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如何保持公司活力

在每个组织都必然会面对的问题中,一定包括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规模变大的同时,让公司保持活力。

在中国公司中,华为显然是做得很好的一家。

吴建国曾经担任华为人力资源副总裁。他曾经出版过一本写华为的书《华为的世界》。

微信公众号“参加学院”发表了一篇吴建国在参加学院活动上的分享实录。分享的主题,正是华为如何让组织长期保持活力。

为什么一个公司或组织整体来看,总是会趋向于丧失活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找到。

这条定律,也被称为熵增定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孤立系统,它的混乱程度,或者说熵,一定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大,从而让组织从有序走向无序。

任正非认为,企业发展的法则,也遵从熵增定律。公司必然会经历一个熵不断增加直至完全丧失活力的过程。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对抗熵增的过程。

所以,任正非把“活下去”作为企业的最高纲领。

那么,华为是如何对抗熵增定律的呢?主要思路有两个。

第一个思路是,通过不断做负熵运动,来抵消正熵。

物理学家薛定谔说过:“生命以负熵为生。”锻炼身体减少赘肉,就是在做负熵运动。公司也可以做负熵运动。

第二个思路是,开放系统,远离平衡。

封闭系统更容易进入熵增的快车道,打开系统,面对外部压力,反而可以激发内部活力。同时,也要注意去打破内部的平衡,因为平衡容易滋生自满,也会带来熵增。

在这两个思路之下,华为分别针对个人和组织,提出了一些对抗熵增定律的方法。

让个人保持活力的方案,一是建立起驱动奋斗的机制,二是建立退出机制。

华为非常强调“奋斗者”这三个字。华为的企业文化中就包括以奋斗者为本。为了建立起驱动奋斗的机制,华为在利益分配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上都做了不少尝试。

比如,华为会减少静态股权的授予,而是尽可能采用动态股权,因为静态股权一旦授予,法律上就不可撤回,这就不利于动态激励。采用轮岗制度,让员工有机会接触第一线的客户和公司不同的业务,不会“一上战场就死”。

同时,也要建立退出机制,让已经不再适合的员工能有序离开。华为建立的退出机制包括:角色变化,比如从一线执行层退出到非执行层;提前退休;内部创业;转移到非主业等。

再来看下华为让组织保持活力的方法。

最显而易见的方法是开放结构。但是,吴建国说,开放其实是华为的弱项。因为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一向很低调,此前公司做的业务也主要是面向企业用户而不是个人消费者的。

不过,现在随着华为商业模式的调整,以及外部世界要求华为开放的压力,华为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点。华为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业务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华为也提出了要打造开放平台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华为本身就一直很擅长去借助全球资源。

比如,早年华为就曾经请了全球前五大人力咨询公司中的三家,来帮华为做人力资源管理。华为也在全世界各地建立了研究机构。

如果说开放结构此前是华为的弱项的话,那么,通过各种方法来累积组织势能,就是华为的强项了。

吴建国列出了华为采用的三个举措,分别是:把财务资本转化为人力资本;把财务资本转化为技术资本;把财务资本转化为流程资本。

简单说其实就是,特别舍得在人力、技术和流程管理上花钱。

比如1998年华为销售收入只有五六十亿人民币,华为就敢拿出10个亿来筹建华为大学,培训公司人才。华为对研发的投入也是惊人的。

按照欧盟的一份报告,华为2018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13亿欧元,在全球名列第五,在中国公司中更是遥遥领先。

在流程建设和管理上,从1998年到2008年,华为跟IBM合作,光是直接咨询费用就投入了超过20亿。通过咨询合作,华为建立起了市场、研发、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化等各方面的体系。

以上就是华为保持活力的一些做法。华为保持员工活力的方法是,建立驱动奋斗的机制和个人退出的机制;保持组织活力的方法是,开放公司系统,以及在人力、技术和流程上舍得花钱,用来累积组织势能。

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氪领读:诺兰烧脑大片《信条》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减到底是什么?
4600字,说明白什么是 「熵增定律」:它被华为、亚马逊引用,让无数人一朝顿悟!
企业如何激活组织和人才?任正非的差异化管理:华为把人员分三类
组织抗打击,才不会输给时代
人力发展推动思路——组织发展
华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