“挂在墙上”,变成“落在心里”
userphoto

2023.10.23 陕西

关注

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员工认为老板一言堂,不愿意听取员工意见;
  • 会议很多,反复讨论,没有结论;
  • 机制解决表面问题,实际落地难;
  • 对于公司的理念政策,“公司定,领导定”,员工心态就是被动执行,“没有意见”,用和谐掩盖问题 。真正遇到问题却抱怨,又说制定理念政策的时候领导定的,不考虑一线情况,不合理;
  • 企业文化虚,跟生活和工作没有连接,不切实际,落地难;
  • 立场不同,争论不休,意见不一,桩桩件件都要老板来“评公道”

……

根据我们多年服务客户的经验,上面这样的问题十分常见,可以说每家公司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究其原因,核心在于公司缺乏哲学共有,理念难成共识。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缺乏经营哲学,或者不落地。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减少企业经营中的误解摩擦,实现力出一孔,就需要统一企业“语言”,回归经营的原点进行共创和讨论,真正实现企业的经营哲学落地。

在实现企业的哲学共有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经营哲学到底是什么?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企业为什么需要经营哲学?

先来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三年前,我们在给北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做咨询时,在调研阶段就发现销售、技术、产品相互“扯皮”,抱怨不断:

  • 客户有需求,客户经理认为运维人员在现场,让客户去找运维;销售抱怨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反馈了多次还是没结果;
  • 产品部门认为客户满意度低是技术不愿意出差,客户体验差导致的等等;
  • 产品研发部门觉得客户满意度低,是因为客户经理给客户“画大饼”,承诺一些不可能做到或者花里胡哨的功能和体验,导致无法落地;
  • 到了年底,客户投诉居高不下,经营业绩遇到瓶颈,年底扣绩效的时候大家相互之间一片怨声载道,满腹委屈……

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不同层级员工的深入调研,我们向董事长建议:

公司的经营哲学一定要解释清楚“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追求我们共同的事业”,立场可以是多样的,但是经营原则只有一个。

通过辅导几轮的全员共创、共识,最终确定了把“经营者要冲在最前沿”作为企业的一个经营原则,最后提炼成:临事有勇,敢于担当。

意思是:“只要是服务客户,不论面对何种情况,不论职责岗位,不论客户找没找到我们,我们都要积极展现与生俱来的服务客户舍我其谁的魄力和能力,第一时间向客户收集信息和需求,主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关注客户感受,及时获得客户反馈。”

全公司上下坚持执行一年后,公司全体身体力行,无形中公司形成了“首问责任制”文化,以相互推诿为耻,以服务客户为荣,客户满意度从原来的85%达到98%,整体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方法论原则,是指导企业的行为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每个员工都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用什么原则指导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

一开始我也不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直到一次我于多年前参加广东盛和塾组织的日本游学活动,有幸现场聆听稻盛和夫先生对于经营哲学以及在日航的实践的讲解,通过稻盛和夫老先生亲身详细讲解经营哲学对于他毕生企业经营的实践,才对经营哲学的价值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他看来,意识决定行动,当时日航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的思想意识。

所以,改革的第一步是以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为依据,推进日航内部的意识改革。

稻盛和夫带领日航全员认真经过了至少超过20轮会议沟通,最终确定了日航新的经营理念。员工拥有了切实的使命感,开始服务涌现大爆发,被激活的员工自觉、主动仿佛无所不能,真正激发了组织涌现,从而最终挽救了日航。

人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手段,更是企业管理的主体,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很多企业都在抱怨员工难管、效率低下、不考虑公司利益,甚至难堪重任。

其实“得民心者得天下”,赢得了员工的心,凝聚了员工的心,员工自然就会甘心为公司出力奉献。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经营人心,而经营人心离不开经营哲学。

我们常常跟客户说机制解决业务“做大”的问题,经营哲学能解决业务“做久”问题。

正如科学是按照“原点-原理-原则-基准-方法”来展开的,企业经营实践也是按照“原点-理念-战略-战术-战斗”来展开的。

企业所面对的顾客市场和内部管理,每天都在不断变化和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如果一个方法只能解决1个问题,一个基准(制度)可以解决5个问题,一个原则可以解决50个问题,那么一个原理(理念)可以解决100个问题,而从原点出发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这也是马斯克所提出的“第一性原理”

为什么经营哲学落地需要共创共识?

大家对经营哲学的重要性有了一定了解,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共创、共识呢?

这些年来通过访谈企业客户我们发现,公司以往的“经营哲学”往往由以下几种方式产生:

  • 靠老板——老板管理十分自信,自己说了算,员工只需要执行;
  • 靠偶然发挥——董事长或管理层年终总结,说一时管一时,偶尔提,不再提了员工也不当回事儿了;
  • 靠跟风潮流——最近哪家企业在行业出风头了就学谁,哪位企业家又出“新金句”了就重视,随大流;
  • 靠外援——找外部咨询公司,访谈一下老板或几个高管,追溯一下公司发展历史,在办公室里“鼓捣”出了公司经营哲学;
  • ……

以上方式形成的经营哲学往往在落地的层面遭遇不同的阻力,由此形成的一些所谓规则、标语,往往在公司造成一种无形的文化信任透支:

  • 规则、标语是停留在墙上的,虚的、假的,是自上而下强加给员工的,不具代表性,不认同;
  • 认知感、认同感低,无印象,无法口口相传;
  • 缺乏系统化宣贯,不了了之,缺乏体系化建设,以被动响应为主;
  • 规则、标语或朝令夕改,或十年如一日,早就不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
  • ……





  •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1.共创共识--发现和解决集体中变革阻力

“变革免疫”理论:在一项研究中显示,医生们告诉心脏病患者,如果他们不能成功地改变生活习惯,他们会死去。但是事后发现,七个病人中只有一个会改变生活习惯。

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仅仅依靠渴望和动力来产生行为改变是不够的,即使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变革为何这样难》一书中展示了我们的个人信仰,以及我们组织中的集体思维如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应对变革的自然但强大的阻力机制,揭示了这种机制是如何阻碍我们前进的,通过共创共识可以帮助确定和根除我们自己对于变革的阻力系统,可以让我们的组织与我们一起前进。

2.共创共识--形成共同行动计划规范

欣赏式探询“4D模型”——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由David Cooperrider发明,原本是一种心理学思想,现在被普遍用于以积极激发、动员、探询优势为导向的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管理方法。

在对过去进行反省时,我们往往会习惯去总结过去做的不好的地方,避免以后再犯。

而欣赏式探询会聚焦在过去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强化,这就是“欣赏式”的精华所在。我们不断强化那些做的好的地方,那么做的不好的东西自然就走开了。

欣赏式探询可以被用于个人、团队、组织或是其他方面,在每个使用情况下,人们通过在战略性的创新中与他人深入合作,向着一个共享的未来目标一起前行。

欣赏式探询4D模型:

DISCOVER: 发现过去做的好的地方(感恩)

DREAM: 愿景未来的可能性(创新)

DESIGN: 打造愿景场景(共建)

DEPLOY: 完美执行(持续)

3.国泰道合经营哲学共创方法论:共创共识“七步走”

在融合了东西方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多年的实践之后,我们总结了一套经营哲学共创的方法论:

  • 第一步:经营哲学理念导入。

  • 第二步:明确提炼经营十二条的思维框架,以人生成功方程式为例:
  • ①人生Ÿ工作的结果 = ②思考方式 x ③热情(努力) x ④能力
  • 从①②③④四个方面思考人生观、事业观、经营观,引导全体讨论和输出。



  • 第三步:“找抄超”,形成企业自己的经营哲学。
  • “找”——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我们公司提供的企业实践案例参考、关于本企业及行业实践的思考(如成功事件/经验、文化乱象/教训、行业趋势/在本行业领先需要的关键品质、竞争对手(横向)/他山之石)、个人对企业经营哲学的思考等。

  • “抄——分组将本组对企业经营哲学的思考写在纸上,罗列归集到人生成功方程式的四个维度中。

  • “超”—— 合并同类项,梳理逻辑并重新分类排列,打磨形成适合本企业风格的经营哲学。
  • 第四步:各小组依次发表,由国泰道合教练组点评并最终汇总形成经营哲学初稿。

  • 第五步:形成初稿后展开不少于两轮的管理层+干部层+普通员工修改意见收集,形成修订稿,直至主条目定稿。

  • 第六步:按共创小组分组对修订稿内容逐条释义,面向公司全员进行意见收集,形成经营哲学释义。

  • 第七步:共创过程回顾,经营哲学正式发布,展开全员宣贯。

经营哲学共创共识的过程是统一思想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教练团队辅导共创,也需要同员工忘记身份,在现场“忘我”地踊跃交流,不断“碰撞”,相互解释担心,理解彼此的想法,采纳建议,及时反馈,这样产生的经营哲学具备让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的信任基础。

以上列举的共创共识方法是我们在长期辅导过程中总结的实践经验,受到客户公司及员工干部的高度认可:

总结:

经营哲学共创共识在我们企业敏捷经营转型体系中承担着压舱石的作用,不过经营哲学要想真正落地,从“挂在墙上”变成“落在心里”,还需形成经营哲学共创共识的一套落地方法。

经营哲学同时也是企业一把手工程,需要一把手带头践行,需要有经营者坚强的意志,坚持长期主义,让经营哲学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能够真正帮助员工树立正向的人生观、事业观和经营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企业自适应能力
企业集团太大了,让管理哲学来统领
【翼文化】中国电信的企业文化
运用CRM塑造企业文化,提高客户满意度
管理文摘-7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