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易未央》节选(五十六)
 

变易 《周易》的中心思想,正如书名所示,是讲变易的,所谓变易,变化运动之谓也。易,《说文》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阴阳不是对待的死物,而是盛衰消长的过程。《易纬.乾凿度》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一般认为,易有四义:简易、变易、不易、交易。《周易》认为,大到宇宙天地,小到草木昆虫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所以易之四义中的变易,是其核心。《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变中又有不变,变易本身是不变的,变易与不易是对立统一的。变易即动,不易即静,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动静矛盾运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法则。由于乾坤阴阳是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内在动力,所以虽然现象世界是品物流行的,但事物运动的法则性、规律性是可以认识掌握的。正如《系辞上》所云: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掌握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就是所谓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系辞上》)人类掌握了易简的道理就能依理而行,成就事功。

  《周易》认为,自然界是生生化化、运动不息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人类与万物亦随着自然的生化节律而运动。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下》)《周易》运动观强调运动的往复循环性,这种观念成为支配中国人思维的核心力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奠基作用。这一点由刘长林首先指出,他将这种观点叫做圜道观。(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中说:没有圜道观,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如此模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表现了中国思维特色的,诸如阴阳、五行、八卦、六爻等影响深远的学说,就深深体现着圜道观念。”)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就是这种观点的经典表述。这种生化运动是自天地开辟以来就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下去。正如《系辞上》所云:生生之谓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而人类作为有智慧的生物,认识到天地的运动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所谓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豫·彖》)因而,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同上)顺动还包括抓住时机,依时而行,即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周易》的变易之道为《内经》所充分接受。易、变易之词见于《内经》,易在《内经》中有变易、交换、改变等意义。《素问·玉版论要》曰:易,重阳死,重阴死。王冰注曰:女子色见于左,男子色见于右,是变易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变易者,复之纪,意为变易是胜负报复的纲纪规律。又《灵枢.终始》曰: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当然,重要的并不是名词的使用,而是《内经》全书贯穿着变易的思想。《内经》认为,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衰亡,都根基于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而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动静的辩证转化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内经》认为,运动普遍存在于天地间的万物与人类之中。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节律。个体生命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人体的气血依昼夜十二时辰,从手太阴肺经到足厥阴肝经进行着如环无端的循环运动。疾病有着沿五脏、六经传变及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运动规律。

更有意义的是《内经》并不是一般地谈变易运动,而是结合医学特点发挥出一套气化学说。气化是气机活动变化的简称。气化一词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其文曰:各从其气化也。《周易》运动变化产生万物的思想,为《内经》气化学说奠定了基础。《系辞》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特别是泰卦,乾下坤上,象征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是气机理论的滥觞。(杨力在《周易与中医学》中认为,脏腑气机升降应追溯于太极。)《内经》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存在升降出入的气机循环运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是讲自然界的气机运动。又说: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是讲人体的气机升降。《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这是讲脏腑的气机升降。最后,《素问·六微旨大论》总结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认为升降出入是万物存在的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与《黄帝内经》
周易基础术语:生生、化生、鬼神
《周易》的智慧
彭富春:《周易》的奥义
《易经百题》(4) 易律夫撰
[转帖]易经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