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为什么要读书?|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一个人的知识是怎么获得的呢?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读书,从书中汲取养分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就能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打破生命的桎梏。

如果把人生的的旅程看作是一场马拉车,那么读书就相当于这匹马,源源不断地给旅程提供动力。

01 读书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

曾国藩是晚晴“第一明臣”,除了他的武功治世以外,与他深厚的学问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出身耕读之家,家里世代为农。小时候曾国藩读书天资不高,有时候可以说是愚钝,但他通过读书从一个耕农之人,一跃成为进士、翰林,一步步攀升为国家栋梁。

成为国家要员后,他拒绝官场上的推杯换盏,依然在闲余时间选择读书,他在家训中说:“吾不愿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在他看来正是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读书使他摆脱了当时底层的农民身份,家族得以扬眉吐气。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古时候看来,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隋朝以后的科举制更是提高了读书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得到了进阶施展才能的机会。

读书的意义千百年来从未改变,即使对于当代社会来说,读书虽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方式,但也是绝大多数人最简单有效的选择。

还记得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的那个寒门女孩吗?她叫张薇,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甘肃镇原,高中三年的寒窗苦读使她推开了清华的大门,要知道一个落后的地方学生要考进清华犹如登天,那是用一千多个日夜点灯苦熬出来的,庆幸的是张薇努力读书的结果是好的。

十年寒窗磨一剑,一朝登榜天下知。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登台舞动的光鲜,却不曾想过他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那些一摞摞读过的书都是进步的垫脚石,更是登高的有力抓手。

进步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没有一种比读书来的踏实可靠。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的过程,自身的不足与优点都会在内心潜意识地显现,如果你读书的目的是追求心智的成熟,那就一定能够攀上高峰。

以书为伴的人都不会过的太差,你怎么看待读书就怎么掌握知识,内心装着精神食粮的人都能摆脱平庸。

02 生活无解的时候就去读书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

书中蕴藏的能量像地壳里储藏的能源一般丰富,生活中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追溯根源,找到原理解决。

伊能静在离婚初期,刺痛的语言,独孤的内心使她无法安心做事,根本不知道活下去的希望在哪里,每每在深夜的时候她多想闭上双眼,消失在人间。

后来是文字抚平了内心的伤痛,面对外面的舆论她只是缄默不言安心读书,停下一切工作,享受书中给予的力量。海子的诗给了她前行的动力,让她得以重新拥抱世界,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新姿态去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正如她自己所说:“在最低最低的境地里,支撑她的是读书。”

高尔基曾说:“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

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

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人生的无解,其实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野心配不上能力的时候,当你看不清事物的本质,认不清生活真相的时候,静心打开书本去寻找答案,那里浩瀚无垠,把一筹莫展的烦恼与书倾诉,字里行间的智慧自会给你锦囊妙计。

书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好的朋友,只要你不弃,它就会不离。那么,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该怎样选择哪些书?又该怎样高质量地阅读呢?

03 如何选择适合的书并高质量地阅读

1.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1) 结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喜欢什么就阅读什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

兴趣代表你对这方面的书表示热爱,热爱的东西人就会自愿的投入时间去学习,不需要别人的督促,并且能够在过程中体会快乐。

如果人一旦对某事情产生排斥情绪,那么不仅会降低做事的快感,还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读书是一个渐进地,长久的过程,需要日复一日地积累,所以,选择书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喜好来选,这样能够激发读书的兴趣,也更容易掌握书中的知识。

(2) 合理定位:如果你是一个读书小白,那就选择简单易懂的书,如果你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那就选择有深度的书来读。

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合理的定位,量力而行,读书也一样。根据自身的理解力、学习情况来选择,合理定位,既不选择简单的书籍也不追求晦涩难懂的书,只读适合自己的才是好书,这样既不浪费时间也能提高自己。

(3) 构建知识体系:读书在于提升自我,丰富精神世界。读书不必涉面太宽,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选择与自己有关的书来读,有利于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就像盖房子的结构一样,我们把结构搭建好了,往里面填充混凝土就容易多了,许多人读了很多书,依然没有明显的提升,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读书是为了把别人的文字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把别人的东西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因此,多读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的书对我们有绝大的益处。

2. 如何高质量的阅读

有人说读过的书都忘了等于没读,其实不然,读过的书虽然忘了,但文字的精神早已化成流淌在你身体里的血液和支撑你生活的精神。读书有法,那么怎样才能让读书变得更加有效呢?

(1)首先略读,提出问题:我的读书习惯是先去网上查阅关于本书的信息,大概知道此书是讲了什么事情,然后才去读书。

拿到书本我会把全书略读一遍,能看懂的地方则过,看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并提出问题,读完一遍以后再回过头来细读,这时候就带着问题去阅读,把标记过的地方重点阅读,因为带着问题阅读,大脑就会思考,促使注意力集中,做到有粗有细,合理节约时间,一本书就这样完整的读完了。

(2)用思维导图帮助复盘:读完一本书,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时间越长,留存的信息越少,那么定期复盘就是最好的回忆。

读完书以后想要真正地提升自己就免不了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制作思维导图是有效的形式之一,而且每个人都会做。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曾提到:“阅读的艺术,就是凭借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人和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思维导图的制作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读书全凭思考,没有思考的读书等于灵魂没有走进书里。定期地根据思维导图去复盘,强迫大脑回忆书中的情景细节,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就会加深印象,让阅读变得有质量。

(3)输入的同时也要输出:读书是输入,光有输入是不行的,把输入的东西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才是自己的东西,也是输出。

写作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检查输入的知识有没有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起来,读完书后如果能够写出读后感或者对某一人物进行深度分析,那是再好不过了,写作的过程是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如果你能把所读所想有感而发地写出来,那也说明你的阅读是成功的,有效的。


选择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选择一本书就是选择一种价值态度,选择读书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一杯茶,一缕光洒在书页上,惬意的享受读书的快乐,乃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将学习做成一个体系?
如果那天没有遇见她,我可能永远不会说出这些话
如何读一本书呢?
孩子读书效率差是因为没找对方法,教家长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读书
用思维导图架构你的知识体系,只要这3步就够了!
结构思维:知识如果不形成体系,它将毫无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