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重读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第十四章讲了天道夷希微混而为一的复归于命状态。第十五章讲了为道为士的上善之人,奥妙玄通、深不可测。具有豫、犹、俨、涣、敦、旷、混的境界形象和状态。指明了这是圣人体天道的必然结果。那么如何达到这一圣人体天道的结果呢?第十六章给出了答案:致虚极,守静笃。
      什么是虚极与静笃的状态呢?就是第十四章和十五章讲的天道状态与圣人之道的状态。
     如何才能够使自己的人生进入这种状态呢?儒家经典提出诚意格物修身。老子讲:吾以观复。
     什么是复呢?复就是天体自然社会人生中的规律性周期性系统性科学重复性的全过程。就是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就是天旋地转,就是四季往复,就是人世间的生生死死,就是生产和消费,就是创造和毁灭,就是宇宙中所有的新陈代谢的矛盾的事物和现象。
      什么是观复呢?观复就是用心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中发生的一切出现的一切变化的一切,发现原来都是周而复始的往复过程。
      观复的结果会发现什么呢?老子讲,观复的结果,夫物芸芸复各归其根。就说高级动物和人吧,都是由亲本的生殖细胞缉拿而成的生命体,发展变化到一定阶段,又都能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创造新生命。这就叫复归其根。植物例如小麦由一粒种子种下,通过一生的发展变化,到头涞又会在成熟前产生种子然后死去。这就是复归其根。万物并作,无不如此。
     老子又想,复归其根就是生命的命,就是生命的程序,就是生命的全过程。老子将这一全过程命名为静。老子讲,复根曰静,是谓复命。静字是争青,是争取生命之树常青、种系永恒的唯一法宝。专心致志地全心全意地去实现这一过程吧。静下心来,不可心有旁鹜。动物和植物是本能的守静归根复命,人类有特别强大的灵性,非得明白了道理才会自觉去守静归根复命。复命就是重复生命全过程,就人而言就是享受生命,从中获得幸福和人生。
     老子进一步讲,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是常理,只有明白践行常理,才是真正的人生。老子又从反面讲,不知常,妄作凶。放下正事不干,就会遇到凶灾。老子接着讲,常乃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就是说,明白永恒常理,人才可以有包容心,宽厚宽容对待万物与他人,乐与与万物和他人共地球共人生。有了包容心,才可以为公作事,公正对待众生和他人。这样人生就全了,就圆了,就不可能走偏道和斜路了。一切言行思想就合乎天了,天人合一了,就进入道的境界了。一个人能够进入道的境界,就会活得自由幸福有意义,特别是活得长久。即使个体肉身灭亡了,后代仍在,精神思想功业仍然后影响百代。进入没身不殆的境界。
     老子在这一章接连使用了一连串递进的论述手法,让人们领会归根复命的重要性。
     老子讲的归根复命,不仅仅是重复人类生命全过程,生育健康聪明的后代,而且包括为公为社会作出重大奉献。完成个人的历史使命时代使命,创造不朽的劳动成果。
     老子身后留下了李姓这个中国很大的姓氏,留下了道德经,真正实现了常明容公、全天道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全文(翻译 )-4
【共读】《道德经》第七章
穷天道之规则、究人道之循环的《道德经》
老子:“柔弱不争”
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
《道德经》(十五):致虚极,守静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