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附子1(附子历险记)

谈“附子”色变,孰知附子是救命第一要药!!!

地道药材“江油附子”是著名的川产地道药材之一,有1300多年栽培种植历史。主要产品有:白附片、黑附片、黄附片、熟附片、盐附片、炮附子、创附片等。

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的药材,火神派领袖郑钦安善用附子。其治疗先以阴阳辩证,只要是阴症无论何病,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之应。

食用:一般附子10月前后挖取成熟附子,弃乌头,去须根,洗净晾干。置于阴凉处储存。待立冬后天气渐冷,再拿出煮食,具体煮法为:晚饭后约21点时。先将一大锅水烧开后,再向沸水中倒入干净附子,水约沒附子 20cm,然后加入甘草(甘草与附子的比例约110)煮约2小时后,向灶中加入几根大柴,让其慢慢燃烧(约能燃烧2小时)整个煎煮过程中不能再向锅中加入生水,次日早晨再食煮好的附子。煮好的附子皮色棕黑,汤呈黑色,咬开后附子为浅黄褐色,吃法如同吃汤圆般连汤带附子一同吃下。

煮好后,先让老人们尝,1小时后无事,晚辈们方可大胆食用,常吃附子可以令人身体强壮、不畏寒冷、不生疾病,如能连续吃过百日,身上一个虱子都不生。

尝附子历险记

一位自称不怕死的人(70岁)为了验证附子之毒性,他亲身经历下面的体验。他从小体质弱,特别瘦,在药罐里泡大,一到冬天他就清涕连连,一把接一把的鼻涕,还不时的腹痛、腹泻。这就是中医认为的太阴寒湿偏盛,中焦运化无权,升降失司故大便溏泄,太阳寒水内陷,合太阴湿土之气,渍入肺中,则清涕生也,而且他易上火,如“口疮、眼红、手足心热”等假“热像”,这是阴盛阳衰,虚阳上越所致。

偶尔机会学习《伤寒论》方知附子能治此病。他结合自己最近疲劳,总爱犯困,便按《伤寒论》的方法,查了一下自己的脉症,脉微细,但欲寐舌淡白,水滑,舌体有裂纹,认为非常复合张仲景虚寒少阴病的四逆汤证,于是,他决定用附子。

9月初,开始煎服黑附片30g,口尝药液并不麻口,开始服药后感觉有点热,后来就没有感觉了,接着他又用附子50g70g煎服,附后还是没有什么感觉。

后来他有买了一斤黑附片,煮出来的汤都是咸的,他查对了一些有关数据,原来是盐巴含量超标了。

他又买了盐附片,煎煮一尝有麻感,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有些效果,原来虚火上炎所引起的舌上起刺、口疮都好了,不过还是觉得力气较弱。

为了尝到正宗的四川附子,他从四川邮寄了2kg生附片。拿到打开一尝,没有一点麻味,但过了2分钟之后,舌头开始麻后来嘴唇也麻,足足持续了近1个小时,他认为这才是真正地道的好附子。

从这位老夫子的亲身体验我们得知:黑附子如果有麻味的,力量是生附子的1/101/5,如果没麻味的力量就更差了。

他拿到了生附片之后,又按照《伤寒论》中白通汤组成方法:放入干姜,切了两根葱白,生附片30g,又家了几片生姜,肉桂20g,药煎好了,喝下去,没有什么中毒反映。

为了验证附子的毒性,他又嚼了一块附子吃,一会儿功夫磨牙两侧的舌头麻了,唇也木了。到了晚上,他又用50g生附片加600ml水,煎20分钟汤成,得200mg药汁。1次服用100ml,这是《伤寒论》中原汁原味的煎服法。

这四逆汤,用水特别少,煎的时间也短,这就是张仲景有意不让久煎,兑得破坏生附子的药性。再说煎的药汁太多,脾胃虚寒的人也不易吸收,极易造成停饮。

第二天下午,还是按《伤寒论》用量,生附片50g,没放葱白,加茯苓15g、白术10g,同样煎20分钟,上次他把药煎好后,检查附片和干姜,发现没有煎透,于是这次先泡数小时,然后将干姜切成薄片,附片切成条状,这位老夫子在下午5点钟时喝下药,过了一会感到心烧,摸了摸自己的脉,大约是每分钟50~60次,觉得心跳的厉害,到了6点左右的时候,他想去上厕所。可一下地,腿发软、发麻开始以为还是坐的久了,不料刚走到厕所,就觉得有些站立不稳,这下子他知道自己真的是中毒了,于是小便也没有解,便匆匆跑回屋,躺了下来。舌头感觉整个下午就是麻的,其他部位,先是感觉大腿开始麻,有一种紧束感。躺在那里,又想小便,又不敢乱动,憋得难受,于是找了一个木桶小解,排尿时觉得尿道灼痛、尿色发黄。1个多小时后,这位老夫子有点饿,想起来吃东西,走到厨房还是站不稳,这么一活动,气血运行加快,附子的药力在全身更快的发挥作用,他感觉一下子全身都麻了,好像从下肢开始,渐渐头皮麻了,最后双手麻这与一些书中说的先从手,再到胸腹,后到下肢的顺序似乎有些不同。

这位老夫子总结这次经验,认为附子中毒后不要乱动,老实躺下,否则毒性发作更快,手、足、全身麻,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不用管他,也不用喝蜂蜜解毒,让附子的毒性自由发挥去。

最初他躺在被窝里,全身热起来了,开始出汗,头部尤其多,感觉很舒服,但双腿膝盖以下仍然发凉,这是寒湿在下,热气居上的缘故。最明显的就是舌头木的厉害,像泡在放了很多花椒的川菜汤中,牙根也发木,到了晚上8点多出现肠鸣,肠间水声辘辘,直到9点多才睡去。

第二天凌晨4点半左右,这位老夫子醒来,去厕所又泻出很多水样便,但并未感到腹痛。

整个上午,他为了增加疗效,艾条炙中脘约半个小时,自感腹中舒适,这位老夫子从服盐附片起,就尝试着配合艾灸,自觉效果佳,认为艾灸一次,可低得上一剂小剂量的四逆汤。

隔日早上8点钟,他把剩下的药喝了1/2,到了中午11点时,他感觉脸部发麻,是沙沙的感觉(跳舞)。

在以后的2天内,这位老夫子还是用上方,这次服药后,他感到强烈的眩晕,在1次上午9点服药,到中午12点他仍感到眩晕,后来躺了一会,以为没事了,下午3点时,他准备上街去买药,但骑车没走多远,就感觉眼前金星乱转,晕的厉害,他立即回家上床休息,近2个小时以后,才慢慢恢复了正常。同时,他感觉头皮又麻又凉,好像上面扣了一顶凉帽子,整个头向外冒凉气,耳鸣得厉害,心下痞满,胃口有水声,食欲差,不喜欢饮水,小便短涩而黄,大便黏腻,舌淡白而滑,中间有微黄腻苔{因为吹风的缘故,所以服附子后严禁吹风}。

方解:

从上面的症状可知,是《伤寒论》中的水气偏盛证,便试服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半夏,但药刚一入嘴唇开始麻。不知是因为这个方中没放甘草,缺乏监制之力呢?还是因为汤中附子与半夏相反呢?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让我们来了解生半夏,生南星《化痰要药》

书载生半夏、生南星有毒,“味辛、微苦、气平。生寒热湿,沉而降,阴中阳也,有毒,反乌头,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忌羊肉,羊血,海藻,怡糖。宜射干,柴胡,入胆、脾胃经,久藏入药。同橘皮谓二陈,生嚼戟喉《生用则麻,戟人喉咙,后世医家认为,半夏有毒,不宜散服。》

现入药之生半夏有两种,一种是水半夏,古文献中记载其名“水玉”。生于沼泽湿地,其形如枣核,质坚硬不易砸碎,此种半夏毒性较大,国家药典里不许使用。另一种是旱半夏。古文献中记载其名“地文”主产河南、山东等平泽地。以状如羊眼者为佳,其形圆质白,有凹如脐,外皮薄如纸,多已去皮,易捣碎,有白粉末。

旱半夏我曾进亲自尝过,体会如下:取生半夏,绿豆大小咀之刺麻舌,刺喉。单取生半夏45g《捣》煮水40分钟以上,汁色微黄,无刺激味,但滓仍刺麻舌,单用生半夏100《捣》煮水100ml,顿服之,亦无不适,我单煮尝生半夏至135g饮汁,并无任何不适,但煮后之渣尝之仍麻舌棘喉,煮过两次之渣仍麻舌刺喉,故我认为《伤寒论》中用生半夏至半斤,亦不会中毒,但不能大量入冲服之散剂〔李可徒弟尝试〕。各家本草均谓之与乌头相反,若与附子同用,药店均不予以,李可老中医在处方中皆不虑其相反,每与附子、乌头同用,徒弟们亲自反复尝试,确无任何不适。

生南星与生半夏同科,与生半夏药性相近,但化痰之效更强,我曾用生半夏30g,生南星30g,捣碎后,煮45分钟服之,口感辛降微涩酸,服后喉微有刺感,无不适,胃脘舒。

尝药是学医必修之功课,必验之于已方可施之于人

“半夏”汤洗为何意?

“汤”意为沸水,汤洗即以沸水冲洗数遍,洗可去其辛辣刺喉之弊,但汤洗也洗掉了半夏粘稠润滑之汁液。过去认为“半夏辛温、燥烈”错也!《内经》明示:“辛以润之”。凡辛味皆有润的功用,附子大辛大热大毒,都能“致津液”,似乎匪夷所思,正是附子最能通行十二经脉表里内外,阳能生阴,气能生水之故。半夏汁液手感滑溜,正是半夏温润的证明。

古方“半硫丸”治寒积便秘,半夏降肺、胃、胆经之上逆,辛润通便,硫磺大热破寒积,甚效,凡用生半夏不汤洗,而以等量之鲜生姜同煮,无害而有特殊效果。

《苦酒汤》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原方用生半夏(洗破)14枚,14枚大小平均约5g,洗、破即打碎,代有效成分易溶解。苦酒即醋,第一次按原方,醋、水、半夏、蛋清同煮三沸后,蛋清已凝固成块,蛋清本为凉润清火敛疮,凝固则已成废物,遂改为醋水先煎半夏三沸去渣,待冷却后入蛋清。

本方治咽痛,咽壁有滤泡而致声啞者,效亦速。对记性食道炎,汤水食物下咽,痛如火灼刀割。2剂即愈。

苦酒汤方如右:生半夏75g(捣)醋150ml、水200ml,煮取100ml待冷却后入蛋清2枚,日分多次呷服。

医案

xx,男71岁,河南焦作人。

2007911,一诊:食道中段癌晚期,食下梗痛,冠心病年余,不时发生绞痛。

处方:①苦酒方,10

      ②海藻(漂)50g、甘草50g、止痉散3~3(冲)、木鳖子30g、两头尖45g   大贝120g、牡蛎45g、元参45g、制附子90g、吴茱萸30g、晒参30g

五灵脂30g、生南呈30g、生姜50g,加水3000ml 文火煮取150ml,日分3次服,10剂。

插曲

《止痉散》:羚羊角3g、麝香1g、蝎尾12只、蜈蚣2条为末,份3次服,为急救小心高热惊风开窍醒脑常备药。

方解:处方②系李可老先生所创(攻癌夺命汤)变化而成。

插曲

《攻癌夺命汤》

漂海藻、生甘草、木鳖子、醋鳖甲、白花舌草、夏枯草、七叶一枝花、海蛤壳、黄药子、生半夏、鲜生姜、元参、牡蛎各 30g,大贝15g、山慈姑、山豆根各10g、(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g碾成末吞服)。

方中海藻,为消瘤专用药,用清水漂洗去盐,味咸性寒,入肺脾肾经,归纳各家本草论述,本品咸能软坚化痰,寒能泄热清水〈包括癌性渗出物,癌性腹水〉主治瘿瘤、瘰疬(luoli即淋巴结核)、积聚、水肿。与甘草同用,相反相激,增强激荡磨积,攻坚化瘤之力。

相反、相乘、相畏,只要你辩证确切,可治常规无法医治的绝症、怪症。

插曲

《三畏汤》

人参、五灵脂、油桂、赤石脂、公丁香、郁金。三畏汤是治疗各类溃疡之神奇效方。

插曲

断根方《培元固本散》

三七、凤凰衣、煅牡蛎、浙大贝、内金、鱼鳔胶珠、琥珀、高丽参、鹿茸、血竭、全胎盘、蚧蚧、红花。

《十八反歌诀》

本草名言十八反,半篓贝蔹功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正解:此病症嘱噎嗝,乃中焦阻滞不能升降,胃气上逆。久而痰毒沍成有形之癥,中焦乃上下内外之枢,“升降息则神机化灭”五谷不能入胃,中气则不能生化,元气消耗日甚,必一身大肉尽脱,终将不治,故以开通中焦上下交通之路为治。

2007922,二诊:服用10剂以后,梗阻、疼痛、呕吐均止,唯觉烧灼症情转轻。

处方:

生半夏70g、醋150ml、水200ml。煮取100ml,冷后入鸡子清两枚,日分多次呷服,5剂。

⒉ 紫硇砂10g、火硝10g、冰片1g、儿茶10g、雄精10g,制粉。1g/次,2次/日。蜜调缓缓咽下。

(上方乃开道散也)

⒊ 海藻50g、甘草50g、止痉散3~3(冲)、木鳖子30g、两头尖45g、大贝120g、牡蛎45g、元参45g、制附子100g、生南星30g、高丽参15g(另炖)加水3000ml,文火煮取150ml,日分3次服。10剂。

2007年10月3日,三诊:服药20剂,可食馒头,食管窄处变宽,弹性恢复。

处方:

生半夏45g、生南星30g、吴茱萸30g、漂海藻50 g、甘草50 g、止痉散3~3(冲)、木

鳖子30 g、两头尖45 g、大贝120 g、牡蛎45 g、元参45g、高丽参15 g(另炖)、制

附子100 g、姜碳15 g、生姜45 g、大枣25枚,煮服法同前。10剂。

2007年10月20日,四诊:服药40剂以后,钡夕造影显示食道中段第一次拓宽1cm。弹性回复,饮食无碍,唯胸周觉痛,钡剂通过时,食道弹性已完全恢复。

处方:

⒈ 生半夏45 g、生南星30 g、急性子30 g、吴茱萸30 g、漂海藻50 g、甘草50 g、木鳖子30 g、两头尖45 g、大贝120 g、牡蛎45 g、玄参45 g、姜碳30 g、制附子100 g、止痉散3~3(冲)、高丽参15 g、(另炖)。30剂。

⒉紫硇砂、火硝、儿茶、雄精、尖贝各30g、冰片2 g、硼砂60 g,制粉。1.5g/次,3

次/日。蜜调缓缓咽下。

插曲:

木鳖子

木鳖子,苦微寒,有毒,为消积快破肿毒要药,历代多作外用,内服仅见于乳痛初起,

焮赤肿痛。

半夏

生半夏,为消痰核,化瘤散结要约,可止各种剧烈呕吐。

白花舌草

为治毒蛇咬伤要药,专治恶毒疔疮,善解血分清毒,山慈姑,山豆根,黄药子皆近代筛

选之抗癌要药。海蛤壳,浮海石性相近,最善化痰软坚,清热泻火,养阴利水,为治瘿

瘤,积聚要药;。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清肝散结,主治瘿瘤、癥积、乳癌、宫

颈癌之崩漏下血,肺结核大咯血,兼有补益血脉功用。

方中鳖甲为《金匮》鳖甲煎丸主药,是历代用来治疗癥瘕,痞块要药,与消瘰丸相合,

大大增强了养阴化痰,软坚破积之力。方中之明雄黄,可杀灭多种病毒,细菌,为历代

辟秽防疫要药,转染病大流行期,可有效防止传染,对癌毒扩散深入血分,血液中毒,

有清除之效。

综合上述,本方以海藻、甘草相反相激,木鳖子、生半夏、雄黄以毒攻毒,合大队攻癌

破坚,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品为君,以鳖甲,消瘰丸养阴扶正为臣,以活血化瘀虫类

搜别引入血络为佐技,直捣病巢里专效宏。

用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有一举扫灭癌毒凶焰,夺回患者生命之效。

加减变化:

全身中毒严重者,加大黄30 g、,扫荡血毒。

⒉ 胃癌之呕吐,多兼大便干燥,此为痰毒结于中下,阻塞胃气通降道路,加赭石之质重下行,来服子之升降气机(凡用来服子生炒各半,生升熟降,服后多见上则频频打嗝,下则腹中雷鸣,频转矢气机旋转,激荡之明证,故古人谓其祛痰,有推墙倒壁之功)开结通便,便通则胃气下行,呕吐自止。

⒊ 为防其瘤体破裂出血,可加服儿茶,1.5~3 g有生肌、止血作用,服用则更安全(紫硇砂腐蚀瘤体号称肿瘤克星)用量宜小。

⒋ 自备槐耳煎水,以水代茶饮之。

槐耳又名槐菌、槐蛾,苦,辛苦,无毒。

桑、槐、楮、榆、柳五木耳,大此性味相近,主治五痔、脱肛、崩中下血、癥瘕结聚,男子痃癖,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扶正抗癌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可老中医<攻癌夺命汤>治验录+李可培元固本散+李可老中医治疗白内障
治肿瘤,李可有6首临床应用较多的肿瘤秘方,学到就是赚到
李可老中医之攻癌夺命汤治疗如婴儿头大的淋巴瘤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 攻癌夺命汤治验录
治癌秘方(四)
一味药方,可治一切毒结痰凝,轻松消散13mm肺结节,老刘笑开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