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丁口论第十六章之七知常容
        一个常字,指的是恒常的的虚静之道,一个人只要能致虚极、守静笃,可以达到两个结果,第一进入明的境界,第二可以进入容的状态。将常容与常明作为人的名字,寄托着作人作事的美好愿望。
   老子讲: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知常就是懂得万物并作,复以归命,所以就能够宽容包容万物万事,而是不只顾自己活着、只顾人类活着。所以知常则容。因为所容之事之物,对自己不仅有妨而且更有益。
   容乃公,有了厚德载物的包容心,就能够出于公心照顾到人与物的关系,照顾到所有人活得更好的需要和利益,就能够出于公心办好事。
   公乃全,只有出于公心,才能够全面考虑各整体中各部分的利益,根本性的利益,长远性的利益。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一滴水,不见海洋。
   全乃天,只有全面思考、全面发展,事物才能够真正展示其本来面目,人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天分,成就大事功。
   天乃道,创造条件,使人的天分得以充分展示,使物的功能得以充分运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就是行大道,就是行进在光明大道上。
   道乃久,只有行进在这样的光明大道上,才会长久。个体人会长寿,社会组织会长久兴旺发达。如原始森林,恒久不衰。就个人寿命而言,直到度百岁而命尽,如油尽灯灭,不会有黑暗,不会有疾苦,不会有遗憾。
   老子一连用了六个递进式判断句,又给道画了像。
   虚静之道,自然会展示出容的性质,万物本来并作,人就理应有包容万物之心之行。有包容心自然能够作人作事出自公心,作人作事能够以公共利益为重,就算是考虑全面了。考虑全面就算是合乎天的最高原则了。合乎天的原则,就是行大道了。行大道一定长久,这是不争的事实。
   由老子的论述可见,他不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他是一个充满容心、公心、全心、天心、道心、久心的人。他为全人类的幸福着想,他为万物并作奋斗,他的为人自然能够成为中国历史天空中的明星,永远闪耀着光辉,他的著作才能够永远如指方向的北斗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凡四训》:行善也是有讲究的,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成就一生的大智慧(原创)
老子四字真经
李涵虚-《清静经约解》
圆峤内篇第九卷:《清静经》解
王弼老子注(全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