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子家训与家庭健康】家是怎么和的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见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

一个传统中医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疑难杂病,这该怎么办呢?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你之所以感到疑难,是因为自己书读得不透,领悟得不深。

这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在懂的人手中,两三下子就解出来了,在不懂的人手中,憋一个上午都解不出来。

因为懂的人,他明白很多原理法则公式。

同样我们治病,解除疾苦的办法,也需要借助古书中大量原理法则公式。

一个人身上的病,跟一个家庭的矛盾都一样,都需要解决,需要智慧。

智慧在哪里?记载于古圣先贤典籍之中。

所以家庭不和谐,皆因少读书,少读什么书?少读圣贤书,少读历朝历代的家训。

现在大家都不要这些老古董,传家宝了,所以家庭变得越来越不和。

有个收藏家,进到山里来,他眼睛很锐利,看到我们这山里有古物,比如古旧的石磨,古旧的打谷机,还有各种古陶罐,古碗,他就像见猎心喜一样,眼睛发亮。

他认为这些老古董最值钱。

我们却笑笑说,你看走眼了,最值钱的东西,你都还没看到。

他不解地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值钱的?

我们说,这些东西再值钱,都是有价的,有种东西是无价的,你说有价之宝,跟无价之宝比,怎么能比得上呢?

什么是无价之宝?文化,道德,村民千百年来传承的智慧。

就像门上写着的勤俭、孝友,自强、厚德等。

以前我们也喜欢旅游,我们发现旅游有三种境界。

第一层是看自然景观,游山玩水。

第二层是看漂亮的古建筑,还有各种古董。

第三层是看深厚的文化。

前面两层是现在游客常做的,他们旅游观光完后回来,只是饱了眼福,心灵却是空虚的,没有得到真正的精神力量。

所以旅游只是暂时的放松,甚至会因为舟车劳顿而更累。

而真正的旅游应该是文化之旅,带着探寻文化,求索解除当今世界的矛盾,家庭的问题而去寻找答案。

这样你在旅途过程中,就能不断地用深厚的文化来洗涤浮躁焦虑的心。

将来文化之旅会成为世人急需。

可你旅游的地方要有文化给人家看啊!

拿不出文化,人们怎么能来旅游呢?

现在很多地方拼命地在建复古建筑电影城,好像很华丽。

《朱子家训》上早就讲了,勿营华屋。

你建得再漂亮,来一次就不来第二次了,为什么?在里面找不到归属感,找不到家的感觉。

什么家的感觉?是温馨,是靠文化去经营,这样才是长久之道,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现在大家都在讲家和万事兴,也意识到这问题,你的事业做得再大,如果家庭后院起火,再大的事业,都不能受用,都会毁之一空。

那怎么做到家和呢?

看你把爱无价的情义放在首位,还是把有价的金钱放在第一。

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拼命地努力,而是方向性的选择。

这就像一辆航船,能够成功到达彼岸,船长的方向性选择是第一,水手拼命努力才是第二。

如果方向性错了,出发点错了,那全盘都错了,错得离谱。

现在大家把金钱放第一,唯利是从,这样以钱财为评判标准,家庭怎么会和谐啊!

谁赚钱多,谁就更有成就感,谁就更有话事权。

这样大家都钻到钱孔里头去了,都不干家务了,都不管家里人感受了,这样的家庭会和谐吗?

很多人说我也想要家庭和谐,都不知道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只要在家里落实讲学制度,这个家很快就和谐了。

讲什么?学什么?讲孝悌忠信,学礼义廉耻。

这些都是做人的大根大本,道德啊!

这不是我们创造的,孔子在《论语》上就讲到的。

孔子说他有四忧,就是人生四件事最值得忧虑。

哪四件事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而不能改。

说白了,就是修德讲学,改过迁善。

这四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讲学。

讲的是什么?道德文化,断恶向善。

以前的书香门第之家,都设有道德讲堂,都设有宣讲台。

定期会礼请有道德文化的人到上面宣讲,百姓前来认真听。

在皇宫里头也有宫廷讲学制度,从汉朝开始,到满清都有。

礼请天下的高人大德,给皇帝嫔妃文臣武将,讲学修德。

现在很多人看历史,没有看明白朝代兴衰存亡的关键。

你如果从道德仁义上去看,就会看得很清楚。

国之将亡,不是武器兵马不行,而是仁义道德不讲了。

没有仁义道德的兵马,就像烂泥一样,水冲即垮。

没有仁义道德的官员武将,不堪一击。

所以每个朝代,前面盛世都是非常重视宫廷讲学,甚至皇帝亲手都带领群臣去编教材。

贞观之治,那时有大唐盛世,靠什么?魏征他们举全国最优秀的道德文人,从所有典籍里头选出六十五部,然后编成《群书治要》作为教材,来教化民众。

唐太宗捧在手中,如获至宝,感慨地说,《群书治要》治天下。

清朝时有康乾盛世,纪晓岚等人率领道德文士编写《四库全书》,再一次将文化精华汇集。

当时宫廷讲学达到巅峰鼎盛,皇帝都亲自讲课,所以百官没有不服从顺行的。

所以说,太平盛世是怎么来的?从讲学道德仁义处得来的。

因为你不讲,人家不知道。你不教育,人家就不懂改过迁善。

后来清朝为什么会灭亡?

因为慈禧太后最不喜欢听宫廷讲学,这宫廷讲学处处都讲道德利他。

对于自私自利的人来说,她心量窄小,放不开,福薄慧浅,业深障重,所以她宁愿信鬼神,不信道德。

于是把宫廷讲学制度废除了,这样皇宫都没有正义标准,天下立马就大乱,上面喜欢纸醉金迷,下面就贪污腐败。

很多人研究历史,都没有看透这点,不知道国之兴亡,教育为要。

这个在几千年的古籍上就讲到,建国君民,教育为先。

反过来说,败国君民,是把教育放在后面。

在《素书》上讲,先莫先于修德。

搞教育讲道德伦理是最重要的,是根本。

没有这个,做其他事情,都不长久,都行不通。

大家看看,一个国家兴旺都要靠教育,何况是一个家庭和谐呢?

为什么我们中医普及学堂,第一步不是要求学生有多少聪明才智,有多高学历,而是要求学生能否在这里,把这里当成家,能否守住一个和字?

以和为贵。

古代修行必须秉承六和敬,没有相互和敬,绝对没有成就。

可如何将和敬落实?必须要讲学,所以老法师一生皆以教育讲学而成就,只要有一口气都不停止讲经说法。

有智慧的人,将这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早课读诵经典后要讲解,晚课听经闻法后也要讲解。

经典要多讲,多读,多思维,就会慢慢明白里面的道理。

古人讲,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朱熹讲,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也是在讲,讲学多次,反复,自然道理明白。

现在我们看,父母拼命要孩子读书,孩子读的很苦,上进不了,为什么?

因为父母自己都没有带头读书讲学。

我们常说,家长家长,一家之长你要掌控什么呢?

不是掌控钱财,不是掌控人身自由,你要掌控文化。

家长带头读书讲课,带头听经闻法,这个家庭不用三个月就和谐过来了。

有些人说,这家太难治了,会者不难,难这不会,你认为难,是因为你不会,你不懂。

这里头道理你搞不清楚,你会觉得困难重重,会认为家和是一种奢望。

其实你如果有智慧读圣贤书,就知道梦想到达的地方,你脚步也很快会到达。

因为圣贤书中都把这里头的道理方法原则,毫无保留地讲出来,而且你只要去做就很快能达到。

就像明白原理方法后,再解起数学题来,就像推门入桕那么简单。

大家想,为何叫家和万事兴,不是一件事兴啊,事事都兴。

你想想,抓住家和有多重要,现在人他宁愿花十分的精力去拼命赚钱,也不愿意花一分的精力去经营家庭,这样如何得到家和?

这样本末倒置,所以不和的家庭占多数,苦难矛盾的家庭占多数。

大家以为拼命赚钱就能幸福快乐,错了,如果幸福快乐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那么有钱的人应该是笑得最灿烂的。

事实上最苦的是他们。

可见幸福快乐非关金钱物质,而是一种文化的觉悟,还有心灵的感受。

知足第一富,知止第一贵。

人到无求品自高。

不为物役最自由。

现在很多人称自己自由,其实一点都不自由,那边股票一个波荡,他就彻夜难眠,今天生意场上一个合同没有签到,他就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为什么?身体成为钱财的奴役,为财物所转,所以痛苦连连。

这样只要影响到赚钱的,连夫妻感情,父子恩情都可以牺牲,你说这样是家吗?不是家,大家都变成陌生人了。

家和根本无从谈起,因为你把方向性搞错了。

家应该是一个讲恩情道德的地方,不是一个讲金钱物质的地方。

家之所以温馨,是因为道德温馨,是因为情义温馨,而不是因为金钱温馨。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上讲,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这是讲,家门和谐平安,即使早晚餐,大家吃得不够饱,吃得不太丰盛,但所有人都很快乐。

可见家庭幸福美满,不是衣食物质起决定性作用的,而是精神文化。

你想想父子有亲,大家喝着咸菜稀粥也快快乐乐。

夫妇相敬,大家在一起吃着粗粮淡饭,也香喷喷。

这叫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在很多富贵之家都开始回归了,开始觉悟了,知道自己路子走错了。

他们都开始学过一种勤俭的生活来教育子弟,过一种清贫的日子来颐养身体,同时学习传统文化,在家里播放大德讲学,一个家庭的纠纷矛盾慢慢就得到化解。

我们不怕疾病多,不怕问题大,就怕没有找到化解之法。

而化解之法,在哪里?都在《朱子治家格言》里面,都在修德讲学,改过迁善里。

这就是为何我们要把中医普及学堂当成一个家来经营,经典要多读多讲多熏修,那么和气平安自然唾手可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末清初理学家朱柏庐《朱子家训》以家庭道德为主的经典启蒙教材
每日一句好家语(16)| 朱子家
​朱子家训-2
家训
《朱子家训》的读后感
梧闽札记:浅析《朱子家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