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是哪三大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不孝有三种情况,其中以没有后代为最重要。舜没有向父母禀告就娶妻结婚了,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还没有后代。所以,在君子看来结婚生子比禀告父母还要孝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不孝到底是什么?

《十三经注疏》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中国古代三大不孝:

1、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2、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3、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三不孝中的最大不孝。

古代对“不孝”也有很多规范:

1、诅咒父母、祖父母的

中国人好骂娘、骂祖宗,就是把别人置于不孝之地,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

2、父母、祖父母在世,却别立户头,另有财产的。

3、不赡养父母的。

4、父母去世,守丧期内(三年)进行婚嫁的,不穿“孝衣”的。

5、父母、祖父母去世,密不发丧的。

6、诈称父母、祖父母去世的。

7、和父亲的妻妾有奸情的。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有“不孝”的罪名,凡属不孝行为,均给以法律的惩罚。

秦朝惩治不孝。说有一父亲告其子不孝,要求给以处罚。其子被判斩其足,并流放到边境,终生不得回来。

汉代,不孝是大罪,被判“弃市”(在闹市区斩杀)。有例子:美阳县一妇女告她养子无德,县令判“取不孝子悬著树,使骑吏五人张弓射杀之”。

唐代“十恶不赦”之罪,排在第七位的就是不孝罪。规定:祖父母、父母在另立户籍的、供养父母不周的处徒刑三年;状告父母、祖父母的因“忘情弃礼”处以绞刑。等等

清代也有规定:子孙告父母、祖父母的杖一百,徒刑三年,诬告则绞死。

责编:黄仁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是啥?
【孝善·微国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不孝知道的不多,做到的更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却发人深省
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 “后”当何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