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能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办法工作,就是好管理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到:“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任何一项管理工作,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收获成功,而是推动整个工作尽可能地走向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一个协调性质的工作,服务于某个组织的全局。

管理是一种普遍且普通的社会现象。不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管理在各自的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两种风格的管理,和而不同。

西方国家的管理文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早已结合为一体,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与个人主义,其最终目标是通过提升自身的效率来获取更高的利润。在这一基本特征之下,西方管理学根据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社会背景,划分成了不同的管理流派,带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为各自服务的对象进行协调管理,从而推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年代较久远一些的西方管理流派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流派、古典组织理论流派、行为科学理论流派等。科学管理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W·泰勒,管理实践第一受科学方法的指导也要得益于泰勒。通过科学管理,人与机器之间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契合,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与此同时,机器流水生产线上,人力也成为了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泰勒的科学管理属于物本管理,并不是人本管理,类似于如何工作这样的问题,泰勒直接交给了企业的所有者去解决。这一时期下的管理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作予以规范,重在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管控制。随后以亨利·法约尔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流派出现,这一流派的管理者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直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流派出现之后,学界对管理的定义才有了新的突破。以亚伯拉罕·马斯洛为代表的管理学家们强调人际关系对提高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将人的地位由“经纪人”提升为“社会人”。然而,这种突破并没有触及物本管理的本质,对员工的激励只是一种物质管理手段。不论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古代管理流派,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管理来提升生产效率,管理就是用来协调生产秩序,提高效益的工具。

进入现代管理时期之后,理论流派开始真正将提高效率的重心转移到人的身上,因为管理者发现,这个阶段通过有效激励员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远比流程改善要好,因此管理学界纷纷转移了研究重点。在这个期间内,现代管理理论流派也进一步细分,出现了包括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理论学派等在内的一大批管理流派。

切斯特·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他认为:组织是由两个以上有意识的能协调活动与效力的系统组成,并能使里面的个体在相互作用下做到独立所不能完成的事情。这种组织起到的作用就是管理决策与管理协调。

以约翰逊、弗里蒙特·E·卡斯特等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则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管理的本质是用系统的观点来有效组织和协调各种要素,使得组织能够更好地运转。而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彼德·德鲁克更是在1954年的《管理实践》中明确提出“目标管理”范畴,把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通过目标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用目标的完成程度评价组织成员的工作业绩和贡献程度。

如果成员达成了目标,就对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成组织的持续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管理学由古代转向现代的过程,其实就是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过程,管理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但其本质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即优化协调生产秩序,提升生产效率,从而促进效益增长。

东方国家的管理与西方则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很大。东方国家盛行农耕文化,早期的社会多为农业社会。中国便是东方国家与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人生,社会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精神。

即使是在百家争鸣时期,各个思想流派的落脚点都在安邦治国方面,而且在管理的方式上注重以人为核心,注重协调各种组织、群体间的关系,强调整体协同。儒家、道家、墨家等都是如此。商鞅和韩非子之后,“法”开始介入政治管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单纯依靠主观性的道德规范不能很好地保障管理的效果。

这一批思想家认为,管理本质是以“法”治民,同时强调“法”的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从而要求管理者也要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做到“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但其最终的目的并没有改变,依旧是为了优化管理秩序,实现治国安邦的大业。

西方的管理从企业开始,东方的管理从治国开始,加上两个世界的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各自对于管理有着自身的见解。随着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昔日的东西方管理思想也开始融合碰撞,现代管理的本质也渐渐凸现出来,形成“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为主的核心思想。

其中,“以人为本”强调“以民为贵”,“以德为先”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人为为人”高度强调人自身行为的激励与修养。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也认识到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中国的企业也经历了一个由技术革新到管理水平革新的转型时期,如今的规模企业都把管理作为提升公司效益的最重要手段。

因为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或者以现有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目标。细分为四种情况:产出不变,支出减少;支出不变,产出增多;支出减少,产出增多;支出增多,产出增加更多。这里的支出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物料、能源等的消耗。总之,管理基本的原则是“用力少,见功多”,以越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越大的功业、效果。

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管理就是企业的经营,是对企业员工的领导。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因为经营与领导的本质与管理并不相同。根据《极简管理》的表述:经营的本质是创造,经营就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发展到发展、从不安定到安定的创造过程。经营通过创造的方式,取得发展。领导的本质是影响。

领导者通过影响被领导者的判断标准,进而统一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动。领导通过影响的方式,实现大同。不过,管理与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管理是实现经营与领导的必经之路。管理通过合理的疏和堵的方式,获得创造和影响的成功把握,实现发展和大同的目标。

因此,管理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开展活动,改善工作,更有效得满足客户需要,提高效果、效率、效益,而改善、使更有效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优化的过程。不管管理的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永远离不开这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浅论战略管理十大流派与代表作
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1.3
研究分享 | 认知学派与战略管理思想演进、发展与争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